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金采夫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杜金采夫
 

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杜金采夫(1918年—)是蘇聯當代著名作家,1956年因發表長篇小說不是單靠麵包》而遭到批判。作家在沉寂了30年之後,於1987年推出長篇小說《白衣》,作品在蘇聯引起強烈反響,隨即獲得1988年蘇聯國家獎金。

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杜金采夫,本姓巴伊科夫,1998年7月22日於莫斯科去世,享年79歲。[1]蘇聯作家,蘇聯國家獎文學與藝術類獎項獲得者。

人物簡介

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杜金采夫(1918—)蘇聯俄羅斯作家。生於哈爾科夫州庫皮揚斯克市。1940 年畢業於莫斯科法學院,同年徵召入伍,參加衛國戰爭,受傷後從1942 年至戰爭結束在西伯利亞軍事儉察院工作。1946—1951 年任《共青團真理報》特寫記者。1952 年出版短篇小說集《七勇士》和《尼娜車站》,1954 年出版中短篇小說集《在自己的崗位上》。1956 年長篇小說《不單為了麵包》問世,小說描寫主人公(中學物理教師)搞了一項發明,與官僚主義者、學術權威進行了艱苦的鬥爭。作品在讀者中引起強烈反響,但受到批評界的嚴厲批判,被認為是「誣衊性的作品」。

以後幾十年主要致力於蘇聯少數民族文學的翻譯工作,其間還出版有《中短篇小說集》(1959)、《短篇小說集》(1963)和《新年的童話》(1965)。 1986年9月,《星火》和《科學與生活》兩家雜誌分別發表了他構思並寫作20餘年才得以完成的新作《穿白衣的人們》的片斷,引起讀者極大的興趣。 1987年,《涅瓦河》雜誌在第1—4 期上連載了這部長篇,獲得評論界的高度讚揚,並於1988 年獲蘇聯國家獎金。作品描寫50 年代李森科學派迫害生物遺傳科學家、阻礙社會進步的罪行和忠於科學的正直知識分子的思慮、痛苦、追求和鬥爭,進一步發民了作家在《不單為了麵包》中善與惡、真導假、美與丑的主題。 [2]

個人生平

弗拉基米爾·德米特里耶維奇·杜金采夫1918年7月29日出生於烏克蘭哈爾科夫州庫皮揚斯克,父親是沙皇軍隊的上尉軍官。在國內戰爭時期被紅軍槍斃。繼父將其撫養大,因此改本姓巴伊科夫而隨繼父姓杜金采夫。繼父是土地丈量員,而母親是歌劇演員。

1940年,杜金采夫畢業於莫斯科法律學院,隨後參軍服役。參加過衛國戰爭。先是炮兵軍官,後任步兵連連長。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多次受傷,最後一次是1941年12月31日,後果是四級傷殘。出院後在西伯利亞軍事監察院任職至1945年退役。

1946年初,木茲加市最大的聯合工廠廠長德羅茲多夫從莫斯科出差回來了,他在莫斯科工作順利,還聽到了將調任部技術管理局局長的消息,很是得意,但給洛巴特主帶來的卻不是好消息:部里不支持他的發明。洛巴特金是木茲加市中學的物理教師。他研究設計了離心鑄管機,可以成倍提高管子產量和節約原材料。三年前已向木茲加聯合工廠合理化建議和發明管理處提出了製造離心鑄管機的申請。材料轉到部里。他也領到了發明專利證書,當時副部長舒季科夫通知他去莫斯科制定方案,待他辭去教職去莫斯科後,卻來得到部的任何支持。原來鑄造研究所的權威阿甫吉耶夫教授也在研究這種機器,他利用自己的影響,使舒季科夫改變了態空。洛巴待金回來後,中學已聘了別的教師,他失去了工作,從此他在非常困難的條件下,繼續研究,同時又不斷向有關部門申訴,木茲加聯合工廠廠長德羅茲多夫不願與學術權威和上級發生矛盾,何況半年前廠里已收到阿甫吉耶夫為首的設計師設計的離心鑄管機的草圖、說明和部里立即按圖製造該機的指示,機器也已在製造,更不會認真對待洛巴特金的申訴了。1947年初,洛巴特金接到通知,部里重新研究了他的意見,決定調他去鑄造設計院分院制訂建造離心鑄管機的技術方案。他於六月中旬去分院,九月完成了方案設計。參與此項工作的有分院設備科科長馬留賓和木茲加聯合工廠設計師馬克秀堅柯。他倆參加工作的目的是為阿甫吉耶夫竊取洛巴特金的研究成果。他們把洛巴特金的設計改頭換面,但關鍵問題沒有解決。1948年4月洛巴侍金到莫斯科參加部里專為他的方案組織的討論會。在會上阿甫吉耶夫的同夥極力反對洛巴特金的方案,表示基本贊同的只有加利茨基。加利茨基原在鑄造研究所工作,對阿甫吉耶夫的離心鑄營機的設計持否定態度,因而離開研究所,到軍工部門工作。他是鑄造專家,博士,對洛巴特金的設計早有所聞。他肯定了洛巴特金設計的基本思想。在阿甫吉耶夫一伙人的操縱下,會議否定了洛巴特金的方案。加利茨基鼓勵他繼續搞下去。洛巴特金雖然很困難,但還是決定留在莫斯科,向育關部門申訴,一面繼續修改方案。這時,德羅茲多夫已到莫斯科,調任部屬技術管理局局長。副部長舒季科夫和德羅茲多夫對洛巴特金的申訴都置之不理。在莫斯科,洛巴特金結識了布西科教授。他也是發明家,他的發明不被承認,本人還受到排擠,對官僚主義深惡痛絕,但又無力與之鬥爭。兩人談得很投機,布西科便讓洛巴特金住在他那裡,一起生活,過着清貧的日子。到了秋天,他們的經濟已到了山盡水絕的地步。德羅茲多夫的妻子娜佳,在十月份暗中送給洛巴特金六個盧布,幫他們度過難關。娜佳原是木茲加中學教師。她從同事和丈夫那兒聽說了洛巴特金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對他很是同情,而對德羅茲多夫的官僚主義日益不滿,最後終於感情破裂。現在娜佳常去洛巴特金和布西科的住所,成了洛巴特金的常客和助手。1949年2月區檢察院找洛巴特金去談話,原因是阿甫吉耶夫等人對洛巴特金誹謗,把他說成是「假髮明家」、「騙子」、「十惡不赦的誹謗者」等等,洛巴特金堅決否認並皮駁了這種誣告。3月中旬洛巴特金完成了新的設計方案。他又四出奔走,但處處碰壁。到了7月,他偶然見到了部長的女秘書,她答應幫助他,把他的設計和說明轉呈部長。過幾天,部長果然接見了洛巴特金,在場的還有舒季科夫和德羅茲多夫。部長對洛巴特金的設計思想感興趣,表示了洛巴特金和阿甫吉耶夫的方案可以互相競賽的意向,責成重新組織討論洛巴特金的方案。兩周以後,德羅茲多夫主持會議,討論時,阿甫吉耶夫勉強同意試製洛巴特金設計的機器,另一位院士則完全肯定洛巴特金的方案,會議最後通過了洛巴特金方案。現在洛巴特金可以順利進行工作了。鑄造設計院給了他二名最好的設計師,組成了工作小組,工作進展很快。但洛巴特金總感到有某種不安。一天,他在路上遇到加利茨基,加利茨基洽了他電話,讓他有需要時找他。到了7月底,正當全部圖紙即將完成的時候,對洛巴特金的新的一次打擊開始了。部里接到木茲加來的報告,阿甫吉耶夫設計、由烏留賓和馬克秀堅柯製造的離心鑄營機試驗成功,並運來了該機生產的樣品。舒季科夫隨即通知洛巴特金,部長已決定中止他的工作,因為沒有必要造兩種同類型的機器。舒季科夫還以優厚的薪俸和職位引誘洛巴特金,要他放棄原來的設計。此時此刻洛巴特金幾乎絕望了。接連二天找部長都未能見到,碰到曾幫助過他的部長女秘書也認為他是只顧自己的個人主義者,對他表示厭惡。洛巴特金回到住所,傷心極了,失去了為製造離心鑄管機而奮鬥的信心。這時,娜佳向他提供了最新信息。現在需要能防酸的雙層管子,目前還不能生產,而他設計的離心鑄管機可能解決這個問題。這個信息使他恢復了信心。他決定以他和娜佳的名義共同研究、解決這個難題。他打電話找加利茨基,他不在莫斯科,到烏拉爾去了。第二天他到鑄造研究所去,發現他的小組已知是部里的決定,停止了工作。這時候加利茨基所在的軍工部門來找洛巴特金,他們要求他和他的小組繼續工作,他們作為向科研所提出科研任務的單位提供全部經費,娜佳作為合作者參加,全部工作必須保密。這樣,由於軍工部門的參與,洛巴特金得以繼續研究、設計離心鑄營機。這種情況自然引起舒季抖大、阿甫吉耶夫等人的注意。10月,烏留賓和馬克秀堅柯來研究所探聽洛巴特金工作情況,發現娜佳也參加了工作,便向部里打報告,反映洛巴特全泄密。打擊又一次落到洛巴特金頭上。他被控泄露國家機密,於11月被捕,由軍事撿察院起訴,經過軍事法庭審判,被判8年勞改,他的工作小組被解散,材料被銷毀。後來,一位偵查員發現了洛巴特金一案中的疑點,進行複查,給洛巴特金平反,因此洛巴特金一年半以後便從勞改營中放出來了。1951年他回到莫斯科。娜佳告訴他,他設計的機器已經建成,試驗成功。現在還要建造二台。原來洛巴特金被判刑後不久,加利茨基回到莫斯科。聽了娜佳介紹後,馬上把參加小組工作的二名設計師找來,加利茨基扣他們一起,幹了20個夜晚,憑記憶畫出了基本圖紙,拿到他所領導的廠里去製造,二個月後便造出來了。洛巴特金的設計已完全成功,部里被迫改變了對他的態度,任命他為離心機設計局局長。他和娜佳正式結合。阿甫吉耶夫設計,由烏留賓、馬克秀堅柯製造的機器,實際上是對洛巴特金設計不成功的剽竊,試驗成功是謊很成績,他們造出的管子質量不合格,重量超過規定,浪費了大量鋼材。為此部里追究了有關人員的責任:烏留賓和馬克秀堅柯被撤職,舒季科夫調動工作,而學閥阿甫吉耶夫絲毫沒有觸動,德羅茲多夫不但沒有揭露出來,還可能官運亨通,爬上更高的位置。

《不單是靠麵包》作品鑑賞

 他們試圖衝破社會文化領域出現的 " 荒漠化 " 和糾正謊言時代的言論很快就戛然而止,上述作家都遭到了蘇聯作協組織的集體批判,愛倫堡等人在這種意識形態強勢面前,只好以保持沉默的態度維護自己的尊嚴,這種姿態後來被人概括稱為 " 沉默的理論 "

《真理報》發表社論,明確指出不能對社會主義的 " 真理 " 和 " 正義性 " 發生懷疑," 英明偉大 " 的黨是絕對不能批評的,如果產生這種想法在客觀上就陷入了反共的立場。其次強調黨性原則是高於所謂資產階級的 " 公正性 " 和 " 客觀性 " 的,只有政治上立場堅定,以黨的是非標準作為最高準則,排斥任何 " 客觀性 "、" 歷史真實論 " 等經院派的論調。

針對有些作家提出的,文學家 " 沒有祖國,沒有君主,只是人類精神文化的傳承 " 的說法,《真理報》批駁道,假如這個說法是正確的,那麼這些沒有祖國、沒有親族、沒有朋友的人,不就落到了人類中最不幸、最齷齪的一類了嗎?和禽獸有什麼區別?D 報提出,國家養着你們這些作家,需要的就是 " 馴服工具 " 和意識形態的鼓譟者,需要的就是稱頌的 " 歌德派 "。

蘇聯作協下屬的所有的文學社團只能把自己的任務當作無產階級專政任務的一部分來完成,文學的認知功能和思想探索功能都可以隱去,它的主要功能只剩下一種功能——宣傳功能。在 D 的領導下,文學藝術的功能就是塑造和培養適應這一鬥爭要求人物和敘事的,一定要改變 19 世紀黃金時代 " 文學就是人學 " 的概念,而變成了文學就是 "D 性學 " 的政治的提法。

STL 曾說,這個體制所需要的人要麼是聽命的臣僕,要麼就是敵人,麵包提供給臣僕,鎮壓機器是給敵人準備的。為此,蘇聯作協專門進行過一次關於 " 麵包與自由 " 的討論,最後參與討論的人表示,在一方面 " 單位化、原子化 " 的社會和另一方面強大專政機器的國家下面,好像只能選擇 " 麵包 " 了,保持一致和服從這時成為了蘇聯知識分子唯一的選擇。

在這種 " 集體魔法 " 中每個人都以逃避為上策。害怕掉了飯碗、害怕肅反委員會、害怕國家政治保衛總局、害怕克格勃,害怕被找去談話,害怕承擔責任、害怕受他人牽連。在人性的尊嚴被剝奪的環境中,每個人都包裝起真實的一面,大家都在竭力表白:我是一個安分守己的順民,我選擇了順從、選擇了 " 淹沒在大合唱的聲部里 "。

人們知道,在麵包供應者只有一家時,就沒有了別的選擇。如果要說有選擇的話,那就是鐵絲網和北極熊出沒的地方——古拉格。在這種 " 別無選擇的選擇 " 的情況下,再也沒有出現像 " 黃金時代 " 的俄羅斯作家的那樣創作氛圍,人們形象地比喻,教堂里傳統的多聲部和聲變得只允許一種旋律一種聲音了。[3]

《不單為了麵包》於1956年發表後,立即得到評論界的好評,認為它是一部反映現實問題的優秀作品,但不久又受到指責和批評,說它是一部具有不健康傾向的作品,是對現實的歪曲等等。現在蘇聯文藝界在作歷史的回顧時,又重新肯定了這部作品。《不單為了麵包》是問題小說。它通過洛巴特金和其他科研人員的坎坷遭遇,揭露了蘇聯學術界的宗派主義、因循守舊、爭名逐利、道德淪喪等不良風氣,尤其對政府部門中扼殺新生事物、與學術界狼狽為奸的官僚主義進行了尖銳的抨擊。洛巴特金髮明了離心鑄管機,在實現此項發明的過程中,幾經周折、甚至身陷囹圄,最後還是加利茨基冒了個人風險,私自複製了他的設計圖紙才造出了機器,前前後後長達七、八年之久。另一發明家布西科教授的遭遇更慘。他的極有價值的發明不被承認,他申訴無門,疑慮重重,似乎處處與他為敵,甚至不敢向有關部門提出對他的發明進行鑑定,他對生活和事業都已喪失了信心,最後慘死於失火的事故中。他們的遭遇是對官僚主義最有力的鞭撻和控訴。小說中作者成功地塑造了官僚主義者德羅茲多夫和舒季柯夫的形象。德羅茲多夫基本的行為準則是功名利祿。他精明能幹、積極工作,把成績看成是晉升的台階。他對洛巴特金的態度完全取決於個人的利害關係和上級的眼色。在他看來,洛巴特金是小人物,無法與大學者抗衡,沒有前途,因此他積極幫助阿甫吉耶夫等人反對洛巴特金的陰謀活動;當他看到洛巴特金成功後,又後悔當初沒有支持他。部里追究謊報成績的責任時,他便把矛頭指向與他沆瀣一氣的舒季科夫。總之,這是一個極端自私、虛偽、冷酷、圓滑的官僚主義者。舒季科夫與德羅茲多夫屬同一種類型。他對鑄管機感興趣是因為它可以成為他的資本;他不敢得罪權威而對洛巴特金出爾反爾;他弄虛作假,謊報成績,迫使洛巴特金停止工作,他為了達到個人目的,可以無視國家利益、甚至不擇手段,這二個形象充分體現了官僚主義者的基本特徵。與他們對立的是洛巴特金。他為了造出離心鑄管機,不屈不撓、堅持鬥爭,經受了種種困難和多次打擊,作出了巨大的犧牲。他為人正直,具有崇高的理想,甚至有一種殉道者的神聖感情。在作者筆下,他還是「善」的化身。但作為一個藝術形象還比較蒼白。小說雖然以洛巴特金的成功而結束,但並不意味着矛盾衝突的解決。官僚主義者舒季科夫只是調動工作,德羅茲多夫沒有揭露出來,學閥阿甫吉耶夫根本沒有觸動,這就表明洛巴特金等人和官僚主義的鬥爭遠未結束。這樣的結尾與「無衝突論」流行時的模式迥然不同,耐人尋味。小說主要揭露在個人迷信盛行時期的陰暗面,作者對反面人物的描繪主要採用誇張和諷刺的手法。小說對事件發生的時間交待非常具體,使主要人物在各個時期的遭遇和官僚主義的危害給讀者造成鮮明的印象。《不單為了麵包》在50年代的同類作品中是一部具有相當深度的長篇小說。[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