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五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杜甫的五城 |
《杜甫的五城》是一部遊記體小說,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主要通過對唐代著名詩人杜甫一生活動路線的尋蹤追跡,一方面研究詩聖的生平活動,一方面表達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
基本內容
書 名:杜甫的五城
作 者: 賴瑞和 著
出 版 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8-9-1
字 數: 237000
版 次: 1
頁 數: 337
開 本: 32開
印 次: 1
紙 張: 膠版紙
I S B N : 9787302180951
包 裝: 平裝
所屬分類: 圖書 >> 旅遊 >> 特色旅遊 >> 文化之旅
定價:¥29.00
推薦
這本書不同於一般的遊記,作者以平靜的敘述方式,飽含深厚的人文情懷,字裡行間透露着對祖國歷史的追懷,對壯美 河山的摯愛,以及對生存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的關切。種種情緒,像一股 潛流,靜靜地在文字背後流淌。此書像一壺淡淡的 清茶,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才能嘗出其中的滋味。
內容簡介
這是一部與 《文化苦旅》同時產生的遊記散文,作者是一位海外研究唐代歷史的學者,在20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初,他孤身一人深入 中國大陸,尋找盛唐時代留下的遺蹟。作者可以算是 背包客的先驅,只是,他的背包裡面有豐厚的歷史積累以及冷靜的無所指向的憂傷。作者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大到 歷史文化名城如西安、洛陽,小到某個山村,如 王村。他先後九次 暢遊中國大地, 一路風塵,走過城市和鄉村,尋求歷史與現實的交匯。在現實中尋找歷史的印跡,在歷史中尋找與現實的連接。平靜的文字之中,表達了對歷史的追懷,對祖國河山的熱愛,更有對生活在這片土地上人們的關切。通過此書,我們還可以回望二十年前的 中國社會景象和 人生百態,體味一下當時人們生活的 況味。
作者簡介
賴瑞和, 廣東梅縣人,1953年生。台灣台大外文系畢業,美國 普林斯頓大學 唐史碩士及博士。曾任教於 香港嶺南大學、 香港中文大學及 馬來西亞南方學院,現任 台灣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除了本書外,作者另有圖文書《坐火車游盛唐:中國之旅私相簿》以及專題散文書 《男人的育嬰史》在台印行。專業唐史著作則有 《唐代基層文官》(原台灣聯經版;有2008年北京 中華書局簡體字本),其姊妹篇 《唐代中層文官》亦已完成,不久將由台灣聯經出版。
目錄
簡體字版自序
一 人生旅程的一半: 拱北、廣州、長沙、岳陽
二 種 柳柳江邊:桂林、柳州、梧州、西江
三 仙人的糕點:梅縣、潮州、汕頭
四 長安水邊 多麗人:西安
五 入 西域記:蘭州、酒泉、敦煌、 柳園、 吐魯番、烏魯木齊 六 五城何迢迢:銀川、 平羅、 五原、 呼和浩特、 武川、希日穆仁 七 誰謂河廣:大同、北京、太原、 運城鹽池、洛陽 八 南詔緣:昆明、 劍川石窟、大理
九 入蜀下三峽:麗江、重慶、 長江三峽
十 湘西行:常德、桃源、張家界、王村、鳳凰
十一 便下襄陽向洛陽:貴陽、襄陽、寶豐、 鐵門 十二 細雨騎驢入劍門:華山、秦嶺、漢中、廣元、昭化
十三 出川西記:南坪、 九寨溝、松潘、 若爾蓋
十四 過青海: 夏河、 臨夏、臨洮、西寧、 青海湖、 格爾木
十五 隨興的旅程:上海、杭州、蘇州、祁陽、永州、福州、武夷山、惠州、虎門
十六 武梁祠:武漢、鄭州、開封、 嘉祥
十七 太史公的遺憾:曲阜、泰山、濟南、安陽、滿城
十八 砂河的 公廨田:五台山、砂河、渾源、 應縣
十九 陝北的 黃土地:三岔、榆林、延安、蒲城
二十 咸陽布衣:韓城、 三門峽、扶風、 平涼、 固原、麟遊、咸陽
二十一 相看兩不厭: 宣城
附錄:九次中國大陸之旅詳細路線歷程表
台灣版後記
媒體評論
劉心武(著名作家)
車之旅 ,足之旅 ,眼之旅 ,景之旅 ,更是人之旅;
文之旅, 詩之旅 ,心之旅 ,隨作者暢旅,或可有浴魂之享。
張國剛( 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教授, 中國唐史學會會長)
吾往歲客座新竹清華半載,頗與作者相過從,並獲贈此書。其為人於平實中含幽默,為學於 篤實中寓 哲思。古之文人雅士,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以清新之文,述可信之史。本書詞情並茂,出文入史,或得其正傳耳!讀者諸君,自可清鑒。
劉蘇里(北京 萬聖書園總經理)
作者是海外華人,祖籍大陸。修的是文學、歷史學,並在美留學。這些因素加在一起,使得他的書,別有一番風味,是這二十幾年來僅見的作品。1988年,作者始游大陸,除山川地貌、歷史遺蹟,他記載了更多的當時人情百態,市井風俗, 社會變遷鮮活的畫面,結合史上典故,倍覺親切與震動。就是大陸作品,同類者亦未見過( 余秋雨的同期作品無法與其同比)。
書摘插圖
一 人生旅程的一半:拱北、廣州、長沙、岳陽
十多年前,我還在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念博士的時候,經常有機會和教我宋史及近代史的 劉子健教授,在東亞系那間雅致的壯思堂,喝茶聊天。有一天,劉老師對我說:「你是念 唐史的,應該到西安去看看。」跟着,劉老師突然站了起來,用雙臂做了一個環抱的姿勢說:「西安南部都被整個 終南山包圍着。你去看了,就知道為甚麼唐朝要選在長安建都,因為那裡可守啊!」
劉老師的這一番話和他那個生動的環抱手勢,正好打動了我心深處,一直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當時還以為,到了西安,只要站在市區,往南一看,就可以見到終南山!從此,我更下定決心,.有一天不但要到西安去,而且還要走遍整個中國大地。
當然,我這個走遍整個中國的夢,並不是在普林斯頓時開始的。我記得,早在 中學時代,讀了許多 新文學作品和武俠小說,我的幻想已經到了黃河、長江、峨眉山、大理等地。不巧,整個中學時期,國內都處於 「文化大革命」中,對外深鎖。 七十年代末期,我在台大外文繫念書,國內開始 慢慢開放,但我是窮學生,也不敢有太多奢望。所以,這些幻想和欲望,都被埋在心底深處了。
在普林斯頓五年,我改行專治中國文史,其中一個原因,恐怕也是因為這些幻想和欲望,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實現的另一種反映。既然 到不了中國,那麼在 故紙堆中,捕捉中國的影子,也是一種補償吧。不料,這樣做真的是愈陷愈深。書本上的中國,反而常常更增添了我的幻想和欲望。
我的博士論文題目,選的是《唐代的軍事與邊防制度》。這題目正好可以讓我在幻想中,奔馳在整個 大唐帝國的廣大版圖上,從西北邊疆跑到西南邊界,再隨着 隋唐大運河,跑遍江南沿海各地。
要了解唐代在全國各地的軍事部署,當然要先弄清楚整個唐代的歷史地理。在這方面,一般的歷史地圖集是不足以應付的。幸好, 南港中央研究院的已故 嚴耕望院士,是這方面名滿國際的權威。世界上恐怕沒有其他人,比他更清楚唐代的地理和交通了。當年我讀他的一系列論文,和他那套大部頭的專書 《唐代交通圖考》,都深為傾倒,也常常在想,甚麼時候我能到那些地方走一趟,圓了我 少年時代的一個夢,那就好了。
在普大那幾年,我常常想起杜甫一首詩 《塞蘆子》的起首兩句:「五城何迢迢?迢迢隔河水。」歷代注釋 杜詩的學者,對「五城」何指,不敢確定,看法也不盡相同。連博學的 錢謙益,也只引了幾則前人互相矛盾的說法了事,把讀者更弄糊塗了。據嚴耕望的考證,這裡應當取 朱鶴齡的注。這「五城」其實是指唐代在河套地區的五座主要的軍城:豐安、定遠、 西受降城、 中受降城和 東受降城。
這五座軍城,對唐代的西北國防太重要了,所以連杜甫寫詩,也要提上一筆。它們的位置和距離,在 《元和郡縣圖志》等唐代的地理書中,都說得清清楚楚,但到底有多遠,有多「迢迢」,我就沒法體會了。所以,我常想, 總有一天,我一定要乘搭火車,沿着黃河,走這一段路。從現代的蘭州出發,往北走,經 中衛、銀川、平羅、五原和包頭,一直走到呼和浩特,去感受「五城何迢迢」的滋味。[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