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杜爾斯·格林拜恩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杜爾斯·格林拜恩 urs Grunbein ,(1962年10月9日- )出生於東德累斯頓。他的書已被翻譯成幾種語言。被譽為「當代歌德」。現住在柏林和羅馬。[1]

鐵幕打開後,他穿越了歐洲,東南亞和美國。他曾是紐約大學德國語系和洛杉磯的奧羅拉客座教授。

格林拜恩以其獨特的詩歌奠定了他在當代德國文學中的地位。

詩歌及其秘密

詩歌可以是多種多樣的,其結構和寫法各異,但所有好詩的特色都在於某種無法徹底破解的奧秘。

好詩充滿特殊的語言機智,具有音節魔力,技巧純熟,情趣盎然,如夢如幻,想像奇崛,所有這些因素都不能說明好詩的神秘性。神秘性乃是詩歌整體的增值額。

無論人們怎樣解釋詩歌,即使我把詩歌看作激發心理反應的總譜,詩歌的秘密也沒有得到破解,秘密依然是秘密。當我們吞吞吐吐地說不清楚的時候,只好採取謙卑的態度。

盡管秘密有時清晰地顯現了出來,但是孤獨的詩人永遠也無法徹底看透它。關於秘密,有些詩人比其他的詩人知道得更多;而一流詩人則覺察到,秘密總是蔑視詩歌的作者,並把他貶為無名的創造者。有人說:隱喻比隱喻的作者更聰明。還有人快活地說道:這幾行妙語肯定是某人口授給我的。然而盲點依然存在,它仍舊未被認識。[2]

詩人的觀察力和表現力

如果黑格爾說得對,那麼詩人用來不斷撬動世界的槓桿就是其想像力,即賦予對像以生動性和形象性的才華。 詩人的觀察力和表現力要遠遠勝過哲學家把握個別現象的知解力。

哲學只能對想像力進行理論上的思考。哲學家根本不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想像力,也不了解濫用想像力的情況。伊曼努埃爾·康德懷疑哲學這個行當,至少在推崇想像力方面他功不可沒。在《判斷力批判》一書中,他承認哲學家的精神世界裡有一處重要的空白。他滿懷敬意用一道樹籬把想像力的花園圍起來,並以藝術自主的名義宣布它為不可征服的神聖領土。[3]

對我微笑過的大地面目全非

2018年8月27日,德國世界盃分組出局,無緣十六強。英國明星球員、著名評論員連尼加(Gary Lineker)曾說過:「足球很簡單,二十二個人在場上追逐一顆球,九十分鐘後,贏的總是德國人。」德國足球歷史淵源深厚,因其鐵血、嚴謹、紀律著稱,曾經是讓其他球隊望而生畏的名字,也在世界盃舞台上不斷創造出驚奇成績。而2018年德國竟然分組賽出局!

唉,誰能想到,2018的事情結束得如此簡單?

誰能想到事情會如此簡單?

天氣驟變,昨日的遺存隨風飄逝

身體在強光中逐漸成長

似乎真的有能喚雨的咒語,有知性

規則和一種承重的畏懼。

——節選自 格林拜恩:《在母腹中(其二)》[4]

詩集

2017年,《褶皺與陷阱》[5]

詩作

《失眠》

我曾在空中俯視群鸛,它們扇動

可憐的翅膀,飛入行雲的寧靜。

飛機裡的乘客做著馬達之夢,

穿越時區的技術睡眠沿著

飛禽的路線。推進器、流雲

和乘客,萬物遁入

畢達哥拉斯的沉默。無數神話

被焚毀,只剩下灰,有限的白灰

被磨成人生的意義,

對時間的恐懼。地球在數小時內

不見了猶如遊牧部落的流動性

營地和成吉思汗墓。

城市失陷後,地下死者

柏油乾屍依然下落不明。

幸福的野蠻人在鋼斧下

變成了基督徒,他們的航海史詩屬於

遙遠的過去,晦暗的荷馬時代。

我看不出遠方楔形

編隊的群鸛有飛回非洲河畔的跡象。

幸福的野蠻人在鋼斧下

變成了基督徒,他們的航海史詩屬於

遙遠的過去,晦暗的荷馬時代。

獲獎

自1989年以來榮膺多項文學獎及德國文學最高榮譽畢希納獎。 

格奧爾格·布希納獎。

弗里德里希·尼采獎。

弗里德里希·霍德林獎。

波蘭茲比格涅夫·赫伯特國際文學獎。

作品

詩集

《清晨的灰色地域》(1988)、

《顱底課》(1991)、

《皺紋與陷阱》 (1994)、

《獻給敬愛的死者》(1994)、

《諷刺文學之後》(1999)

散文集

《伽利略想念但丁的地獄》(1996)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