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村夜(白居易作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村夜(白居易作品)

白居易詩作
圖片來自搜狗網

《村夜》是唐代詩人白居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以白描手法寫出了一個常見的鄉村之夜。前兩句寫村夜秋色的濃重,後兩句描繪出鄉村之夜的美景。詩人通過秋夜的淒清,透露了孤獨寂寞的心情。

詩歌原文

村夜

霜草⑴蒼蒼⑵蟲切切⑶,

村南村北行人絕⑷。

獨⑸出門前望野田⑹,

月明蕎麥⑺花如雪。

注釋譯文

注釋 ⑴霜草:被秋霜打過的草。

⑵蒼蒼:灰白色。

⑶切切:蟲叫聲。

⑷絕:絕跡。

⑸獨:單獨,一個人。

⑹野田:田野。

⑺蕎麥: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實黑色有棱,磨成麵粉可食用。

譯文 在一片被寒霜打過的灰白色秋草中,小蟲在竊竊私語着,山村周圍行人絕跡。我獨自來到前門眺望田野,只見皎潔的月光照着一望無際的蕎麥田,滿地的蕎麥花簡直就像一片耀眼的白雪。

創作背景

元和九年(814),白居易懷着因母親逝去而孤獨寂寞的心情在渭村結合當時的夜景寫下這首詩。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蒼蒼霜草,點出秋色的濃重;切切蟲吟,渲染了秋夜的淒清。行人絕跡,萬籟無聲,兩句詩鮮明勾畫出村夜的特徵:夜色深沉,秋色濃重,在秋霜的浸染下,草色茫茫。四下里一片寂靜,行人絕跡。只有不知名的秋蟲在低低的吟唱。

「獨出門前望野田」一句,既是詩中的過渡,將描寫對象由村莊轉向田野;又是兩聯之間的轉折,收束了對村夜蕭疏暗淡氣氛的描繪,展開了另外一幅使讀者耳目一新的畫面。皎潔的月光朗照着一望無際的蕎麥田,遠遠望去,燦爛耀眼,如同一片晶瑩的白雪。

「月明蕎麥花如雪」,這是十分動人的景色,大自然的如畫美景感染了詩人,使詩人暫時忘卻了他的孤寂,情不自禁地發出不勝驚喜的讚嘆。這奇麗壯觀的景象與前面兩句的描寫形成強烈鮮明的對比。詩人匠心獨運地借自然景物的變換寫出人物感情變化,寫來靈活自如,不着痕跡。而且寫得樸實無華,渾然天成,讀來親切動人,餘味無窮。

通過對前後景物的不同描寫,表達出詩人由孤獨寂寞到興奮自喜的感情變化。詩人以白描的手法描繪鄉村夜景,在清新恬淡的景色中蘊含了濃濃的詩意。詩中描寫村夜,既有蕭瑟淒涼,也有奇麗壯觀,對比中構成鄉村夜景。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