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賢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賢玉
導彈專家
出生 1964年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
國籍 中國
職業 軍人

李賢玉,女,朝鮮族,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物理專業,碩士學位,導彈專家[1],專業技術少將軍銜。

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某所總工程師

人物經歷

李賢玉,女,朝鮮族,1964年出生於黑龍江省牡丹江市,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炮兵裝備研究院某所總工程師,導彈專家。畢業於北京大學無線電物理專業,碩士學位。23年來,世界新軍事變革大潮一浪高過一浪,李賢玉也在建設信息化戰略導彈部隊的征途上,步步緊追,年年跨越。二炮首長贊她能頂好幾個導彈旅長。

1982年,李賢玉參加高考摘得黑龍江省理科「狀元」,考入北京大學,保送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參軍入伍。屢次獲獎的她被評為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是全軍優秀科技拔尖人才培養對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

​2015年7月6日,李賢玉由大校軍銜改為專業技術大校軍銜並晉升為專業技術少將軍銜[3]

主要事跡

都說「戰爭讓女人走開」,但李賢玉不這樣看:「我理解,那是以體能較量勝負的年代男性對女性的愛護和保護。而在高科技時代,智力使男女在戰場上的差異正在逐漸縮小。我把這句話改動了一個字,叫做『戰爭讓女人走來』。」

入伍第一年,李賢玉被安排到一個通信連鍛煉。人工接轉電話,口口相傳指揮,與這位北大研究生想象中的「高科技部隊」差了不止十萬八千里。恰在這時,海灣戰爭爆發,全新的戰爭形態深深觸動、刺激着李賢玉,她意識到自己來部隊「真是來對了」。

因為這場戰爭及其掀起的世界新軍事變革浪潮,李賢玉留在了軍營,走向了戰場。23年來,世界新軍事變革大潮一浪高過一浪,李賢玉也在建設信息化戰略導彈部隊的征途上,步步緊追,年年跨越。

李賢玉

「軍事科研就是打仗」

今年北京的冬天格外冷。頂着寒風,48歲的李賢玉再一次走出實驗室,走進深山導彈發射場。

正如她經常說的,「軍事科研就是打仗」。這兩個相隔千里的地方,早已成為她軍旅人生的交集。

那年,某常規導彈旅機動指揮系統研製工程啟動,李賢玉披掛上陣。彼時,武器裝備控制接口五花八門,指揮系統「煙囪」林立……李賢玉堅決開出「藥方」:進行「大手術」,再造大國長劍的「神經中樞」!

再造談何容易?如果把導彈武器比作人,那麼李賢玉要做的,就是重建並打通這個人的「奇經八脈」。上萬條通路如何搭建?數百套軟件如何兼容?系統與裝備如何鉸鏈?每一個問號,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3年艱辛耕耘迎來瓜熟蒂落。那年盛夏,某重大軍事演習拉開序幕。李賢玉和她的團隊迎來第一次實戰「大考」——

「中軍帳」里,指揮員運用該系統,同時指揮多支導彈旅、多種型號武器裝備連續轉場,對預定目標實施多波次火力打擊。

多箭連發,發發命中。見此情景,第二炮兵首長讚揚李賢玉:「別看一個弱女子,能頂好幾個導彈旅長!」

這絕非虛言。後來,這項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專家鑑定評審委員會如此評價——

「該系統首次成功構建了基於網絡的二炮、基地、導彈旅、發射營、發射單元和作戰保障單元的『五級一體』常規導彈火力控制體系,是第二炮兵基於信息系統體系作戰能力建設的重大創新和突破。」

「部隊需求就是方向」

這是一場空前激烈的「對抗戰」。僅僅兩年不見,某訓練基地「信息化藍軍」發現,昔日的對手、某導彈旅變得異常強大。

熟悉內情的人都知道,這兩年,這個導彈旅經歷信息化轉型洗禮,已破繭成蝶。促其浴火重生的,正是李賢玉。

某導彈旅信息化試點建設啟動後,李賢玉被點名擔任技術組組長。

「部隊需求就是方向。」光是調研論證,李賢玉就用了3年。旅長施湘陽提起李賢玉,張口就是一組數字:到旅調研30次,座談120場,審改文件1100份……

一種設計被否了,推倒重做;一次試驗不成功,從頭再來……三年磨一「案」,五載始完工。當第二炮兵部隊第一個信息化導彈旅趨於成型後,「神經中樞」經過再造的某導彈旅在隨後參加的多場對抗演練中銳不可當。

「信息化之路沒有盡頭」

李賢玉

李賢玉入伍第二年,第二炮兵信息化建設艱難起步——組建第一套作戰指揮自動化系統。她面對的第一道難題竟是如此「古老」——計算機系統尚未漢化。這意味着,即使再簡單的漢字,也無法用鍵盤「打」出來,而只能靠編程「畫」出來。這就是日後戰略導彈部隊「一網聯千軍」的坐標原點。歷時4年,李賢玉和她的同事完成了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千里之外騰飛的導彈實時呈現在北京指揮所的電子屏上時,第二炮兵作戰部隊「口口相傳」的靶場指揮模式宣告終結。

這是一次超越地平線的遠征,需要看清楚「山那邊」的事情。

——全軍一體化指揮平台研製啟動,李賢玉擔任該系統總師組成員和第二炮兵分系統副總師。奮戰兩年,第二炮兵一體化指揮平台順利建成,我戰略導彈部隊如期換「槍」。

——李賢玉率先提出指控軟件創新計劃,歷時3年終於成功研發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某新型指揮信息系統……

這些年,李賢玉共換了5副近視眼鏡。「信息化之路沒有盡頭,我們一定要儘可能看得遠一些。」她半是玩笑半是認真地說。

靠實幹實現「強軍夢」

空談誤事,實幹興軍。李賢玉取得不凡業績,靠的是實幹。

正因為實幹,信息化建設這個宏大主題在李賢玉眼裡,就如同柴米油鹽一樣實在,像穿越槍林彈雨一樣真切。她搞科研始終緊貼部隊需求,一切為了「能打仗、打勝仗」;無論工作輕重,無論事情大小,她都腳踏實地、努力做好。李賢玉的事跡啟示我們,只要胸懷理想、埋頭實幹,我們的「強軍夢」就一定能實現。

視頻

軍人風範:女導彈專家李賢玉晉升將軍 晨光新視界 150804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