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筌,生卒年不詳。約活動於唐玄宗至肅宗時。道家思想理論家,政治軍事理論家,隱士。號達觀子。隴西(今甘肅境內)人。少年時喜好神仙之道,經常遊歷各山,廣泛地蒐集修煉的方術。隱居於嵩山的少室山多年,修習《黃帝陰符經》,故又自稱"少室布衣"。

神秘的一生

現存有關他的生平的記述,往往充滿着神秘色彩。李筌是否出仕,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不少記載都反映他曾經出仕,並且"歷任州郡,入為郎中" (余嘉錫語)在地方和中央先後擔任很多職務。例如:唐玄宗開元(公元713-741)年間,任江陵節度副使、御史中丞(一說為荊南節度判官,一說為荊南節度使、仙州刺使)。

生平的細節就很不清楚了,甚至連他的最終結局也不知道,能夠相信的只有杜光庭《神仙感遇傳》中謂筌」時為李林甫所排,位不大願意,入名山訪道,後不知其所也「這條記載[1]

李筌的著作在《新唐書,藝文志》中,著錄李筌的著作有以下數種:《閫外春秋》十卷("乙部""雜史類")《中台志》十卷("乙部""雜傳記類")《疆山母傳陰符玄義》一卷("丙部""道家類") 《太白陰符》十卷

詩詞

乘天之時,因地之利,用人之力,乃可富強。 [2]

軼事

李筌道號叫達觀子,隱居在少室山中。他好神仙道術,經常遊歷各山,廣泛地蒐集修煉的方術。在嵩山的虎口岩得到了黃帝的《陰符經》,經是寫在白絹上的,卷在紅漆軸上裝在玉制的匣裡,經卷上題字寫的是「大魏太平真君二年七月七日,上清道士寇謙之藏書在名山里,傳給愛好道術的人。」這本書已經破爛不堪,李筌把它抄讀了幾千遍,還是不懂經裡的深義。

後來李筌到陝西,來到驪山下,遇見一個老婦,見她把頭髮挽在頭頂,剩下的頭髮披散在肩上,穿著一件破衣拄著拐杖,神態相貌不同於凡人,老婦看見道旁有人點火燒樹枝,就自言自語地說:「火生於木禍發必克!」李筌聽見後吃驚地問老婦說:「這是黃帝《陰符經》上的話,你怎麼知道?」老婦人回答說:「我把《陰符經》傳授下去,已經歷了三元(每元三千六百年)六個週(每週一百八十年)甲子了,你這個年輕人從哪兒得到的《陰符經》呢?「李筌趕快跪下磕頭拜禮,說了他在嵩山得到《陰符經》的事,老婦說:「我看你的顴骨穿過生門穴位,兩眼和額頭相齊,血脈充沛,心房端正,性情善良愛好法術,精神振奮喜歡參與一切活動,真是我的一名好弟子,然而你四十五歲時會有一個大'坎兒'。我來替你解一解。」說罷拿出硃砂寫了一張符 掛在拐杖上,讓李筌跪下,把符吞進肚裡。老婦說:「這樣你就可以得到天地的佑護了。」

說罷就坐在一塊石頭上,給李筌講述《陰符經》的深奧含意,老婦說:「這部經共三百字,一百個字講解修道的理論,一百個字講的是修道的方術,一百個字講的是修道的法度規章,上有對道術信仰固守的'抱一'之道,中有富國安民的方法,下有用兵取勝的戰術,這些都是靠內在的心領神會與客觀的事物發展相符合。如果真正理解了這部《陰符經》的話,那道家最著名的《黃庭經》、《內景經》也不算玄奧,如果能藉鑑這部經書的要點,那四書五經和《史記》都算不了什麼好文章,孫武、吳起、韓信、白起等大軍事家的用兵也不算奇了。這部《陰符經》,不是有道的人,不能讓他看見。所以說聖賢掌握了它可以得到治天下的大道,君子掌握了他可以得到方術,而常人用它只能帶來禍,這是由於他們的職位和使命不相同。如果要把這卷經傳給同樣好的人,就得讓他清心寡欲、齋戒善性才能授給他。有這本經的是當代的老師,接受了傳授的就是弟子,不能對富貴的人就特別看重,對貧賤的人就特別輕視,誰違反了這個傳授《陰符經》的規則,就會損壽二十年。在你本命年的生日那天讀七遍《陰符經》就能對養生有益,可以增加壽數。每年的七月七日,要抄寫一部《陰符經》藏到名山的石洞中,也可以增加壽數。」

過了半天,老婦又說:「已經下午了,我有些麥子做的飯,咱倆一起吃吧。」說罷老婦從袖子裡拿出一個葫蘆,讓李筌到山谷裡弄些水來。水裝滿後,葫蘆忽然有一百斤重,李筌拿不起來,葫蘆就沉到泉里去了。等李筌回來,老婦已經不見了,見石頭上留著幾升麥飯。李筌吃過麥飯之後,從此辟穀絕粒。

唐玄宗開元年間,李筌擔任江陵節度副使、御史中丞。他有大將的才學膽略,但當時的奸相李林甫排斥他,始終沒有得到很高的官位,後來李筌就進入名山訪道,不知道去了什麼地方。 [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