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白《行路難》賞析原文與詩歌鑑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白

行路難》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擊柱心茫然。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閒來垂釣碧溪上,忽復乘舟夢日邊。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蒼海。[1]

《行路難》系樂府舊題,屬《雜曲歌辭》,《樂府解題》雲「備言世路艱難及離別悲傷之意。」李白此詩作於離開長安之時,有繫於開元十八、九年(730—731),言是初入長安困頓而歸時所作;有繫於天寶三載(744),謂是賜金放還時作。參照《梁園吟》、《梁甫吟》二詩,與此結尾如出一轍,故以前說為允。

詩從高堂華宴寫起,可能是餞筵的場面。「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盤珍羞值萬錢」,前句化用曹植《名都篇》「美酒斗十千」,後句本於《北史》「韓晉明好酒縱誕,招飲賓客,一席之費,動至萬錢,猶恨儉率」,它展示的是如同《將進酒》「烹羊宰牛且為樂」那樣的盛宴,然而接下來卻沒有「會須一飲三百杯」的酒興和食慾。「停杯」尤其「投著」這個動作,表現的是一種說不出的悲憤和失落,「拔劍擊柱」這一動作,更增加了這種感覺。「心茫然」也就是失落感的表現。於是詩的前四句就有一個場面陡轉的變化。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是寫景,但這是象徵性的寫景。它象徵的是李白一入長安,滿懷壯志,卻備受坎坷,沒有找到出路。具體而言,「欲渡河」、「將登太行」是以橫渡大河、攀登高山來象徵對宏大理想的追求;「冰塞川」、「雪滿山」則是以嚴酷的自然條件來象徵在政治上遭受的阻礙和排斥。兩句既交待了「心茫然」的原因,又起到點醒題面的作用。以下一轉,連用兩個典故,一是姜子牙未遇周文王時曾在渭水之濱釣魚,一是伊尹在輔佐成湯之前曾夢見自己乘舟從紅日之旁駛過。顯然又是幻想自己有朝一日也會時來運轉,一騁雄才。這四句中詩情又經歷了一次大的起落。

以下詩情再一次由浪峰跌至深谷,而且是一連串兒幾個短句:「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詩人仿佛走到一個歧路的路口上,不知道該怎麼走,甚至不知道自己身在何方,這與前文「拔劍擊柱心茫然」相呼應,表現了理想破滅,陷入迷惘。而最後兩句卻又振起音情,衝決出迷惘:「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全詩在音情上大起大落,充分表現了理想和現實的矛盾,儘管幾度陷入悲憤,但結尾卻奏出了最強音。所以雖然寫的是《行路難》,卻自有豪氣英風在。詩中拉雜使事,長短其句,也是太白慣用伎倆。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