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涉 ( 詩人;唐代官員)
國籍 唐朝
別名 清溪子
職業 詩人;唐代官員
知名於 詩歌創作
知名作品 《題鶴林寺僧舍》。

李涉(約806年前後在世)唐代詩人。字不詳,自號清溪子,洛(今河南洛陽)人。早歲客梁園,逢兵亂,避地南方,與弟李渤同隱廬山香爐峰下。後出山作幕僚。憲宗時,曾任太子通事舍人。不久,貶為峽州(今湖北宜昌)司倉參軍,在峽中蹭蹬十年,遇赦放還,復歸洛陽,隱於少室。文宗大和(827-835)中,任國子博士,世稱「李博士」。著有《李涉詩》一卷。存詞六首。 [1]

作品詳解

【作品介紹】   《潤州聽暮角》是唐代詩人李涉的作品。此詩寓情於景,詩人選擇了生活中典型突出的物象,寥寥數筆,便描繪出一幅由江城、海天、歸雁、邊聲組成的畫卷,畫面中蘊含著詩人深深的哀情和跳動著的脈情,情思含蓄,寄慨深遠。全詩寫得意態自然,氣勢蒼涼,意境高遠,通俗凝煉,耐人尋味。

【潤州聽暮角(版本一)】

江城吹角水茫茫⑵,曲引邊聲怨思長⑶。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⑷。

【晚泊潤州聞角(版本二)】

孤城吹角水茫茫,風引胡笳怨思長。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

【註釋】

⑴潤州:即今江蘇鎮江。角:古代軍中樂器,所吹多為邊塞曲,有銅角、畫角等。

⑵江城:臨江之城,即潤州。《全唐詩》校:一作「孤城」。

⑶曲引邊聲:《全唐詩》校:一作「風引胡笳」。

⑷海門:地名,在潤州城外。《鎮江府志》:「焦山東北有二島對峙,謂之海門。」

【白話譯文】

  號角聲在潤州的上空迴盪,江水茫茫。那號角吹的是邊塞歌曲,慷慨悲涼,行人聽到此曲,彷彿聽到了戍邊將士思鄉而不得歸的長長哀怨聲。聽到這哀怨的號角聲,沙灘上的那群大雁像受驚似的突然飛起,排列成兩三行沿海門朝遠方飛去。

【賞析】

  這首絕句,是李涉很有名的即景抒情之作,寫得氣勢蒼涼,意境高遠,通俗凝煉,耐人尋味。

  「江城吹角水茫茫,曲引邊聲怨思長。」這裡雖然是寫耳聞目睹景象,但字裡行間,都使人感到一個憂憤滿懷的詩人影子。

  他佇立船頭,眼望著茫茫江面,耳聽著城頭傳來悠揚悲切的邊地樂調。大凡羈途之士,雖非邊地戍卒,總有異地思歸之情。在這一點上,他們的感情是相通的。因而,一聞邊地樂聲,便立刻引起詩人的共鳴,勾起他思鄉歸里的綿綿情思。在這裡,詩人巧妙地藉助於邊聲的幽怨之長和江流的悠長,從形、聲兩個方面著筆,將抽象的心中的思歸之情,作了形象具體的刻畫。

  「驚起暮天沙上雁,海門斜去兩三行。」暮角聲起。江邊沙灘上的鴻雁驚起,而飛向了遠方。乍看,像是實景的描寫,但仔細品味,這正是詩人有家不得歸,而且天涯海角、越走越遠的真實寫照。詩人家居洛陽,方向在潤州的西北;而驚雁是向南,越飛越遠。莫說歸里,就是連借飛雁而通家書的指望也沒有。「驚起」二字,不言「己」而言雁,是所謂不犯正位的寫法。寫雁的受驚遠飛,實際上也兼含了詩人當時「不虞」的遭際。

  這首詩,寫得意態自然,寓情於景。乍讀,作品好像完全是按照事物的原貌來寫的,細細體味,字字句句都見匠心。詩人選擇了生活中最典型最突出的物象,寥寥數筆,便描繪出給人印像極深的一幅畫卷:江邊的城市、浩渺的江水和驚飛的鴻雁,而畫外則傳來悲涼的畫角聲。在每一物象之中,都使人深深地感受到詩人的哀情和跳動著的脈情,情思含蓄,寄慨深遠。 [2]

【題鶴林寺僧舍《登山》】

終日昏昏醉夢間,忽聞春盡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偷得浮生半日閒。

【譯文:】長時間來一直處於混沌醉夢之中,無端地耗費著人生這點有限的時光。有一天,忽然發現春天即將過去了,於是便強打精神登上南山去欣賞春色。 在遊覽寺院的時候,無意中與一位高僧閒聊了很久,難得在這紛擾的世事中暫且得到片刻的清閒。

【賞析】 「終日昏昏醉夢間」,這一句是詩人對自己遭遇流放時的內在情緒與外在情態的真實描述。詩人從「抑」起筆,首先抒寫其消極渾噩的內心情態。在「醉夢」前面修飾以「終日昏昏」,可見詩人面對流放遭遇所表現出來的極度消沉和一蹶不振。從寫法上這是採取了先抑後揚的寫法,為下文的「揚」做了一個很好的蓄勢和鋪墊。

「忽聞春盡強登山」,這句是寫詩人在百無聊賴之際,渾渾噩噩之中,忽然發現明媚的春光已經快要離他而遠去了,於是強打精神走出戶外,登上南山,想借欣賞春色以排遣積鬱已久的愁苦與不快。這裡的「春盡」我們應該不僅僅理解為自然界的春天將要過去了,還應該想到人生青春歲月之有限。詩人不甘心就此消沉下去,不能就這樣枉費青春,不甘心庸庸碌碌了此一生,因此才在「忽聞春盡」之後振作精神「強登山」。

「因過竹院逢僧話」,「因」,當為介詞,有「由於」之意;「竹院」,就是寺院,僧人參禪悟道修行之地。詩人來這裡乾什麼?有意來的也好,無意路過也罷,總之,人還是進去了,並且與寺內的高僧談禪悟道閒聊了很久。「逢僧話」之「逢」字告訴讀者是無意之中碰到的;「話」,即與老和尚談禪悟道,聊天,吐露心中的苦悶與不快,探討人生之喜怒哀樂。作為佛家,對待人生的觀念自古多為淡化人生功利,平和情緒心態,面對慘澹現實,視若罔聞,處變不驚。不論有多大的煩惱與不快,學會深藏於心底,這樣才能忘記過去,笑對人生,憧憬未來。

「又得浮生半日閒」,點睛之筆。浮生半日閒,是因為過竹院逢僧話。此句深深禪意,揭示了無趣盲目的人生,半日閒最難得。

作者已經對人生有所覺悟,並找出自己的答案。這首詩就是他心境的寫照,有人以為是「偷得浮生半日閒」,並對之解釋,其實不然「偷得」也好,「又得」也好,並非對人生的消極應對,而是一種自然之道。 [3]

題溫泉

能使時平四十春,開元聖主得賢臣。

當時姚宋並燕許,儘是驪山從駕人。

晚唐范攄《雲溪友議》記載,長慶二年,正做太學博士的李涉前往九江,看望自己做江州刺史的弟弟李渤。船行至浣口,忽然遇到一群打家劫舍的盜賊。數十名賊人手執刀槍,喝令他們停船。船停下後,劫匪問:"船上何人?"船夫答道:"是李涉博士。"匪首聽說後,命令部下停止搶劫,說:"如果真是李博士,我們就不劫他的財了。不過我輩早就聽說他的詩名,希望他能給我們寫一首詩。"李涉聽罷,鋪開宣紙,寫了一首絕句:

  【井欄砂宿遇夜客】

暮雨瀟瀟江上村,綠林豪客夜知聞。

他時不用逃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

《白話譯文》

這個小村子傍晚的時候風雨瀟瀟,遇到的綠林好漢竟然也知道我的名字。

他年根本就不需要隱遁荒野,如今的世上多半是你們這樣的綠林好漢啊。

【整體賞析】

此詩載於《全唐詩》卷四七七。下面是唐代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李商隱研究會會長劉學鍇先生對此詩的賞析。

  《唐詩紀事》所載的關於這首詩的本事趣聞不但生動地反映出唐代詩人在社會上的廣泛影響和所受到的普遍尊重,而且可以看出唐詩在社會生活中運用的廣泛──甚至可以用來酬應「綠林豪客」。不過,這首詩的流傳,倒不單純由於「本事」之奇,而是由於它在即興式的詼諧幽默中寓有頗為嚴肅的社會內容和現實感慨。

  前兩句用輕鬆抒情的筆調敘事。風高放火,月黑殺人,這似乎是「遇盜」的典型環境;此處卻不經意地點染出在瀟瀟暮雨籠罩下一片靜謐的江村。環境氣氛既富詩意,人物面貌也不猙獰可怖,這從稱對方為「綠林豪客」自可看出。看來詩人是帶著安然的詩意感受來吟詠這場饒有興味的奇遇的。「夜知聞」,既流露出對自己詩名聞於綠林的自喜,也蘊含著對愛好風雅、尊重詩人的「綠林豪客」的欣賞。環境氣氛與「綠林豪客」的不協調,他們的「職業」與「愛好」的不統一,本身就構成一種耐人尋味的幽默。它直接來自眼前的生活,所以信口道出,自含清新的詩味。

  三、四兩句即事抒感。詩人早年與弟李渤隱居廬山,後來又曾失意歸隱,詩中頗多「轉知名宦是悠悠」、「一自無名身事閒」、「一從身世兩相遺,往往關門到午時」一類句子,其中不免寓有與世相違的牢騷。但這裡所謂「不用逃名姓」云云,則是對上文「夜知聞」的一種反撥,是詼諧幽默之詞,意思是說,我本打算將來隱居避世,逃名於天地間,看來也不必了,因為連你們這些綠林豪客都知道我的姓名,更何況「世上如今半是君」呢?

  表面上看,這裡不過用詼諧的口吻對綠林豪客的久聞其詩名這件事表露了由衷的欣喜與讚賞(你們弄得我連逃名姓也逃不成了),但脫口而出的「世上如今半是君」這句詩,卻無意中表達了他對現實的感受與認識。詩人生活的時代,農民起義尚在醞釀之中,亂象並不顯著,所謂「世上如今半是君」,顯然別有所指。它所指的應該是那些不蒙「盜賊」之名而所作所為卻比「盜賊」更甚的人們。

  這首詩的寫作,頗有些「無心插柳柳成陰」的味道。詩人未必有意諷刺現實、表達嚴肅的主題,只是在特定情景的觸發下,向讀者開放了思想感情庫藏中珍貴的一角。因此它寓莊於諧,別具一種天然的風趣和耐人尋味的幽默。據說豪客們聽了他的即興吟成之作,餉以牛酒,看來其中是有知音者在的。 [4]

     【牧童词】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

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

亂插蓬蒿箭滿腰,不怕猛虎欺黃犢。

【譯文】

早晨去放牛,趕牛去江灣。

傍晚去放牛,趕牛過村落。

披著蓑衣走在細雨綿綿的樹林裡,折支蘆管躺在綠草地上吹著小曲。

腰間插滿蓬蒿做成的短箭,再也不怕猛虎來咬牛犢。

【賞析】

詩的大意是:因為村子四周禾黍稠密,怕牛吃了莊稼,所以把它遠遠地放入陂中。沿河的陂岸,泉甘草美,真是個放牧的好地方;放到這兒來的牛可多著哩!牛自由自在的吃草,喝水,牧童又何嘗不想到山坡上和別的放牛娃去玩一會兒;可是討厭的鳥兒,在天空盤旋。它們餓了,老是要飛到牛背上去啄蟣虱。怎能丟下不管呢?牛性是好鬥的,特別是牧童放的這頭小白牛更淘氣,它時而低頭吃草,時而舉頭長鳴。這鳴聲該不會是尋找觸角的對象的信號吧?真叫人擔心,一刻也不能離開它。此時,牧童耳邊忽然傳來一個熟悉的聲音,有人卷著蘆葉在吹口哨。他知道是他的同伴放著牛在堤的那一邊,於是他也學著樣兒,卷著葉子吹起來,互相應和;一面監視著這正在吃草的牛,抖動幾下手裡的長鞭,並且向牛說了下面兩句警告的話。 [5]

代表作品

懷古

尼父未適魯,屢屢倦迷津。徒懷教化心,紆鬱不能伸。

一遇知己言,萬方始喧喧。至今百王則,孰不挹其源。

詠古

大智思濟物,道行心始休。垂綸自消息,歲月任春秋。

紂虐武既賢,風雲固可求。順天行殺機,所向協良謀。

況以丈人師,將濟安川流。何勞問枯骨,再取陰陽籌。

霸國不務仁,兵戈恣相酬。空令渭水跡,千古獨悠悠。

題清溪鬼谷先生舊居

翠壁開天池,青崖列雲樹。水容不可狀,杳若清河霧。

常聞先生教,指示秦儀路。二子才不同,逞詞過尺度。

偶因從吏役,遠到冥棲處。松月想舊山,煙霞了如故。

未遑煉金鼎,日覺容光暮。萬慮隨境生,何由返真素。

寂寞天籟息,清迥鳥聲曙。回首望重重,無期挹風馭。

感興

隋氏造宮闕,峨峨倚雲煙。搜奇竭四海,立制謀千年。

秦兵半夜來,烈火焚高台。萬人聚筋血,一旦為塵埃。

君看汴河路,尚說隋家柳。但問哭陵人,秋草沒來久。

鷓鴣詞二首

湘江煙水深,沙岸隔楓林。何處鷓鴣飛,日斜斑竹陰。

二女空垂淚,三閭枉自沉。惟有鷓鴣啼,獨傷行客心。

越岡連越井,越鳥更南飛。何處鷓鴣啼,夕煙東嶺歸。

嶺外行人少,天涯北客稀。鷓鴣啼別處,相對淚沾衣。

山中

無奈牧童何,放牛吃我竹。隔林呼不應,叫笑如生鹿。

欲報田舍翁,更深不歸屋。

寄荊娘寫真

章華台南莎草齊,長河柳色連金堤。青樓曈曨曙光蚤,

梨花滿巷鶯新啼。章台玉顏年十六,小來能唱西梁曲。

教坊大使久知名,郢上詞人歌不足。少年才子心相許,

夜夜高堂夢雲雨。五銖香帔結同心,三寸紅箋替傳語。

緣池並戲雙鴛鴦,田田翠葉紅蓮香。百年恩愛兩相許,

一夕不見生愁腸。上清仙女征遊伴,欲從湘靈住河漢。

只愁陵谷變人寰,空嘆桑田歸海岸。願分精魄定形影,

永似銀壺掛金井。召得丹青絕世工,寫真與身真相同。

忽然相對兩不語,疑是妝成來鏡中。豈期人願天不違,

雲輧卻駐從山歸。畫圖封裹寄箱篋,洞房艷艷生光輝。

良人翻作東飛翼,卻遣江頭問消息。經年不得一封書,

翠幕雲屏繞空壁。結客有少年,名總身姓江。

征帆三千里,前月發豫章。知我別時言,識我馬上郎。

恨無羽翼飛,使我徒怨滄波長。開篋取畫圖,

寄我形影與客將。如今憔悴不相似,恐君重見生悲傷。

蒼梧九疑在何處,斑斑竹淚連瀟湘。

與弟渤新羅劍歌

我有神劍異人與,暗中往往精靈語。識者知從東海來,

來時一夜因風雨。長河臨曉北斗殘,秋水露背青螭寒。

昨夜大梁城下宿,不惜跏趺光顏看。刃邊颯颯塵沙缺,

瘢痕半是蛟龍血。雷煥張華久已無,沉冤知向何人說。

我有愛弟都九江,一條直氣今無雙。青光好去莫惆悵,

必斬長鯨鬚少壯。

六嘆(本六首,今存三首)

其一

綺羅香風翡翠車,清明獨傍芙蓉渠。上有雲鬟洞仙女,垂羅掩縠煙中語。

風月頻驚桃李時,滄波久別鴛鴻侶。欲傳一札孤飛翼,山長水遠無消息。

卻鎖重門一院深,半夜空庭明月色。

其二

深院梧桐夾金井,上有轆轤青絲索。美人清晝汲寒泉,寒泉欲上銀瓶落。

迢迢碧甃千餘尺,竟日倚闌空嘆息。惆悵不來照明鏡,卻掩洞房抱寂寂。

其三

漢臣一沒丁零塞,牧羊西過陰沙外。朝憑南雁信難回,夜望北辰心獨在。

漢家茅土橫九州,高門長戟封王侯。但將鐘鼓悅私愛,肯以犬羊為國羞。

夜宿寒雲臥冰雪,嚴風觸刃垂旌節。丁年奉使白頭歸,泣盡李陵衣上血。

春山三朅來

釣魚朅來春日暖,沿溪不厭舟行緩。野竹初栽碧玉長,

澄潭欲下青絲短。昔人避世兼避讎。暮棲雲外朝悠悠。

我今無事亦如此,赤鯉忽到長竿頭。泛泛隨波凡幾里,

碧莎如煙沙似砥。瘦壁橫空怪石危,山花斗日禽爭水。

有時帶月歸扣舷,身閒自是漁家仙。

山上朅來采新茗,新花亂髮前山頂。瓊英動搖鍾乳碧,

叢叢高下隨崖嶺。未必蓬萊有仙藥,能向鼎中雲漠漠。

越甌遙見裂鼻香,欲覺身輕騎白鶴。

採藥朅來藥苗盛,藥生只傍行人徑。世人重耳不重目,

指似藥苗心不足。野客住山三十載,妻兒共寄浮雲外。

小男學語便分別,已辯君臣知匹配。都市廣長開大鋪,

疾來求者多相誤。見說韓康舊姓名,識之不識先相怒。

牧童詞

朝牧牛,牧牛下江曲。夜牧牛,牧牛度村谷。

荷蓑出林春雨細,蘆管臥吹莎草綠。亂插蓬蒿箭滿腰,

不怕猛虎欺黃犢。

醉中贈崔膺

與君兄弟匡嶺故,與君相逢揚子渡。白浪南分吳塞雲,

綠楊深入隋宮路。隋家文物今雖改,舞館歌台基尚在。

煬帝陵邊草木深,汴河流水空歸海。古今悠悠人自別,

此地繁華終未歇。大道青樓夾翠煙,瓊墀繡帳開明月。

與君一言兩相許,外舍形骸中爾女。揚州歌酒不可追,

洛神映箔湘妃語。白馬黃金為身置,誰能獨羨他人醉。

暫到香爐一夕間,能展愁眉百世事。君看白日光如箭,

一度別來顏色變。早謀侯印佩腰間,莫遣看花鬢如霰。

岳陽別張祜

十年蹭蹬為逐臣,鬢毛白盡巴江春。鹿鳴猿嘯雖寂寞,

水蛟山魅多精神。山瘧困中聞有赦,死灰不望光陰借。

半夜州符喚牧童,虛教衰病生驚怕。巫峽洞庭千里餘,

蠻陬水國何親疏。由來真宰不宰我,徒勞嘆者懷吹噓.

霸橋昔與張生別,萬變桑田何處說。龍蛇縱在沒泥塗,

長衢卻為駑駘設。愛君氣堅風骨峭,文章真把江淹笑。

洛下諸生懼刺先,烏鳶不得齊鷹鷂。岳陽西南湖上寺,

水閣松房遍文字。新釘張生一首詩,自餘吟著皆無味。

策馬前途須努力,莫學龍鍾虛嘆息。

寄河陽從事楊潛

憶昨天台尋石樑,赤城枕下看扶桑。金烏欲上海如血,

翠色一點蓬萊光。安期先生不可見,蓬萊目極滄海長。

回舟偶得風水便,煙帆數夕歸瀟湘。瀟湘水清岩嶂曲,

夜宿朝游常不足。一自無名身事閒,五湖雲月偏相屬。

進者恐不榮,退者恐不深。魚游鳥逝兩雖異,

彼此各有遂生心。身解耕耘妾能織,歲晏饑寒免相逼。

稚子才年七歲餘,漁樵一半分渠力。吾友從軍在河上,

腰佩吳鈎佐飛將。偶與嵩山道士期,西尋汴水來相訪。

見君顏色猶憔悴,知君未展心中事。落日驅車出孟津,

高歌共嘆傷心地。洛邑秦城少年別,兩都陳事空聞說。

漢家天子不東遊,古木行宮閉煙月。洛濱老翁年八十,

西望殘陽臨水泣。自言生長開元中,武皇恩化親沾及。

當時天下無甲兵,雖聞賦斂毫毛輕。紅車翠蓋滿衢路,

洛中歡笑爭逢迎。一從戎馬來幽薊,山谷虎狼無捍制。

九重宮殿閉豺狼,萬國生人自相噬。蹭蹬瘡痍今不平,

干戈南北常縱橫。中原膏血焦欲盡,四郊貪將猶憑陵。

秦中豪寵爭出群,巧將言智寬明君。南山四皓不敢語,

渭上釣人何足雲。君不見昔時槐柳八百里,

路傍五月清陰起。只今零落幾株殘,枯根半死黃河水。

重登滕王閣

滕王閣上唱伊州,二十年前向此游。

半是半非君莫問,好山長在水長流。

重到襄陽哭亡友韋壽朋

故人墳樹立秋風,伯道無兒跡便空。

重到笙歌分散地,隔江吹笛月明中。

再至長安

十年謫宦鬼方人,三遇鴻恩始到秦。

今日九衢騎馬望,卻疑渾是剎那身。

贈道器法師

冰作形容雪作眉,早知談論兩川知。

如今不用空求佛,但把令狐宰相詩。

廬山得元侍御書

慚君知我命龍鍾,一紙書來意萬重。

正著白衣尋古寺,忽然郵遞到雲峰。

竹枝詞

荊門灘急水潺潺,兩岸猿啼煙滿山。

渡頭少年應官去,月落西陵望不還。

巫峽雲開神女祠,綠潭紅樹影參差。

不勞戍口初相問,無義灘頭剩別離。

石壁千重樹萬重,白雲斜掩碧芙蓉。

昭君溪上年年月,偏照嬋娟色最濃。

十二峰頭月欲低,空聆灘上子規啼。

孤舟一夜東歸客,泣向東風憶建溪。 [6]

後人

李涉的後代人才輩出,在宋一代,共有李南仲李庚李宣李瑛、還有李子昌五人登進士。清代揭陽縣令劉業勤,於乾隆四十四年(1779)重修縣誌,為表彰李子昌開創官碩李氏基業的功績,把其列入寓賢志內。殊不知,李子昌及官碩李氏後代,乃是唐代太學博士李涉之後 。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