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澤椿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澤椿
出生 1935年6月1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天氣動力和數值預報專家

李澤椿 1935年6月出生,天氣動力和數值預報專家。出生於江蘇南京市。196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1965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曾任國家氣象中心主任。現任國務院應急辦專家組成員、國家減災委專家組顧問委員、國家環保部兩委委員、空軍科技顧問、中國人民解放軍高層次科技領軍與拔尖創新人才工程培 養對象帶教導師、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及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碩、博生導師。 幾十年來一直在天氣預報業務系統建設和科學研究第一線工作,長期從事天氣預報和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工程建設和科研工作。20世紀70年 代末作為主要參加者和組織者,研究並建立我國短期數值預報業務系統,1981年正式投入使用。「七五」期間主持國家科委攻關項目,研製並建立我國第一個中 期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1993年投入使用;1992年到1994年組織並設計構成巨型計算機銀河—II和CrayG90二個互為備份的計算機體系,保 證了預報業務的發展與穩定運行。「八五」期間主持國家科委攻關項目,組織研製我國的颱風與暴雨數值預報系統,並在1996年投入了業務應用。「九五」期間 主持了「並行計算在數值天氣預報(NWP)中應用」科研項目,完成後極大地提升了我國NWP業務預報水平。

上述工作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一次、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三次;2001年獲何梁何利科學技術獎、2004年獲中國氣象局科技貢獻獎。 近年來,主持及參與多項國家重大諮詢研究項目,針對我國氣象災害預警及其對策研究內容,在戰略性、綜合性高度上提出全國應對自然災害的若 干建議,其論點在國務院應急辦、國家減災委和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討論減災問題時獲得廣泛認同。還參與我國自然災害防禦工作的研究,承擔有關氣象災害減災防 災方面研究項目,結合實施輕減霾污染程度的方案緩解廣大群眾受害影響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諮詢建議。承擔中國科技部基礎司973諮詢專家組成員任務,受聘為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謀參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海軍的科技顧問。 李澤椿曾參加中國科協多屆學術年會,還應中國科協北京市科協中國青少年俱樂部國家行政學院、多個省市地區領導幹部會議、多個中學邀 請作有關科普報告,對各級領導(尤其是各基層領導幹部)應對處置突發災害事件時有很好的指導借鑑作用,對中學生起了科學引導作用。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

研究領域

李澤椿院士幾十年來一直在天氣預報業務系統建設和科學研究第一線工作,其主要貢獻在於作為組織者和主要參加者,創建了我國第一個數值天氣預報業務系統,建立了國家級中、短期數值天氣預報的業務體系。組織協助北京市氣象局建立了中尺度短時(6~24小時)天氣預報系統。並針對實際工作中的問題,特別是政府和群眾對天氣預報的需求,結合指導研究生的,開展了提高短期天氣預報準確率的研究。參加了中國工程院的諮詢性研究:如錢正英主持的國務院重大諮詢項目《西北地區水資源配置、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項目,任專題組副組長主持《西北地區自然環境演變及其發展趨勢》專題;主持徐匡迪負責的國家發改委為編制「十一·五規劃」對綜合性重大問題開展的進行的諮詢項目:《十一·五期間我國農業發展重大問題的研究》課題中《農業資源保證與環境安全》專題;主持錢正英負責的國家諮詢項目《東北地區水土資源配置、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中的《東北自然環境歷史演化與人類活動的影響》專題。承擔科技部基礎司973諮詢專家組成員任務,跟蹤評價10個973項目,這些項目涉及氣象、地震、海洋等領域。為省氣象部門業務系統的建設作了大量諮詢。[2]

科研成果

「九五」期間主持了「並行計算在數值天氣預報(NWP)中應用」科研項目,極大的提升了中國NWP業務預報水平。其主持項目共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一次、二等獎三次;2001年獲何梁何利獎,2004年獲中國氣象局科學技術貢獻獎。[3]

工作簡歷

1935年6月1日出生於中國江蘇省南京市

1951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

1956年考入北京大學地球物理系

1962年畢業於地球物理系本科六年制

1965年北京大學研究生畢業,畢業後到國家氣象局中央氣象台工作

1983年到1996年任國家氣象中心主任

1981年評為我國著名工程師

1987年評為正研高級工程師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現任北京氣象學會理事長、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及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碩、博生導師

2004年5月20日,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聘請為江西信息應用職業技術學院名譽院長 [4]

參考資料

  1. 李澤椿中國南通氣象博物館
  2. 李澤椿院士中國氣象局網站2014-10-17
  3. 李澤椿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4. 李澤椿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