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毅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毅民

李毅民
李毅民
原圖鏈接 漢唐收藏網
國籍 中國
別名 尕丁
職業 集郵家
收藏專家

個人簡介

李毅民 1950年10月生,筆名尕丁,河北冀縣人。現任陝西省新技術開發推廣站高級工程師。現任中華全國集郵聯合會學術委員、陝西省 集郵協會副會長、省集郵學術委員會主任、陝西省藏家協會副秘書長、會刊《收藏天地》主編、《收藏》雜誌執行主編、《集郵經緯》叢書主編。參與寫作出版專著 : 《集郵文化簡論》、《中國集郵大辭典》、《中國集郵史》 ( 任分章主編 ) 、《陝西集郵史》 ( 任執行主編 ) 、《中國郵票史》 ( 任第九卷副主編 ) 、《郵票上的郵票》、 《常增書的集郵道路》、《中國收藏年鑑》《中國收藏二十年》 ( 任副主編 ) 等。

主要作品

自幼受其父、集郵家李振華的薰陶,愛好集郵。主集中國郵票郵品,專題有票中票、生肖、花卉、繪畫等;兼集各國郵票。注重研究集郵史,有《中國集郵百年史話》、《中國解放區的集郵活動》、《香港集郵史話》、《集郵研究縱橫談》、《張包子俊的多彩人生》等二百餘篇文章發表於報刊。專著有《中國集郵史話》、《郵票辨偽》、《中國集郵走過的道路》。參與編寫出版《集郵文化簡論》、《郵票上的郵票》、《中國集郵大辭典》、《中國集郵史》(任分章主編)、《陝西集郵史》(任執行主編)。先後擔任《收藏》雜誌編輯、專家 諮詢組成員、省收藏家協會會刊《收藏天地》主編等。兼集門券、糧票、股票等。發表論文、評傳、專欄文章300多篇。

個人理論

集郵人最怕什麼?最多的回答是:怕家人不理解、不支持。而中年集郵家李毅民則可以自豪地說,他對夫人的「統一戰線」工作已經結出碩果——夫婦合著的集郵圖書《中外花卉郵票》已經問世,並受到廣大花卉專題集郵愛好者的普遍歡迎。

李毅民出生在一個集郵世家,父親李振華是著名區票專家,其區票郵集多次在國內外郵展上獲獎。耳濡目染,李毅民兄妹幾人從小都愛好集郵與收藏。步入中年的李毅民則專攻集郵研究,漫步於集郵史領域,已出版個人或參與寫作專著《中國集郵史話》《中國集郵走過的道路》《集郵家的足跡》等11部集郵圖書,發表300多篇集郵研究文章,成果卓著。

單位有繁忙的工作,研究和寫作占去了李毅民的絕大多數夜晚和節假日。家務事無暇過多顧及,不多的幾次做飯,因滿腦子都是寫作的事,竟發生過兩次做米飯忘記往壓力鍋中放水的笑話。再加上買郵票和資料出手大方,夫人自然少不了怨言。

李毅民的夫人趙志賢的業餘愛好也很豐富,養花是其最愛。李毅民在這裡找到了突破口。他買來大量花卉郵票,故意向夫人請教郵票上的花卉名稱、產地、習性及栽培知識,而夫人樂得誨人不倦,耐心地為他講解,有時還一同提上水壺澆上一會兒花。慢慢的,他們培養起了共同的愛好,找到了越來越多的話題,夫人發現郵票中原來有這麼多她沒有見過、甚至還沒聽說過的花卉,有這麼多奇妙的知識和故事,怪不得丈夫如此痴迷,她漸漸地也喜歡上了郵票。一個由請教到講解,一個則由講解到研究,花卉成了二人共同的專題,不覺十年過去,他們的專題郵品裝滿了六本郵冊。

恰在這時,陝西科學技術出版社計劃出版一套郵票系列叢書,其中就有花卉郵票的選題,責任編輯找到李毅民夫婦,約請他們承擔該書的寫作任務,多年研究的基礎使他們毫不猶豫地接受了使命。

愛好歸愛好,研究歸研究。當他們真正開始寫作時,才發現花卉郵票是個大世界,且不說花卉的種屬、分類、習性,盡就學名一項就得找多少參考書才能弄準確,而花卉的養育栽植光靠自己的一點經驗還遠遠不夠,他們邊學習、邊請教、邊寫作,半年多的業餘時間幾乎全部投入到這本書的寫作上了。

當拿到還散發着油墨清香的樣書時,李毅民深情地說,這本書雖然由我執筆,但動用的是兩個人的全部知識積累。夫人認真查找資料,整理筆記,親自用電腦打印書稿,並在打印的過程中不斷修改。2000年春節放假,兩人一直在家修改書稿,一遍遍地刪改,為了一段話,一種花,有時爭執不下,有時調侃開懷…… 有人曾說,收集郵票的人,人人輕手輕腳,極端仔細,個個都是溫柔大師。女人要找一個細心的男人,可以從嗜好集郵的男人找起。此話頗有道理。2001年4月,當夫婦二人應邀在西安經濟廣播電台《集郵之聲》節目作嘉賓時,主持人李虹曾問趙志賢是如何看待自己丈夫的集郵愛好的?她說:我覺得集郵是很有意義的文化活動,有一個愛好集郵的丈夫應該說是幸福的,他既然這樣全身心地投入集郵,我應該盡力支持他。這也是我們在為社會做一件有益的事情。如今,他們的共同興趣已不僅僅限於花卉,還拓展到民俗、生肖和兒童等專題,目標更大,步伐更堅定。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