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梴

人物簡介

  明代醫學家李梴,字健齋,明朝江西旴江地域南豐縣人,江西古代十大名醫之一。

人物生平

[1][2]
  李梴約生活於明代嘉靖至萬曆年間。出身書香門第,早年習儒,崇尚宋明理學,為邑癢生。青年時期因病學醫,博覽群書,有豐富的臨床經驗,行醫於江西、福建兩省。晚年,有感於「因病陟醫,苦無統要入門」,乃收集醫書數十家,「論其要,括其詞,發其隱而類編之」,將其數十年積累起來的學術心得,撰成《醫學入門》九卷,於明萬曆三年(元1575年)刊行問世。該書通俗易懂,便於初學者閱讀,在中外具有重要影響。學術上李梴繼承了宋元以來儒醫大家援理入醫的一貫研究學風,常以道家及理學思想探討闡釋醫學,形成許多富有新意的思想觀點。

醫學著作——《醫學入門》


  他私淑旴江前賢席弘、危亦林針灸及喉科,精針灸、內、外、婦、兒、五官科,撰《醫學入門》,有「喉風十八症」論述及首創「南豐李氏補瀉法」,擅用「上補下瀉」針法治療五官疾病,為後世稱頌,明代楊繼洲《針灸大成》亦私淑其術。是書內容廣博,分類明細,闡釋全面,分經編列針治效穴,分類匯聚本草良藥,分科介紹常用驗方,並附雜病急救諸方,強調治病求本,其中囊括了諸多臨床實踐經驗,對後世醫學的發展有着重大影響。如朝鮮許浚的《東醫寶鑑》中則引用了本書的大量內容,日本曾掀起近百年的「《醫學入門》熱」。

學術思想

[3]
  習醫階梯
  李梴撰寫本書初衷為初學者入門,已成為明代以來一部頗具影響的醫學入門之書。內容包括醫學略論,醫家傳略,臟腑經絡與內、外、婦、兒、針灸各科及本草等。其主要特點有二:一是將多種古人著作重新合併分類,提取其精華而成;二是以《醫經小學》為主要藍本,用歌賦形式寫作。《醫學入門》的許多正文是用歌賦形式寫作,但又以大量注文作補充說明,不僅匯集了各家學說,而且也闡明了作者自己獨特的見解。該書集醫學基礎、臨床為一體。全書可以全、細、深、簡四字概括之」。
  崇尚醫德
  他在《醫學入門》書後專著《習醫規格》一文,對醫生的學習方法、診治要求、職業道德逐一作了詳細的闡述,提出具體要求。
  臟腑闡發
  臟腑功能《醫學入門》理論上非常重視臟腑學說。《醫學入門》「臟腑」一節分「總論」與「條分」兩部分,系統地論述了臟腑的功能、常見病證及治法,條目分明,較有層次,可謂為中醫學臟腑理論系統化做出了貢獻。
  《醫學入門》最早記載了不同於陰陽表里關係的關聯方式———臟腑別通,拓展了髒與腑之間的關係,豐富了藏象學說的內容,尤其是為經絡腧穴提供了新的理論依據。其基於臟腑別通理論提出了一些具體的治療方法,如治療肝病注重疏通大腸,大腸病如痢疾、泄瀉、便秘等皆宜平肝和血,水道不利時治肺宜利水的『提壺揭蓋』法等,在臨證時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針灸創見
  《醫學入門》中曾提到「每日一身周流注六十六穴,每時周流五穴」(除六原穴過經)的開穴方法。
  其所倡導的取穴「尚精簡」、刺分迎隨、異穴補瀉和多元開穴說,豐富和發展了針灸學的理論和方法。
  李梴營衛補瀉法是在營衛深淺取氣的基礎上,融入迎隨經脈的針尖方向而構成。吸補瀉法強調自然呼吸與着意呼吸相結合。在入針、出針時,令病者着意呼吸;在轉針時,根據病人的呼吸細緻地捻轉針體。
  李梴提出了「上補下瀉法」的獨特見解。《醫學入門》對「飛經走氣」四法有進一步的闡述和發揮,使「飛經走氣」四法成為目前針灸臨床行之有效的催氣、行氣手法。蒼龜探穴法首見於明代徐鳳的《針灸大全》,李梴在《醫學入門》中結合自身的臨床經驗進行了進一步的闡發。楊繼洲在《針灸大成》中僅對《醫學入門》的原文進行了收錄,稱為「南豐李氏補瀉」。
  《醫學入門》指出:「熱者灸之,可引鬱熱之氣外發,火就燥之義也。以火發汗解表,透表瀉熱。」臨床上有用吹灸法或熏灸法於大椎穴治療風熱感冒、預防流感等顯效。《醫學入門》對艾灸的功效講的更明確:「虛者灸之使火氣助元氣也:實者灸之使實邪隨火氣發散。寒者灸之使其氣復溫也;熱者灸之使熱邪隨火氣發散;火就燥之義也。」
  臨床圭臬
  李梴積幾十年臨床經驗寫成《醫學入門》,實用性強。

參考來源

  1. 徐春娟,陳榮,裴麗,鄧棋衛. 明代醫學家李梴及其《醫學入門》的現代研究[J].. 湖南中醫雜誌,. 2012,28(06):86-88. 
  2. 沈啟剛,譚春雨. 明代名醫李梴論治癥積病症的學術思想研究[J].. 中華中醫藥學刊,. 2012,30(05):1098-1099. 
  3. 徐春娟,陳榮,裴麗,鄧棋衛. 明代醫學家李梴及其《醫學入門》的現代研究[J].. 湖南中醫雜誌,. 2012,28(06):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