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杜 (稱呼)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現代一般多指李杜為唐朝大詩人「詩仙」李白和「詩聖」杜甫的並稱,也有稱李白和杜甫為「大李杜」,李商隱和杜牧為「小李杜」。[1]
李白
李白和杜甫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於劍南道之綿州(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一說生於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餘篇,代表作有《蜀道難》、《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於安徽當塗,享年61歲。其墓在安徽當塗,四川江油、湖北安陸有紀念館。
杜甫
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工部、杜少陵等,河南鞏義人,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杜甫被世人尊為「詩聖」,中年因其詩風沉鬱頓挫,憂國憂民,其詩被稱為「詩史」。杜甫與李白合稱「李杜」,為了跟另外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開來,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憂國憂民,人格高尚,約1400餘首詩被保留了下來,集為《杜工部集》,詩藝精湛,在中國古典詩歌中備受推崇,影響深遠。其詩風主要為沉鬱頓挫,但早期也有浪漫主義的作品,如《登岳》,詩歌特色有重視敘事,鍊字鍊句,對仗整齊等。759-766年間曾居成都,後世有杜甫草堂紀念。杜甫生在「奉儒守官」並有文學傳統的家庭中。7歲學詩,15歲揚名。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轉折時期,一生坎坷,終不得志。因其在詩歌創作上所取得的輝煌成就而被譽為"詩聖",詩作流傳約1400多首。公元759年暮冬,杜甫因避安史之亂流亡到成都,次年春、在友人的幫助下於風景秀麗的浣花溪畔蓋起了一座茅屋,便是他詩中提到的「萬里橋西宅,百花潭北莊」的成都草堂。他在這裡先後居住了將近四年,留下詩作240餘首,如《春夜喜雨》、《蜀相》等名篇,其中《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三吏》、《三別》更為千古絕唱。
世人評價
韓愈對李白杜甫極為推崇;在《調張籍》有言「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白居易:「又詩之豪者,世稱李杜之作。才矣奇矣,人不逮矣。」黃錦祥對李白杜甫同贊道:「執唐詩牛耳者,唯李、杜二人也!」蘇軾:「李太白、杜子美以英瑋絕世之姿,凌跨百代,古今詩人盡廢。然魏、晉以來,高風絕塵亦少衰矣。」(《書黃子思詩集後》)嚴羽在《滄浪詩話》中明確提出"論詩以李杜為準",他認為李杜是達到了盛唐詩歌最高境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