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文通:滿族河北易縣縣委機關幹部。兼任中國民族研究院研究員、清陵滿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會員

李文通,男,滿族河北易縣縣委機關幹部。兼任中國民族研究院研究員、清陵滿學會理事、中國作家協會河北分會會員、保定作協理事、易縣作家協會主席、《風華》雜誌社社長。[1]

目錄

人物事跡

1984年起發表作品,目前已在國內外報刊發表各類作品200餘萬字,對清史、滿族文化、陵寢建築有一定研究。專著有《崇陵盜案》、《那年土匪二三事》、《風水照耀清西陵》、《西陵紀事》、《家鄉痒痒事》、《劍膽琴心》、《荊軻背後的男人們》,電視連續劇《青樁》、《烽火狼牙山》等。[2]

該作家筆耕勤奮,文采飛揚,豪爽曠達,因著有《匪事》一書,被友人戲稱"文匪"。

近日,由李文通創作的三十集電視連續劇《最後的貴族》在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北京市民族事務委員會聯合主辦的"少數民族題材優秀影視劇本劇本"遴選中脫穎而出,成功入圍。據悉,此次全國參評影視劇230餘部,入圍劇本僅11部。[3]

《崇陵盜案》簡介

 
《崇陵盜案》:李文通著作《崇陵盜案》封面。

1938年秋,一股不明身份的軍人竄進崇陵,他們從方城月牙城罩壁前撬開墁地的磚石,鑿開地下城磚,掘一深洞,透過月牙石影壁下的土層再往上翻挖,便進入了地宮的隧道券。

這些人對崇陵的結構很熟悉,盜掘起來亦很內行。他們不像孫殿英那樣,遇到石門和阻礙用炸藥硬崩。而如同我們主動發掘時一樣,用松杆木片撥開各道石門的自來石,進入金券。

他們用斧頭把光緒帝梓宮正面砍開一個直徑約3尺的圓洞,把光緒帝的屍體拖到棺外,再盜走棺內的隨葬品。隆裕太后的梓宮是從上面寧丁開了蓋子,盜走隨葬物。而且,把冊寶箱也打碎了,盜走了裡面珍貴的玉冊和寶璽。

有人聽說,這夥人把盜來的金銀珠玉器皿文物賣給了京西八國教會,換得了五百套棉軍裝。

在清官檔案中存有光緒帝隨葬品的清單,主要的隨葬品當時都被盜了。其中有綠玉佛手簪、綠玉葫蘆、大東珠、飯塊珠、珍珠、小飛珠、各色寶石、各種名貴皮綢緞料衣服袍褂等等,計100多件。其中還有許多沒上帳的。

1980年清理崇陵地宮,還找到了一些盜劫之餘。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