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振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振聲
出生 1931年2月25日 山東淄博
國籍 中國
民族
母校 山東農學院
職業 農業發展戰略專家、遺傳學家
研究領域
醫學

李振聲 [1]>

  • 遺傳學家 男,1931年2月生,山東淄博人。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院士)。現為中國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研究員。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人物經歷

  • 1931年(民國二十年)2月25日,出生於山東省淄博市。
  • 1951年,畢業於山東農學院(現山東農業大學)農學系。
  • 1956年,從中國科學院北京遺傳選種實驗館奔赴西部小鎮-陝西楊陵(現為楊凌區),在陝西省中國科學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現併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所開始了小麥育種的研究。從此,李振聲開始了在大西北31年的科研生涯。
  • 1985年至1987年,中國糧食產量出現了下降,李振聲帶領中科院農業專家組通過3個月的調查研究,提出了在黃淮海地區進行中低產田治理的建議。在時任中國科學院院長周光召的大力支持下,帶領本院25個研究所的400名科技人員投入冀、魯、豫、皖4省的農業主戰場,與地方政府聯合,與兄弟單位合作,開展了大規模中低產田治理工作。
  • 1987年,提出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的建議並在中國科學院率先組織實施了 「農業黃淮海戰役」,為促進中國糧食增產發揮了帶動作用,同年11月,李振聲考察禹城試驗區後,認為「一片三窪」代表黃淮海平原主要低產類型,創造的經驗特別寶貴。 ]
  • 1988年2月26日至29日,中國科學院和山東省德州地區聯合舉行「科學技術與生產見面會」,李振聲在會上作動員講話。中國科學院24個研究所和4個職能局在會上介紹了251項技術成果,同13個縣(市)領導、鄉鎮幹部和農民專業戶600多人交流和對接,對全院和山東省雙方起到了發動作用。
  • 1990年,入選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1991年入選中科院院士。
  • 1995年,為打破中國糧食生產4年徘徊的局面,李振聲向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我國農業生產的問題、潛力與對策》的報告,提出了實現糧食產量增加1000億斤的對策。
  • 1999-2003年,年中國糧食生產出現連續5年減產時,他又及時提出了爭取三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
  • 2003年,他針對中國糧食生產連續5年減產的情況,提出爭取3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
  • 2005年4月,在博鰲論壇上,李振聲對10年前美國人萊斯特·布朗的暢銷書《誰來養活中國》進行了回應。
  • 2007年08月15日,李振聲做客騰訊網,向網友講述了他的人生經歷。
  • 在55年的科學生涯中,李振聲院士主要從事小麥遺傳與遠緣雜交育種研究,取得了令人矚目的科學成就,同時開展了農業發展戰略研究。
  • 系統研究了小麥與偃麥草遠緣雜交並育成了「小偃」系列品種。五十年代初,我國北方冬麥區條鏽病大流行,造成嚴重減產。為了尋找新抗源,李振聲帶領課題組開展了以長穗偃麥草為主的遠緣雜交研究,經過二十多年的努力,育成了小偃4號、5號、6號等高產、抗病、優質小麥品種。其中僅小偃6號就累計推廣達1.5億畝,增產80億斤,開創了小麥遠緣雜交品種在生產上大面積推廣的先例。小偃6號已成為我國小麥育種的重要骨幹親本,其衍生品種有40餘個,累計推廣3億多畝。
  • 創建了藍粒單體小麥和染色體工程育種新系統。為了有目的、快速地將外源基因導入小麥,他用遠緣雜交獲得的「小偃藍粒」育成了以種子藍色為遺傳標記的藍粒單體小麥和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系統,並建立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開闢了一條新途徑。這項原創性成果為他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
  • 開創了小麥磷、氮營養高效利用的育種新方向。上世紀90年代初,他從我國人多地少、資源不足的國情出發,開闢了提高氮、磷吸收和利用效率的小麥育種新領域, 提出了以「少投入、多產出、保護環境、持續發展」為目標的育種新方向。通過系統鑑定篩選氮磷高效小麥種質資源,深入研究其生理機制與遺傳基礎,培育出可高效利用土壤氮磷營養的小麥新品種,並大面積推廣。
  • 李振聲院士還是我國有重要影響的農業發展戰略專家。1987年提出黃淮海中低產田治理的建議並在中國科學院率先組織實施了 「農業黃淮海戰役」,為促進我國糧食增產發揮了帶動作用。1995年,他提出新增糧食1000億斤的潛力與對策,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重視。在1999-2003年我國糧食生產出現連續5年減產時,他又及時提出了爭取三年實現糧食恢復性增長的建議。
  • 李振聲院士熱愛祖國,品德高尚,畢生奉獻於小麥遠緣雜交遺傳與育種研究,為我國糧食安全、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培養了一大批學術帶頭人和科技骨幹,現活躍在農業科研第一線,繼續為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做貢獻。

研究方向及科研成果

  • 育成小偃麥8倍體、異附加系、異代換系和異位系等雜種新類型,將偃麥草的耐旱、耐乾熱風、抗多種小麥病害的優良基因轉移到小麥中,育成了小偃麥新品種四、五、六號,小偃六號到1988年累計推廣面積5400萬畝,增產小麥32億斤;建立了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新體系,利用偃麥草藍色胚乳基因作為遺傳標記性狀,首次創製藍粒單體小麥系統,解決了單體小麥利用過程中長期存在的「單價染色體漂移」和「染色體數目鑑定工作量過大」兩個難題育成自花結實的缺體小麥,並利用其缺體小麥開創了快速選育小麥異代換系的新方法-缺體回交法,為小麥染色體工程育種奠定了基礎。

主要獎項

  • 1978 全國科學大會獎
  • 1983 陝西科技成果獎一等獎
  • 1985 國家科技發明獎 一等獎
  • 1986 陝西科技進步特等榮譽獎
  • 1989 陳嘉庚農業科技獎
  • 1995 何粱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 2005 農業部中華農業英才獎
  • 2006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參考資料

  1. [1]中國科學院

外部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