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建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建奇
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出生 1962年9月
陝西省蒲城縣
國籍 中國
母校 西北大學、中國科學院
職業 研究員

李建奇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1]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2]。 1998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2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3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3]。 李建奇主要從事先進材料與結構分析、電子顯微技術發展等領域研究工作。

個人簡歷

1962年9月生於陝西省蒲城縣,1979年考入西北大學物理系。

1979年-1983年,西北大學物理系,獲物理學學士學位。

1986年-1990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凝聚態物理專業研究生,獲物理學博士學位。

1991年-1993年,北京大學物理系博士後。

1994年-1995年,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任國家超導實驗室副研究員。

1995年-1996年,德國Max-Plank(馬普所)固體物理研究所電子顯微鏡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工作。

1996年-1998年,日本無機材料研究所(後更名日本國立材料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1999年-2001年,美國布魯克海文國家實驗室(Brookhaven)電子顯微鏡研究室訪問學者。

2002年,任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期間歷任先進材料和結構分析研究部主任、北京電子顯微鏡實驗室主任、國家超導實驗室課題組組長)

個人榮譽

百人計劃(1998年)

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2002年)

國家傑出青年群體成員(2002年)

北京市科學技術二等獎(2003年,排名第一)

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6年)

研究方向

1、電子顯微學方法與結構分析。

2、強關聯繫統的電荷序,軌道序和結構相變研究。

3、新型多鐵材料及超導材料的探索和重要結構問題研究。

主要工作

主要從事強關聯物理系統結構問題的研究,並開展新型超導材料及多鐵材料的合成與探索。側重於發展低溫電子顯微術,EELS譜分析,Lorentz電子顯微術和時間分辨電子顯微學。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一項,重大培育項目一項,主持和參與科技部973項目子課題各一項。科學院方向項目一項。

在Fe-基超導體和巨磁阻Mn-氧化物和電子鐵電體系統的研究中,解決了一些重要結構問題,取得了多項研究成果。主要研究成果包括,KyFe1.7As2 超導系列中的Fe空位有序態和相分離結構;鐵的變價態問題及五價 Fe 的存在形式;巨磁阻Mn-氧化物系統的電子軌道有序排列;鈣鈦礦結構中的小極化子高Tc超導體的條紋相及電子相分離;電子鐵電體LuFe2O4中的低溫結構相變和電荷序;Fe2OBO3中的反相條帶狀疇結構和磁相變點強的磁電耦合效應;新型Fe基超導體的結構,空位序和相分離特性。

在國際主要學術期刊上已發表論文380多篇,他人引用累計超過6800次,H因子44,國際邀請報告80多次。

研究成果

李建奇研究員研製了中國首台"時間分辨透射電子顯微鏡"(也稱四維超快電子顯微鏡(4D-UTEM)),發展了時間分辨電子顯微學技術方法,針對自主研發的多功能電子槍技術申請了國內和國際專利。

參考來源

  1. 李建奇 ,科技創新網
  2. 李建奇 ,技點網
  3. 李建奇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