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審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審言

來自 呢圖網 的圖片

中文名稱;李審言

出生日期;1859年

逝世日期;1931年

出生地;江蘇省興化

李審言(1859-1931),名詳,字審言,江蘇興化人,是明代狀元宰相李春芳八世孫,著名文學家、學者,是「揚州學派」後期代表人物。[1]

1876年被江蘇學政取為第一名秀才。1923年受聘為國立東南大學國文系教授。1928年與陳垣魯迅胡適等12人同被聘為中央研究院特約著述員(相當於今之學部委員)。

李審言一生自學成才,在駢文方志金石目錄選學等方面均有顯著成就,除纂修《江蘇通志》等地方志作外,留下的主要著作共18種,被學人譽為「國學大師」。1989年後人將其文稿輯為《李審言文集》兩捲髮行,胡喬木為該書題簽。

在市第三人民醫院後側有一個寧靜而古樸的獨立小院,這裡就是國學大師李審言先生讀書寫作的地方。1986年興化市人民政府在原有屋子被拆的基礎上又按照故居的原有布局復建了李審言故居,胡喬木先生為「李審言故居」題寫匾額。李審言晚年筆耕不輟,曾在這裡著書立說,撰寫並整理了《愧生叢錄》《選學拾瀋》《學制齋文集》等18種書籍。同時,他還通過購買、徵集、交換等方法收藏了各類圖書,包括方志、家譜等古籍萬餘冊,陳列於由穿堂改建而成的藏書室中,供家鄉人借閱。邑人稱此藏書室為「審言圖書館」。後來,李審言為方便讀者,將圖書館遷至北大街東寺橋東側的「李家大書院」,也就是石麓書院中,並請其族玄孫李育才專司圖書管理及借閱工作。倫明稱其「枚叟刊余逸稿多,冷攤殘帙手摩挲。怪君汲汲藏山計,可有崔門陳履和。」1931年5月李審言病卒於興化故居,享年73歲。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