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天健返鄉紀實(丁純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天健返鄉紀實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李天健返鄉紀實》中國當代作家丁純藍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李天健返鄉紀實

兩岸親人喜相逢

李天健是我外婆的弟弟,我稱他為舅公。舅公小名重九,是重陽節生的,是我外婆在我小時告訴我的。只可惜我那牽掛他的外婆沒有等到姐弟見面這一天。2003年2月,李天健帶着他的夫人黃秋妹首次回到了闊別54年的故鄉瀏陽,還鄉是他一生中的渴望,故鄉是他思念的空間。其思念的程度,隨個人的特質與故鄉的關係而異,有的人只是淡淡的哀愁,有的人卻是朝思暮想,深藏在心裡的思痛和苦悶,並非筆墨或言語所能形容。他們先後到了長沙、瀏陽、湘潭,順利完成了隔離五十四年的悠悠歲月,朝思暮想,終日渴望探親、祭祖、掃墓三大心愿。

李天健字天健,譜名承福。生於民國二十五年長沙市。抗日戰爭末期為躲避日機轟炸,家居長沙市郊春華山安定橋附近村落,1944年,我的老外公辭官,攜帶家眷返還瀏陽祖居地湖南瀏陽永和鎮小板橋定居。我外婆的父親,心寬體胖,是位慈祥而有智慧的長者,清華大學畢業,早年從政外,先後派往常德、平江、湘潭縣長。於民國二十八年調省府任職,一生淡泊名利,博覽群書,手不釋卷,長於詩詞書畫,為人樂善好施。經常與詩友同好於書房、庭院、溪邊涼亭,一唱一和,其中有一首:倦鳥飛旋傍祖居,盎然喜氣滿庭除,舊時曾種陶潛柳,樹大堂深好讀書。

李天健有兄姊弟妹共九人。在世代書香、家庭富裕、有教養的家庭中,都養成了謙恭、誠實的素質。舅公因其堂叔任教官渡小學,11歲時到官渡小學讀書,食宿在校,直接讀五年級。由於幼承庭訓,大小考試名列前茅,獲得老師當眾誇獎。

民國三十七年秋,李天健與他的姑表哥貝遠舉同校,就讀於長沙市私立文藝中學。在當時是一所設備齊全的貴族式的完全中學,校長是德高望重的曹典球先生。後因學潮工潮,局勢惡化,李天健奉父命休學回家,後又奉父命隨三哥嫂離家。舅公當時告別父親與兄弟姐妹時就有生離死別的預感,後來真的因兩岸隔絕親人成了永訣。

在1949年2月,局勢動盪,年少14歲的他隨兄嫂離家於兵荒馬亂紛亂人群中走散。舉目無親,背井離鄉,懵憧地被擠上了南下的火車,長途跋涉,惶恐中隻身經廣州離開了大陸。跟隨貨船到了台灣海峽,絕大多數人都暈船,有五人難受而死亡,按行船人習俗,舉行海葬,成群鯊魚爭相搶食,慘不忍睹。但舅公沒有暈船,到了海角一隅台灣,歷盡艱辛,渡過了悲痛苦悶的歲月。但他沒有錯失迷茫,依靠堅強意志與毅力,勤學奮發,在台灣落地生根。民國四十三年,18歲的舅公隨部隊駐防外島金門,一日用高倍望遠鏡遙望大陸錦繡河山時,感嘆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回到生長的故鄉,尤其思念渺無音訊的親人。這是離家五年最為感傷的一次。

由於幼承庭訓,自知勤學奮勉,自強不息。初入高雄陸軍幼年兵總隊,不久轉入部隊,歷經磨練,漸次完成初中、高中、專科等深造教育,歷練文書、班長、情報士、幹事、連指導員、心戰官、戰政官、營輔導長、政參官、上校組長等職。從一個小兵當上了上校高級軍官。服務單位由基層、連、營、團、師、軍團、國防部。後隨任務轉移,進入警界,歷任技正、專員、科長等職。服務軍、警公職近五十餘年,畢生奉獻,廉潔自持,盡忠職守,俯仰無愧。

李天健民國六十年元旦晉升少校。同年的一月,陪同好友張君守與新娘拍婚紗照時與同為男女賓相的舅婆初次相識,就有犀犀相通,前生註定的傾心感覺,於是合照留影。舅婆是台灣省桃園縣楊梅客家人氏,四月第一次在陽明山第一次約會,舅婆溫文婉約,我見尤憐。於民國六十一年六月二十四日訂婚。這段佳緣,帶給舅公終身的幸福。舅公的岳母也給了他母親一樣的關懷。

舅公和舅婆同甘共苦,白手起家,真誠相依,生育一子二女,兒女貼心,品德端正,勤學上進,學有所精。真的是一門蘭桂,競吐芬芳。

直到1987年開放與大陸通信,思鄉心切的他趕緊寫信尋親。1990年先後迎接姐弟妹在台灣見面,彼此抱頭痛哭,年逾半百相聚,真是百感交集。

李天健於1995年1月15日退休,原可完成還鄉心愿,卻因他的兒子奕青在營服役,女兒奕惠、奕珍學業未成,並遵守退休須滿三年之限制規定,延至今日才了還鄉心愿。

2003年2月,李天健第一次離開兒女遠行,想到要回到大陸探親,思前想後,竟然有度日如年的感覺。

2月22日在黃花機場見到了舅公,浪跡天涯的遊子終於回來了。舅公慈祥和藹,舅婆溫文婉約,一個生在台之北,一個生在湖之南,結為千里姻緣。他們被從南寧、湘潭、四川、長沙、瀏陽趕來接機的親友所包圍,他們與大家擁抱、接受鮮花以及寒喧、合影忙碌,打消了他潛在已久的「近鄉情怯」的心理。我請瀏陽市書協主席劉擒虎寫好了紅底白字橫幅:熱忱歡迎李天健先生和夫人還鄉。接機的有湘潭的姨婆姨公李成珍夫婦、南寧的紅宇姨婆、母親的三姐弟及族長李光強先生、李光實先生、李華實先生等族親,我看到舅公淚流滿面地和兄弟姐妹及族親一一見面。他們一行先到了長沙與兄弟團圓。同胞兄弟姐妹離別五十四年首次重逢相聚,手足團圓在一起,當晚交談至深夜,舅公心裡有着無限的喜悅。

2月23日,舅公探望離休在家高級工程師他的遠弘表哥。傍晚李杏秋先生帶女兒從四川梁平趕來匯合,頗有人旺的感覺。

2月24日,天健舅公陪同三伏舅公送孫子上學,經過社區,環境整潔,沿途多是小店,經過大型菜市場,叫賣方式,任君挑選,完全與台灣無異,惟價格超低,價廉物美。

因兩岸隔絕,年近古稀,頭髮半白的天健舅公直到當天上午才和眾姐弟一起到長沙市解放山附近公墓三跪九叩首,拜祭舅公和我外婆共同的父親,我的老外公於1966年12月28日過世,時年78歲。

2月25日,三伏舅公陪同天健舅公到長沙烈士公園,這是一座融紀念、遊覽和娛樂為一體的綜合性公園,據說公園紀念塔設計,舅公的遠弘表嫂尹維先女士亦為設計人之一。

當日下午在回瀏陽的路上天健舅公誇我口才很好,整個車上有天健舅公夫婦和三伏舅公和紅宇姨婆,從四川趕回來的李杏秋父女,我和天健舅公坐在前座,我象導遊一樣祥細介紹瀏陽建設情形。

下了高速公路,到了太平橋大舅公兒子李平秋先生的家中,可惜他已去世,由其子李玉成率家人放鞭炮迎接,女愛華、愛軍,都已婚嫁,過着儉樸的生活。

為了迎接他們的到來,我特意在我住的車站路的五樓,用心布置了一間住房恭候他們的到來,買了新床新被子,用紅綢帶扎了一朵大紅花牽在床頭,檯燈下是他們以前寄給我的他們家的全家照,屋裡一片溫馨。舅婆是天健舅公恩深義重的好伴侶。

我能感覺到長輩們是喜歡我的,他們是我學習的楷模。天健舅公的住在長沙親弟,我的三伏舅公和天健舅公的親妹妹,南寧的姨婆也一起住在我們的家中互拉家常。我家的房子雖然窄小,卻很溫暖。我家的大小帥哥對客人們的到來都很高興。

2月26日上午,母親和姨母陪同舅公到郊區探望我的舅舅,舅舅家裡儉樸整潔,舅舅燃放鞭炮迎接,他們兩人是兒時玩伴,見面相擁而泣。

2月27日舅公在永和小板橋找回他的童年記憶,他對瀏陽米麵和涼粉的美味記憶猶新,對家鄉祖居地永和的菊花石也非常讚嘆。

永和鎮位於瀏陽市東部,距城區38公里,長沙市100公里,黃花國際機場80公里,瀏東高等級公路開通後,交通更為便利。全鎮約有人口25000人,其中農業人口約15000人。

2月27日,永和鎮小板橋村支部書記羅芳蓮帶五個人,三輛車來迎接舅公夫婦等親人回到祖居地,天健舅公夫婦和成珍姨婆、紅宇姨婆坐的是瀏陽永和紅繼木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武名親自駕駛的汽車,抵達金橋村時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禮花彈煙花,鑼鼓喧天,整個村莊都沸騰起來了。

家鄉的巨大變化遠遠超過了他的想象。永和鎮物產豐富,有全國十大磷礦之一的瀏陽磷礦,有享譽全球的菊花石,有被譽為「植物熊貓」的紅桎木。近年來,鎮黨委、政府帶領全鎮人民致力於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紅桎木,全鎮紅桎木種植面積已由1998年不足20畝發展到現在的8000畝,存量4.9億元。菊花石傳統產業也得到了提升,現在已開發出8大類數百個品種,成為湖南省三大旅遊產品之一。1999年10月被中國特色之鄉推薦暨宣傳活動組委會授予「中國紅桎木之鄉」的稱號。2003年3月被文化部授予「中國民間藝術之鄉」稱號。改革開放以來,永和發揮資源優勢,經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並注重交通、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投資軟環境的優化,成為瀏陽的經濟重鎮。

因為要上班,我就沒有陪同他們回永和小板橋。我的父母親陪同見證了盛大的歡迎場面,別開生面的歡迎儀式,整個李氏村莊都沸騰起來了,家家戶戶燃放鞭炮、禮花彈煙花,鑼鼓聲響徹雲霄。停車現場,約兩百餘人歡迎,大樓上系掛着紅布「歡迎李天健先生暨夫人還鄉」盛大歡迎場面。學生樂隊,獻花,掌聲,歡呼聲,舅公舅婆趕緊向四周族親不停打拱作揖,行禮致謝。舅公高興地連連大聲說:「我回家了,我們都是一家人。」並走入人群中握手、寒暄,歷十餘分鐘之久。

在小板橋,因房族繁衍綿延,長幼相距八代,舅公的輩分次高,五代見面都以公公、婆婆稱呼,其中不乏年逾八旬的曾孫輩,熱情相擁寒暄。因為沒有心理準備,當時還難以適應,尤其是我的舅婆,極不自然,靦腆不安。但崇親倫理乃中華民族固有文化之宜制,祖先傳統,源遠流長,族親承奉,具體遵行,殊值高度肯定與效法。

三伏舅公和天健舅公尋找當年馨廬別墅,如今已景物全非。倒是不遠處看到農田和清渠,回憶起當年這裡清澈見底,魚兒水中游,以前兄弟倆光着身子在這裡戲水。老屋已沒有了,但留下一間廚房。

午餐永和鎮鎮長劉中邀宴三桌,席上還有鎮黨委書記易華堂,張平女士、村支部書記羅芳蓮及族親,劉鎮長致歡迎詞。菜色豐富,賓主盡情暢談,談的都是家鄉的新面貌,宴會在歡愉中感謝辭別。

下午舅公到他的母親墓前跪拜,氣氛悲悽,舅公的內心裡湧起台灣著名詩人余光中的那首鄉愁:小時候,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我在這頭,母親在那頭;長大後,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我在這頭,親娘在那頭;後來啊!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我在外頭,母親在裡頭。

沒有料到,舅公生母的墓園被盜挖,陪葬的貴重飾物甚多,全數遭殃。

舅公在他的胡母墓前行跪拜大禮,再到祖伯萱公墓園巡禮,並三跪九拜叩首,共歷時二小時。

再由百餘族親陪同,先後至始祖伯萱公總祠堂暨直系八代祖東亮公受福祠祭拜,三跪九叩首,並請族長瀏陽話朗讀《感恩祖先祭文》,表達對祖先感恩戴德之忱。

晚餐是由李華實先生在他住處準備四桌,首次與族親聚餐暢敘,舅公心情極為愉快。晚上兩處留宿,一位華實家,一為芳蓮家。

2月28日氣溫下降很多,中午舅公在受福祠宴請族親,十桌坐無虛席。下午客人們都回到了我的家。

晚餐由市委劉向朝部長邀宴,由三伏舅公、紅宇姨婆和我一起陪同。慶賀大陸台灣兩岸親人喜相逢。舅公說:五十多年啊,逾半世紀,淺淺的海峽,分離着多少骨肉兄弟相隔着多少人間真情。期待兩岸通航,台北到長沙也不過二小時多。

3月1日,我們夫婦和父母親一起帶他們參觀瀏陽城區,我帶他們四處看看,市容整潔繁榮,景色宜人。在舅公的記憶中,湖南米麵色鮮味美,口齒留香,如果能引進台灣小吃店,必定會門庭若市,一本萬利。刮涼粉也是佳肴美食,這兩種五十年前的美味,仍讓人垂涎三尺。

站在美麗的瀏陽河的橋上,舅公說很想在瀏陽住下來。

《瀏陽日報》記者藺春文在我家採訪了舅公,舅公祝願兩岸同根的親人們闔家幸福,通訊報道《五十四年歸鄉路》發表在該報的社會生活專欄。

舅公還參觀了我上班的單位瀏陽市農行大樓,雖然是周六,但我們銀行還是上班。舅公和我們辦公室的主任劉幼波、副主任吳繼前夫婦合影。

舅公一行到了我父母親住處休息片刻再返還我家。下午三點,我家先生開車送舅公一行回到長沙三伏舅公家。

舅公一行還參觀了湖南省博物館、長沙世界之窗及韶山毛澤東故居,年滿60可買半票,舅公出示中華民國國民身份證,售票員看了出生年月後,微笑認可,給他們享受半票優待。這讓舅公感覺到中華民國的身份得到尊重。兩岸同胞融洽交往,不兵戎相見,不自相殘殺,共創繁榮幸福,這世界是多麼美好與溫馨啊。

十五天的行程,接觸親戚以及地方黨政領導約三百人,所見所聞,點點滴滴,思如泉湧,舅公撰寫了《李天健首次祭祖、掃墓、探親紀實》,他在《還鄉瑣憶》和《還鄉感激》中寫道:「我能回到朝思暮想的故鄉,是幸運的。完成了探親、祭祖、掃墓三大心愿。有手足團圓的歡樂,親情相聚的溫馨,族情接待的熱情。如此隆情厚誼,讓我倍感榮幸,並銘刻於心。我和內人不僅受寵若驚,而且喜不自勝,樂不可支。地方領導,推誠相與,談吐謙和文雅,視野開闊,胸懷豁達,讓我們印象深刻,深至敬佩。

寶島遊子再回鄉

2005年2月5日舅公帶着賢妻黃秋妹和兒子奕青、女兒奕珍又一次回到故鄉,舅公這次主要是帶他們的兒女回來尋根問祖,瀏陽市委統戰部劉主任親自駕駛陪同從機場直奔祖居地瀏陽永和小板橋。家鄉人熱情依舊,仍然有幾十位族人聚集,燃放鞭炮迎接,我也一起隨同到小板橋祭祖,家鄉人熱情依舊,一起陪同的還有舅公的族弟李承柏、黃麗萍夫婦。李承柏先生任職張家界江椏溫泉度假村總經理,夫人任職深圳信息技術學院教授。

舅公說原本以為這一次返鄉心情會比較安適,未想到一顆忐忑的心尤甚於上次。因為忙碌和興奮,還是忘了帶血糖測量器,但他們帶回了一件重要的禮物,是舅公女兒奕蕙出嫁時的光碟,內容由提親、訂婚、結婚、歸寧,一千多張照片,由奕青製作完成,畫面清晰活潑,呈現出喜氣洋洋的場面,一一分贈親友,分享他家的喜悅。

2月6日,我們陪同舅公先到八代祖東亮公受福祠祭拜祖先,並與陪同數十位族親合影。

十點二十分,當時氣溫寒冷,原本細雨紛飛,我們一行到墓地,頃刻停止了下雨,先祭拜我外婆的生母,再祭拜舅公的生母。

十一點到始祖伯宣公總祠祭拜祖先,舅公向他的兒女介紹,伯宣公於明朝永樂年間,自江西南昌豐城縣湖茫里遷徙,定居於此。歷代子孫,精英輩出,德業彰顯,身為後裔子孫的我們,引以為榮與自豪。奕青和奕珍看到牆上張貼修繕堂捐款名單數額為首的是他們的父親,頗為感奮。

在族親中,有舅公的高齡曾孫輩,極為健朗,介紹相認時,他們稱呼舅公的兒女為叔公和姑婆,令這兩位未婚的青年十分靦腆,雙雙鞠躬致謝。讓舅公兄弟更為感激的一是安排他兄弟倆恭謹安置先父母牌位,二是舅公親撰祠堂對聯已鐫刻在大廳兩側顯著大柱上。

十一點五十分,到華實住處。全家人熱烈歡迎。

這一次舅公在洋洋酒家回請永和鎮鎮長喻濤先生、黨政領導及族親六桌。席間談話了解到家鄉建設和鄉親們的生活比兩年前又有顯著進步,舅公夫婦至感敬佩與欣慰。

舅公與他的族侄李光斗,早在網絡上相識相知,見面如故。

我本來說請舅公一家住瀏陽市銀天賓館,可是舅公說我回大陸就是要和親人們說說話,聊聊天,住賓館有啥意思呢?

於是下午四時三十分回到我新搬的家紅盾山莊,他們對我的家很滿意,說成是美輪美奐,陳設精緻,看來十分舒適,頗有回家的感覺

我們晚餐在222號酒店定了2桌,邀請了李承柏先生一家三人及親屬。晚上我帶他們到夢幻歌廳唱歌,舅婆還唱了台灣民歌,舅公的兩個兒女感情很好,他們兄妹二人聯手一起載歌載舞好可愛。我家先生帶他們去吃宵夜。

2月7日,我親自為他們做早餐。舅公表揚我的早餐做得好。然後我和父母一起陪同他們逛街。漫遊步行街,見街上高樓林立,人群熙攘,熱鬧繁榮。奕青和奕珍說瀏陽物廉價美,在步行街還買了鞋子、衣服和菊花石,他們對這座小而美的城市印象深刻。

舅公說上次回大陸黨政領導及族親殷切設宴款待及贈送禮物,感受榮耀之餘,濃情厚誼銘記於心。此次還鄉決定不接受任何歡宴,皆以地方小吃,家鄉美味,為兒女留下美好回憶

舅公中午在世外桃源宴請瀏陽市統戰部部長易意平女士,統戰部副部長易利文,統戰部辦公室主任劉向朝先生,陳愛斌主任、劉中鎮長和張平小姐及親戚和瀏陽日報記者,舅公說這次回來他要回請政府。因為他看到他的親人都過得很好,這讓他在台灣很安心。他在《還鄉之旅》中寫到,易意平部長平意近人,談吐文雅,兩年之後回來又感覺家鄉建設耳目一新,不可同日而語。

午餐後應易意平部長的邀請,我先生開車陪同他們參觀了整潔的瀏陽市行政中心。並與易意平部長合影。

下午,我家先生開車陪同舅公一家人遊覽城區景點和瀏陽河畔,留下許多珍貴的鏡頭。

晚餐我們夫婦參加族長李光強的邀宴,賓主盡歡。又到歌廳去唱了歌。

除夕那天,我的舅舅來我家看望舅公,兩人熱情擁抱。

然後我家先生開車帶他們到瀏陽一中參觀,舅公向內看看,似曾相識,原來是他童年時最熱鬧的文廟,舅公童年曾在此參與過孔子誕辰祭典盛況。舅公似乎又回到了他的童年。祭孔大典參與的人,區分禮官、樂生、舞生三層次,祭孔大典參與人的身份限於祖先世代書香,舅公九至十二歲四年為舞生,隨他父親(禮官)暨他叔父(樂生)參與盛典。典禮莊嚴隆重,每個步驟都必須謹慎進行,不能出錯,包括周制古禮、奏樂(大成樂章八首)、八佾舞(配合樂章舞蹈)等。大成樂章第一首舅公至今不忘,迎神:大哉孔聖,道德尊崇。維持王化,斯民是宗。典祀有常,精純並隆。神其來格,於昭聖容。

佾是行、列,八佾是八行八列,共六十四人;佾舞是一種行列整齊的祭祀舞蹈。他感慨萬千,少小離家老大回呀。我欣慰,我是世代書香女子。

午飯是父親和我聯手烹調,舅公說美味可口,我們一家四人,天健舅公家四人,加上長沙的三伏舅公一共九人圍成一桌,邊談邊吃,氣氛溫馨,並互祝新春如意。

飯後,我家先生安排兩輛轎車,我們夫婦一直把舅公一家人送到了三伏舅公家裡。

舅公在他的《還鄉之旅》的後記寫道,還鄉對他來說,深具三大意義:一是帶兒女返鄉祭祖、掃墓,尋根 源,有世代交替,慎終追遠之意!二是繼續探訪親情、族親、友情,有後會有期,珍重再見之意!三是增進兩岸民間交流,有認同民族文化,華夏一統之意!

註:部分資料參考李天健先生《閒居憶往》。發表中國作家網2015年10月12 [1]

作者簡介

丁純藍,女,漢族,供職於金融系統。魯迅文學院24期學員、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