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士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士淳
 

李士淳(1585年-1665年),字二何,1585年出生於梅州鬆口洋坑村祥安圍。自幼聰明過人博覽詩書,十一、二歲即能下筆成文,潛心經史造詣頗探,為時人所賞識。19歲時考中秀才。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在省城廣州鄉試中高中頭名舉人榮獲"解元"稱號。中解元後開設"五龍館"教授生徒,四方來學者多所造就,振興了梅州之風。崇禎元年(1628年)中進士並榮獲會魁,選任山西省翼城縣知縣,在任上捐出俸銀建"翔山書院"親為講學,任中翼城文風大振,士子中舉者20人,其中6人登進士,翼城士紳為其建立生祠"李夫子祠"。崇禎八年(1635年)調任山西曲沃知縣,又在當地建"喬山書院",捐出俸銀100兩為該縣諸生作赴鄉試考卷資,申明學道,豎碑學宮,後曲沃一連三科考中"榜眼",人譽其為"嶺南夫子"。 [1]由於其在兩縣政績卓著被薦賢參加殿試,召對稱旨,欽取第一,授通議大夫、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編修,充東宮侍讀,在任時積極建言皇帝甄別群臣,優者超攉,劣者處治。

人物生平

李士淳,號二何,明萬曆十三年(1585年)生於梅縣鬆口洋坑祥安圍。自幼聰穎過人,十二、三歲能下筆千言,為時人所稱羨。十九歲考中秀才,明萬曆三十七年己酉(1608年)中解元。時朝政衰敗,民不聊生。梅縣境內,遭天災,發生大饑荒。李二何目睹災情,內心極為難過,與邑中0共商平糶賑民辦法、首先捐出自己赴京會試的津貼花銀,兌換官谷,散賑饑民。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他有感於梅溪(鬆口)出口處「山川文峰欠佳」,集資興建元魁塔。明天啟二年(1621年)為陰那山修志,並在鄉開設私塾「五龍館」,歲招生百人,為梅縣後來文風鼎盛,作出了一定貢獻。天啟三年(1622年)入都,至崇禎元年戊辰(1628年),44歲中第18名會魁。越三年,始派任山西翼城縣令。到任後,捐俸銀130兩建「翔山書院」,課士育才,政務餘暇,親為生員講學。至崇禎癸酉、丙子兩科,翼城士子中舉人者20餘人,其中有6人登進士。翼城士紳為李二何建生祠——「李夫子祠」。崇禎八年(1635年),調往山西曲沃任知縣,又在當地建喬山書院,捐俸銀100兩為該縣科舉諸生作書卷資,申明學道,豎碑學宮。後曲沃一連三科得中榜眼。人稱李二何為「嶺南夫子」。   崇禎十一年,朝廷為選拔真才,考選翰林,李二何由於在山西兩縣政績顯著,得當時京畿魏柱史薦賢,參加殿試,御試答策切中時弊,召對稱旨,欽取第一,授翰林院編修,並被命為東宮侍講,教授太子朱慈火艮讀書。此後,他在「恭逢聖明千秋之遇疏」中建議不拘一格選用人才,並指出當今朝臣的四個劣性錮習:「一好浮議求勝;二不肯實心做事;三庸庸者各為其身家;四矯矯者各標其門戶。」他認為這些人的病根在於「安處」二字,建議皇帝甄別群臣,察其優者超擢,劣者處治。   崇禎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崇禎皇帝自縊於煤山,太子朱慈火艮及李二何被俘。越明年,李自成兵敗西撤,李二何趁亂攜太子朱慈火艮潛返回里隱居於陰那山,並組織訓練鄉兵,在老家鬆口一帶收稅、募資,以圖東山再起,恢復明朝。後見中原清軍勢大,反清復明無望,便勸太子就此出家,削髮為僧,稱「大歲和尚」。李士淳作有小歇石詩「鐵橋過去便桃源,石上桃花不記年。寄語中原車馬客,風塵暫此一停鞭。」和靈光寺紫殿上對的聯:「黃鶴樓上,物換星移,但求水碧山青,再至呂仙逢舊主;白鹿洞中,春回秋去,又見花開子結,重來學士認前身。」隱喻其事。自後,李二何築室於陰那山靈光寺三柏軒隱居,著《三柏軒文集》,並在「粲花館」課士育才。68歲時又重建松江書院,築敕書樓珍藏明祚史籍頌典約法,作講學行反清復明的據點。李士淳70歲修《程鄉縣誌》(《葛志》)。75歲登元魁塔作「登塔記」,78歲作《古今文苑序》。在這些著述中,都蘊蓄着憂國為民的宏願,寄厚望於後生青年一輩。其主要著作有《古今文苑》、《三柏軒集》、《燕台近言素言逸言》、《質疑十則》、《詩藝》、《陰那山志》[2]等。   清廷為籠絡民心,幾次徵召,李二何辭以老病,堅臥不出。其登塔詩云:「南山秀色喜長在,北闕征書莫再來」。李二何一直隱居於陰那山林下十餘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病逝於鬆口,終年81歲。

軼事典故

李士淳(1585年-1665年),字二何。二何父親李秋宇是個鄉村教師,在鎮平石窟都(今梅州市蕉嶺縣)教授生徒。他7歲喪父,8歲死娘,家境日漸陷入困境。但他自強自立,在困苦中堅持讀詩書。 功夫不負有心人,19歲時考中秀才。他中了秀才後,即攜帶行李書箱,跋涉60餘里,住進梅州陰那山靈光寺內廂房,潛心攻讀經史,常以范文正公"先憂後樂"之語為座右銘。梅州市梅縣區雁洋鎮李姓為大族,二何在山寺讀書時,族眾常來讀詩論文,亦不寂寞,閒時在山中遊玩,曾寫下《陰那靈雨》詩:"五指峰前白鶴旋,空中錫卓祖居先。橋橫曲澗三株柏,路人曹溪一洞天。聽法緣探禽解語,住山歲久俗如禪。甘霖愧負蒼生望,雲雨分膏且插田。"他將自己寄寓的書房題額曰:"粲花館",取佛家"粲花一笑"之意。 二何的父親生前曾與隔河饒員外指腹為婚,為二何訂定饒小姐為妻。二何父母死後,家道中落,饒員外頓生悔婚之意,將女兒改配給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內的富商馬家公子,饒小姐對馬家公子不屑一顧。她深愛二何的才貌和人品,抵死不肯嫁馬家公子,非二何不嫁,此舉得到母親的支持,為承全女兒的婚事,母女兩人與二何相約行事,待馬家到饒家迎親那天時"搶婚"。馬家少爺來迎親那天,李家的花轎先到饒家,饒家人不知其意,待時辰一到,饒小姐登上二何所備花轎,到李府廳堂與李二何雙雙拜堂,結成夫妻。饒員外氣急敗壞,但想當年自已與李家訂約的誓言,亦無話可說。馬家知道二何與饒小姐指腹定婚在先,爭鬧反羞己,也就罷了。有情人終成眷屑,二何在妻子激勵之下,發奮攻讀,於萬曆卅七年(1609年)25歲時,在省城鄉試中,高中頭名舉人,榮獲"解元"稱號。

松源河流經梅州市梅縣區松口鎮,在銅琶村出口匯人梅江河,二何深感出口處"山川文峰欠佳",所謂"文峰",即是毛筆形狀的山峰,迷信說法:"文峰"凸顯的地方,就能多出科舉人材。文峰欠佳,就要補救,唯一的辦法就是建造一座筆形的巨塔。因此,二何發出倡議,募捐建造九層八角巨塔,這個倡議得到許多鄉紳的響應,紛紛捐錢捐物,巨塔遂於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動工,至崇楨二年(1629年)建成,歷時10年,即二何高中會魁的第二年落成,故命塔名"元魁"。又在塔旁建造一座文昌閣,歲時祭祀文昌帝君,禱告鬆口能多出人才。李二何親題塔門聯雲:"瀾向閣前回,一柱作中流之砥;峰呈天外秀,萬年騰奎壁之光"。從下聯可以看出他建塔的宗旨和美好的願望。

二何25歲考中解元後,當時已是朝政衰敗,武政不修,寇亂之禍,發生了大饑荒。李二何身處此境,內心極為難過。與邑人商會共商平糶賑民辦法,首先捐出自己赴京會試的津貼花銀,兌換官谷,散賑饑民。

他還為梅州陰那山靈光寺的重修奔走募捐,他寫了《重修靈光寺募緣序》、《陰那山造橋募緣序》、《陰那山造橋募緣疏序》和《陰那山靈光寺山場田地碑記》。建造元魁塔期間,他奔走於鬆口和陰那山之間。天啟元年(1621年),江西高僧真蓮來陰那山主持靈光寺,發願向京師請一部"大藏經",為山門之寶,當時廣東名寺皆有志書,如《南華志》、《鼎湖志》和《羅浮志》。李二何不辭辛勞,翻閱史料,走訪父老,跋山涉水,編寫成《梅州陰那山志》。在此期間,他游遍陰那景點,寫下許多詩詞,詩中表達讀書之樂及其閒適之情。

崇禎元年(1628年),44歲的李二何第七次上京應戊辰科會試,這次考試不負他多年的努力,終於考中進士並榮獲會魁(即考生每18名為一組,這個組的頭名進士稱為會魁)。1644年4月24日(崇禎十七年甲申三月十八),中國發生了一樁驚天動地的大事,由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城,次日,崇禎皇帝走投無路在煤山自盡,一個曾經強大的明王朝統治大廈轟然垮塌。這時,一個梅州人不僅親眼目睹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族封建王朝的覆滅,還經受了人生何去何從的心理煎熬和肉體上的痛楚,更在民間催生了一出攜帶皇子隱身梅州的神奇傳說,這人就是明末翰林院編修李士淳。李自成大順義軍攻陷京都,崇楨帝自縊於煤山,朝廷崩潰,皇子皇孫四散外逃,二何與一些官員為大順軍所執,遭受四夾毒刑,逼其歸順,二何寧死不受其官職,他乘守卒疏忽之機,脫身出來,攜太子朱慈烺潛身歸里,途中巧遇上京尋父的其子李梗,相將南行,抵家。

李二何秘密攜太子從京城回家鄉,沿途經過諸多波折,數次組織勤王之師,均未實現,為避開清兵追捕,日宿夜和,跋涉千里,馬不停蹄兼程奔赴南尊故鄉,抵達家園時刻,已是夜闌人靜,人們已入夢鄉。當他回到久別的故鄉,感觸翩翩,強忍悲痛,奮發精神,叩打喊門。在家胞兄匪何聞聲起床,走到大門邊問道:"半夜三更誰叩門?"他細聲答道:"阿哥是我"。曾讀詩書、久受禮教、深識大節的匪何,聽出是弟弟的聲音,便厲聲呵責二何道:"國破朝廷亡,為何不忠於朝廷,隻身逃命?"拒不開門接納弟弟入屋。二何聽到呵責之後,伏在大門縫隙處,低聲分辨道:"阿哥,我是保護皇太子回來的。"匪何不敢聽信斯言,點起小燈籠從門縫隙處,觀察外面情況,果然有一小孩偎依其弟身旁。急忙開門迎接太子和弟弟等人進來,安頓他們的食宿。李二何回鄉之後,他與哥哥匪何懷着效忠祖國,反清復明的事業而奔忙,與賴其肖、羅萬傑、謝志汴等志土,秘密策劃在鬆口起兵,扶持太子登基,樹立起復興明朝大旗,號召各路勤王之師,以圖恢復大明江山。匪何兒子李直簡是個富商,鼎力支持叔父大業,出巨資建了一座殿堂式圍龍屋(此厘名為"世德堂",規模大構造獨特,今仍存,曾有中外專家學者前來考察,遊人絡繹不絕)為太子登基時用。

二何有"國事於今成缺陷,家人從此愧團圓"之句。偷偷遁人梅州陰那山,二何始終認為陰那山是個福地,慚愧祖師可助他成功。他把陰那山聖壽寺(即慚愧祖師原創設的老庵)改名"紫殿",暗中立下先帝牌位,早晚叩首參拜,行臣子之禮,親撰殿中楹聯雲:"黃鶴樓上,物換星移,但留水碧山青,再至呂仙逢舊主;白鶴洞中,春回秋去,又見花開子結,重來學士認前身。"聯中二何以呂仙自比,這個"舊主"正是明太子朱慈烺,二何也許自認"前身"是本寺僧人,此次遭逢大劫,正是大徹大悟之時。農曆三月十九是崇禎皇帝在北京自縊的日子,每年此日他們在靈光寺內祭奠先皇,為掩人耳目,便詭稱此日是"太陽生日",至今仍被梅州客家人定為節日。

由於形勢嚴峻,二何力勸太子在寺中出家,太子為了保命,只好落髮為僧,法號"大山和尚"。清兵入粵後,大山和尚逃往交趾(今越南),後圓寂於羊城報國寺,其徒孫真愧和尚將其骸骨偷偷帶回程鄉縣葬於東郊祥雲庵側,這是後話。

李二何與明朝遺臣潮州郭之奇、豐順羅萬傑、鎮平(今蕉嶺)賴其肖、平遠謝上逵和澄海謝元汴積極聯絡,並爭取吳六奇,徐圖大舉。1645年(乙酉年),唐王朱聿鍵在福州即位,改元隆武,封二何為詹事府詹事,命其練兵籌餉,二何與子李梗、李梓來往於興、長、平、鎮之間,沿門托缽,有如乞丐,向大戶募捐金錢糧食和募集鄉兵,又在鬆口攔河架設鐵鏈,過往商賈之船一律抽稅,被人罵為"李秤桄"(即盤剝客商之意),但二何也是為國不得已得罪鄉親,所抽錢糧二萬,全部上交南明小朝廷,當時兵科給事中張家玉上疏稱其忠勞,贈詩有雲:"灞上勞軍如見郭,關中轉餉不推蕭。"就是明證。二何命各鄉擇老練生員為長,練丁守險,梅州鬆口為閩粵水路樞紐,凡遺民志士來往經過者,由二何負責接待聯絡,類似近代交通站。

丙戌(1646年)三月,福州隆武朝廷陷落,清兵攻入潮梅,二何又遁入梅州陰那山,靜觀其變。永曆七年癸巳(1653年)二月,潮州總兵郝尚久與土弁蔡元反清歸明,形勢反轉。但是,郝尚久是易反易覆的小人,此舉實圖吞併,故得不到鄭成功和各路義兵的救援。清將耿繼茂與哈哈木等統清兵10萬,於八月至潮攻郝尚久,郝兵敗父子投井死,清兵屠潮州,死10萬人。李二何在梅州陰那山口小歇石上題詩云:"鐵橋過去便桃源,石上題詩不記年。寄語中原車馬客,風塵暫此一停鞭。"他勸同道放下武器(停鞭),等待時機,後來清朝逐日勢大,李二何反清復明的宏願已不可能實現了。再作徒勞也無功之事,不如遁入世外桃源,做個化逸民。曲折地表達了無力挽回乾坤的哀嘆。

清政府統治穩固以後,為籠絡人才,便大興文教,科舉取士,為了家鄉的教育,二何又捐出家產,建松江書院,親自講學,課士育才。人們把他比作漢朝大學者鄭康成、宋朝朱考亭(朱熹)。清政府幾次徵召他出山,他堅持不就。有"南山秀色喜長在,北闕征書英再來"之誓言。"李翰林應召矣"只是清朝統治者欺騙各地抗清義軍的一句鬼話。永曆九年(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二何70歲,在縣城攀桂坊建先賢書院,講學其中,還應邀修撰《程鄉縣誌》並作序,署名為"順治甲午前賜進士第翰林院編修邑人李士淳撰,"一個"前"字,可以證明二何未受清朝的官職。

嘉應州程鄉縣丙村堡人李文古是李二何的同宗侄兒,富有民族氣節,不願獲取清朝功名。清政府強迫讀書士子進入考場,不考者格殺勿論,李文古巧妙地應付,在試卷上寫遊戲文字雲:"砍南山之竹,釣北海之魚,非鯉也,非鯽也畢叭聲,其鯰乎。"弄得嚴學台哭笑不得,便將他落選,正中其意。一天,李二何在梅州陰那山鐵橋邊涼亭內邀集李文古和一般詩友飲酒,席間講定要行"酒令",這酒令規定:第一句是一個物件,第二句是一個古人名,第三句是官話第四句問什麼,第五句是回答,要用《千家詩》中的一句。酒令不合格者要罰酒三杯。李二何首先念酒令,說:"我有一張床,送給張子房。張子房不要,為什麼不要?春色惱人眠不得。"末句暗喻自己處於國事混亂之時,不知如何是好。第二個詩友念:"我有一雙屐,送給王安石。王安石不要,為什麼不要?應嫌屐印蒼苔。"第三個詩友念:"我有一把傘,送給曹子建。曹子建不要,為什麼不要?翦翦秋風陣陣寒。"第四輪到李文古,他念道:"我有一雙靴,送給李二何。"在座者一聽都說:"李文古差了,牽二何是現在的人,你違反規定,罰酒三杯。"李文古笑道:"李二何是明朝進士,現在是清朝了,他算不算古人。"眾人無言以對。李文古繼續念:"李二何不要,為什麼不要?清明時節兩紛紛。"他故意把千家詩的"雨紛紛"改成兩紛紛。"這個清明時節就變成清朝與明清交替之"時節,形象地描述了李二何當時的心境,眾人嘆服。李文古舉起酒杯說:"阿叔,要盡盅啊!"話裡有話,弄得李二何十分尷尬,只好自我解嘲說:"老叔雖不能盡盅,但我好得好。"這第一個"好"指愛好,與"孝"諧音,因李二何雖沒有明王朝盡忠(以身殉國),卻躲在家盡孝。

永曆十三年(清順治十六年,1659年),二何在梅州鬆口以建元魁塔落成三十周年為名,邀集各地名士、書生,聚於塔後文昌閣,敲鑼打鼓,飲酒賦詩,二何在會上宣讀了自己所作的十首七律,以表明心跡。

永曆十九年(清康熙四年,1665年)十月十四日,二何81歲因病卒於松江書院,臨終留詩一首:"報國扶傾事隱微,摧心殘局竟全非。如何當世悠悠口,不諒高山賦採薇。"對當世有人對他潑髒水感到遺憾。死後,公諡"文貞",與原配饒夫人合葬於鬆口曬布岡,程鄉知縣王仕雲率鄰民眾種植樹木於墓的周圍,名日"李林",並將其人祀於"程鄉縣(今梅州市梅縣區)鄉賢祠",春秋致祭。李二何是個身處明、清兩個朝代的人物。他曾是明朝重臣,回鄉以後關心公益事業,潛心家鄉教育,編修地方史志。他的生平事跡引起了專家學者們的關注,人們寫了很多研究他的論著。民間野史軼聞中有關李二何的故事也很多,人們把他的故事編成錄音帶(故事)、錄像帶(戲劇)廣為傳播。他是梅州一位頗帶傳奇色彩的人物。

李士淳是科舉時代梅州人的一個典範,通過寒窗苦讀而金榜題名,實現從平民子弟到任地方官再擢升為京城中央政府官員的飛躍,其文章學問甚至得到皇帝的讚賞,從而被選為東宮侍讀,成為皇太子的老師之一。李士淳後來在自己的畫像上曾這樣自題:"幼樹幟於粵東,壯空群於冀北,績再奏於岩疆。帝特簡之太乙,矢啟沃於儲宮,計寒暑已六歷,道漸達於邦家。"人生有此成就,夫復何求,可惜這位李夫子生於末世運便消,甲申之變讓這位封建社會的知識分子最終投筆四顧心茫然。

李自成進入北京城,群龍無首的明朝中央政府一班臣子迅速出現分化,小部分如大學士范景文等人基於道德忠貞的理念,採取自戕的方式追隨崇禎而去,更多的是迫於形勢,主動或被脅迫轉投新的政權,其中就有與李士淳同為皇太子老師的項煜。那麼李士淳本人是作出怎樣的抉擇呢?按《程鄉縣誌》的說法,他沒有接受新政權大順朝的任命,因此受到刑笞,最後潛遁歸里,具體則語焉不詳。李士淳在自己的文字里也僅提到:"愧一死而未能"和心情沉重"匍匐歸里"。

大順軍在農曆三月十八進入北京城後不久,對明政府的部分王公大臣進行羈押,目的有兩個,一是要求對方繳交財產,二是懲罰不肯歸順新政權者。這期間李士淳就被羈押在大順重要將領劉宗敏的軍營里,湊巧的是,據有關記載,太子朱慈烺也被關押在劉宗敏處,兩人有沒有相遇碰面的機會,尚不得而知。羈押期間,李士淳曾遭受夾刑共四次,有些人因不堪此刑而死,幸運的是,《明季北略》雖以"慘甚"的字眼形容他受刑,大概用刑者沒有下死力,讓這位六旬老者得以死裡逃生。此後,李士淳一度被釋放,但在四月初三又再次被囚。當月發生的大事是大順軍在山海關被清軍和吳三桂的部隊擊敗,並在這個月底倉皇撤往陝西,大概是在混亂的無政府狀態中,李士淳才得以從牢獄中脫身,由於刑傷未愈,只能躺着被抬或車載走上還鄉的路程,即所謂"匍匐歸里"。

在李士淳南歸的路上,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建立南明政權,改元弘光,按理,像李士淳這類官員應該成為接納的對象。但南明政權官員卻以黨爭的態度和從絕對主義的封建節烈觀念出發,不但把投順和被迫臨時順從大順政權的明朝官員視為逆黨,連李士淳這類拒絕合作、受刑的官員也被南明朝廷的刑部定為降賊諸臣,罪名是"被囚偷息生還",要求類似官員回鄉待罪。這樣,李士淳成了一名政治難民,大順,他不肯投降;清政權,他不屑於投靠;南明,他不被接納。所謂"匍匐歸里",不單是身體有傷,也有心靈受傷寫照的成分,這位"嶺南夫子"只好回家做一名遺老了。至於他南下是否攜帶了太子或宗室某王同遁,面對殺氣騰騰的清政府及南北發生的假太子案,李士淳即使真的攜帶了某王,看到如此兇險的政治局面,大概也不敢輕易聲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