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李增(清朝官員)

李增:字燦高,晚號散匏,別號味雪,系七世祖湖南巡撫澄江李發甲之裔。為澂江縣鳳麓鎮李府街人,是雲南省咨議局的議長,嗜酒,善書法,被譽為南天一絕。雲南省師範大學堂的總辦。

李增(1874~1933),字燦高,晚號散匏,別號味雪,系七世祖湖南巡撫澄江李發甲之裔。[1][2]

李增書法欣賞。

澂江縣鳳麓鎮李府街人,為前清拔貢。是雲南省咨議局的議長,嗜酒,善書法,被譽為南天一絕。[3][4][5]

諮議局章程。

李增幼小曾受到家庭嚴格的教育,聰慧過人,才學兼優,踔厲風發,為1892年丁酉科舉人,任過戶部主事。在京任職一年多,親眼目睹了清王朝的政治腐敗、欺上壓下等種種惡劇,實為痛恨,便借老母多病須照料,乞假歸里。[6]

諮議局界碑。

1907年,雲貴總督錫良敬慕李增的才華,上奏清廷准予李增在雲南參政。遂出任於1908年設立的雲南咨議局議官和資政院議官,後為雲南省咨議局議長[7],參議院(後改參議處)的設置,在名義上是為參議軍事政治之機關,而實際上則是因人設事。革命黨為了廣招賢才,而一時又無足夠的位置安置,所以設置此參議處,「擇前清官吏中之卓有政聲者充之,以備都督政務之顧問,而令政務部行之」。議長初為軍政部總長李根源兼,後改為李增,副議長為李文治。臨時議會成立後,李增被選為臨時議會議長,李文治改任議長。[8]

後為雲南省師範大學堂的總辦。[9][10]

雲南諮議局簡介

雲南咨議局是1909年至1911年間在雲南省設立的咨議局。

歷史

1907年,清政府預備立憲,決定於各省設立咨議局。1908年,雲貴總督錫良設立雲南咨議局籌辦處,以沈秉堃為總理,葉爾愷陳榮昌顧視高等十人為協理,辦公地點則設在將雲南兩級師範學堂

1909年,雲南咨議局正式宣告成立,推選張惟聰為議長,張世勛段宇清為副議長。辛亥革命爆發後撤銷。

議員

雲南咨議局共有議員68人:

議長:張惟聰

副議長:張世勛、段宇清

議員:顧視高吳琨陳榮昌錢用中、吳貞祥、孔憲明、畢宜、李汝松、秦康齡、李文清、李尊先、陳時銓、陳君鼎、陶洪鈞、張名賢、竇居焱、張棫臣、劉鍠、尹繼昌、沈鋆章、尚嘉會、范彭齡、張正倫、徐家烺、李增、楊開源、李岱生、黃明經、陳嘉修、萬鴻恩、黎榮清、楊東瀛、蕭棫、唐學會、敖立賢、黃士鈞、潘炳章、袁學周、趙叔良、褚錦章、楊士珍、杜朝選、杜國選、楊金鑒、楊穆之、丁彥、董友芹、楊占學、楊自培、陳維寅、李炳泰、郭燮熙、吳聯珠、張之霖、張嘉榮、趙忠謀、何事謙、徐毓芳、李偉人、王焜、徐熙、劉乾禮、梅增榮、譚元經、周樂

目錄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