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亞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亞俐,上海龍門雅集董事長。

龍門畫廊主持人

台灣龍門畫廊創立於1975年,一向以推動現代與當代藝術為主要經營方針,專營二十世紀戰後崛起於國際藝壇的中國海內外傑出藝術家作品,如朱沅、趙無極、朱德群、朱銘、莊喆、丁雄泉以及中國當代藝術家如徐冰等目前享譽亞洲藝壇的藝術大師作品,開啟台灣1975-90畫廊時代現代化經營之先河。

1990年代初在國際化經營的目標下,龍門畫廊主持人李亞俐開始將事業觸角伸向國際藝術市場都會 – 紐約、芝加哥、倫敦、巴黎、東京等地,與卓越的國際一級畫商們,建立持續互信的良好合作關係。於此階段時期,李亞俐旅居紐約、台灣兩地;獨子李俊毅則於紐約分別完成了小學與中學的課業。

1995-1997年,李亞俐當選台灣「畫廊協會」主席,創辦「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 ( Taipei Art Fair International R.O.C.) ,匯集來自世界各國的頂尖如Pace Wildenstein、Richard Grey、Enrico Navarra、Tamenaga、Nichido、 Marlborough、Annely Juda等一流畫廊參與,分別展出國際大師藝術作品如:A.Renoir、Pier Mondrian、Marc Chagall、Pablo Picasso、Joan Miro、Jean Arp、Jean Dubuffet、Frank Stella、Jean-Michel Basquiat等經典之作,贏得當時台灣藝術產業黃金時期「市場國際化開拓者」美名。[1]

成長經歷

從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期開始開門迎客的台灣龍門畫廊,開啟了1975-1990年代畫廊時代現代化經營的先河。秉承「推動現代與當代藝術為主要經營方針,專營二十世紀戰後崛起於國際藝壇的中國海內外接觸藝術家作品」的經營方針,近四十年來龍門畫廊推動或經營着如朱沅芷、趙無極、朱德群、朱銘、莊喆、丁雄泉以及中國當代藝術家如徐冰等目前享譽藝壇的藝術大師作品。九零年代後,李亞俐調整了畫廊經營目標,在「國際化」大旗下,龍門畫廊與紐約、芝加哥、倫敦、巴黎、東京等國際藝術市場都會的一級畫商們建立持續互信的良好合作關係。進入九十年代中期,當選「台灣畫廊協會」主席的李亞俐創辦了在今年11月即將迎來二十歲生日的、匯集國際一流畫廊參與的「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在那個被視為台灣藝術產業黃金時期的年代獲譽「市場國際化開拓者」美名。

二十一世紀初台商大量湧入中國,李亞俐在2002年定居台商聚居的上海,並開始嘗試事業的轉型。2004年開始李亞俐進入拍賣,在翰海拍賣連續創下多項拍賣紀錄之後,與獨子李俊毅「攜手」進入藝術領域國際拍賣業巨擘的蘇富比——李俊毅投效蘇富比紐約總部亞洲當代藝術部門,李亞俐則任職香港蘇富比亞洲總部東南亞、中國地區董事以及二十世紀中國藝術部主管。在金融風暴震盪下的李亞俐率領蘇富比憑藉一組林風眠的油畫作品再續「市場開拓者」的輝煌。

定居上海十年之後,李亞俐開辦了龍門雅集畫廊

時至今日,歷史的積累讓龍門雅集收穫着穩定的發展路徑,而這也讓李亞俐在展覽籌備上得以堅持「傳統」。李亞俐尤為重視與藝術家的第一次合作,她將與藝術家展前的溝通形容為是一種「約會」,在雙方不斷的交流、溝通中完善着每一場有着龍門雅集風格的「初次亮相」。李亞俐介紹說,因為通常他們傾向於選擇已經取得一定聲望的藝術家,因此在每一場首展之前一定會有龍門畫廊自己撰寫的一篇文章來回顧藝術家的過去,同時為藝術家量身打造不一樣的學術線索。[2]

作為活躍於兩岸三地的藝術品經營家,李亞俐始終致力於推動中國現代藝術品市場的發展,而她創辦的龍門雅集也成為眾多藝術家展示作品的最佳場所。[3]

香港龍門雅集開幕首展

3 月 25 日,香港龍門雅集舉辦開幕首展「投入與映射: 亞洲世代」,展示來自24位中、日、韓藝術家的 70 件作品。這標誌着最早創立於上海的龍門雅集,正式進軍香港、乃至國際市場,畫廊將經營範圍正式擴展至亞洲現代與當代藝術。

龍門雅集創始人李亞俐表示,7年來,上海龍門雅集已進入穩定期。過去二、三年內,她曾嘗試將畫廊於藝術品帶入國際舞台,全面實現創立該畫廊的初衷——聚焦亞洲現當代藝術。如今,香港龍門雅集的開設,是其正式進軍海外市場的關鍵一步。「進駐香港,是畫廊進軍國際的開始。」李亞俐告訴雅昌藝術網。

  此次展覽的參展陣容能看出其進軍國際的雄心。24位參展藝術家出生於1920 至 1980 年間,他們在長達60年的歷史坐標軸里,以各自的作品,呈現了不同國家和地區的不同文化與審美。從參展名單上,我們能看到龍門雅集拓展亞洲的「雄心"。[4]

外部鏈接

李亞俐-微博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