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李義(太原理工教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李義

李義,男,漢族,出生於1957年8月,山西右玉人。1982年元月畢業於中國礦大,現任太原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城市地下空間工程系主任。代表作品有:《鑽眼爆破》《控制爆破》。2009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2010年獲山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人物經歷

1982年元月畢業於中國礦大建築系礦井建設專業,分配到山西礦業學院採礦系、礦建系從事礦井建設、地下工程、岩石爆破理論與應用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2001年晉升教授。

主講課程

任教期間,曾先後為「礦井建設」、「地下工程」、「安全工程」等專業的本科生主講「井巷工程」、「岩石力學」、「鑽眼爆破」、「岩石破碎學」、「控制爆破」、「爆破安全技術」,以及「採礦工程」、「工程力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主講「一維不定常流與衝擊波」、「岩石爆破動力學」、「爆炸理論與技術」、「動態測試技術」等課程。九五年開始招收採礦工程、工程力學專業的碩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與授課

授課情況:岩石爆破動力學、爆炸理論與技術、現代地下工程學。

學術專長:礦井建設;地下工程設計與施工;爆破工程;結構無損檢測;動態及超動態測試技術。

博導碩導方向

碩導專業1: 工程力學 碩導研究方向: 爆破理論及應用、地下結構無損檢測。

碩導專業2:採礦工程碩導研究方向: 地下工程設計與施工、爆破理論及應用。

博導專業:採礦工程博導研究方向: 爆破理論及應用、地下結構無損檢測。

主要貢獻

1995年主持太原理工大學自選項目「雙層多級拋松硐室控制爆破在高邊坡雙壁路塹開挖中的應用究」,99年通過省級鑑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

1996主持原煤炭部青年基金項目「回採巷道全應力錨杆支護技術研究」,2000年通過省級鑑定,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另外,承擔並完成多項包括北京航天三院、二炮工程設計研究院、鐵道建築研究設計院、省內各大礦業集團委託進行的爆炸近區超動態應變測量、工程爆破及巷道圍岩及支護結構穩定性檢測等橫向項目。

發表科技論文30多篇,被EI收錄8篇。

科研成果

論文(EI)

1 應力波反射法檢測錨杆錨固質量的實驗研究 煤炭學報 2000 25(2)

2 基於特徵錨杆工作載荷無損檢測的巷道圍岩穩定性評估初步研究 岩石力學與工學報 2004 23(S2)

3 錨杆錨固質量無損檢測幾個關鍵問題的研究 岩石力學與工程報 2008 27 (1)

4 錨杆錨固質量無損檢測中的激發波研究岩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 25(6)

5 同一炮孔內不同偶合介質斷裂控制爆破西南交通大學學報2008 43(3)

6 雙介質不耦合裝藥控制爆破方法研究 煤炭學報 2009 34(12)

專利

1 混凝土早齡期強度無損檢測法 授權專利號 ZL2004100123239,2008.4

科研項目

1 錨杆錨固質量動測新技術研究.企業委託,項目負責,1999.10-2003.10.

2 坑道封堵段快速爆破疏通技術研究. 第二炮兵工程設計研究院委託2005.10~2006.10 通過兵種鑑定,國內領先。2009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3 水封爆破爆炸近區應力測試.鐵道建築科學研究設計院委託 2004.5~ 2007.8

4 高溫岩體地勢開採與利用和基礎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子課題2負責 2006.1~2009.12。

5 錨固結構中超長錨杆的導波特性研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要參與者(2) 2008.1~2010.12.

6 錨杆錨固質量無損檢測技術及應用研究 企業委託(橫向)2009.3-2010.9 項目主持,正在進行。

出版著作

礦產資源科學與工程「礦山建井工程」部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科學出版社 2006

獲獎記錄

應急隱蔽口及其快速疏通技術與試驗研究 09年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路塹深拉槽硐室拋松爆破在寬路基開挖中的應用 97年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1985年承擔山西礦院自選項目「早強、膨脹水泥錨杆研製」的研究工作,通過省級鑑定,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經推廣獲「星火科技進步」三等獎;

1994年承擔山西省重點工程「太舊高速公路西部至舊關段路塹硐室大爆破」任務,主持「路塹深拉槽硐室拋松爆破在寬路基開挖中的應用」研究項目,通過省級鑑定。經專家評議,該技術為國內首創,達到國內領先水平。1997年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2006與二炮工程設計研究院合作完成的國防重點科研項目。同年參與編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學科發展戰略研究報告「礦產資源科學與工程」「礦山建井工程」部分的編寫工作。「應急隱蔽口及其快速疏通技術與試驗研究」,2009年獲軍隊科技進步二等獎。

合作完成的國家基金項目「錨固錨杆導波傳播機理研究」,2010年獲山西省自然科學二等獎。 [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