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雜谷土司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雜谷土司碉位於理縣縣城旁的農家樂鄉境。為雙碉,建於清乾隆初雜谷安撫司蒼旺在位時。州級文物保護單位。關於雜谷土司遷徙入雜谷始於何年代無記載,但從地名「雜谷腦」的追溯中得知;雜谷腦(今理縣治所「雜谷腦鎮」),是藏語"扎西郎"的漢字譯寫之名,藏語意為「吉祥城」。

基本情況

雙碉一在雜谷腦河南岸,一在雜谷腦河北岸,遙對聳立,相距約1000米。碉均為四角,由下向上有收分,呈立錐形,頂部四角是尖角上聳。 北碉立於雜谷腦老街中部,高28米,為街內最高建築,仰視可得全貌。南碉位於營盤街東部,高32米,雄視理縣。兩碉牆厚約1.1米,南碉11層,北碉9層,每層有「十」字觀察射擊孔。碉內木斷,人不能上。1933年疊溪大地震[1]時,兩碉頂同時震開32厘米裂縫,裂縫於當晚疊溪大地震的餘震中「縫合」,為一大奇蹟,今裂痕清晰可見。

文物保護單位級別

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在省級、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中,選擇具有重大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或者直接確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報國務院核定公布。

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並報國務院備案。

市級和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分別由設區的市、自治州和縣級人民政府核定公布,並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備案。

尚未核定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的不可移動文物,由縣級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予以登記並公布。

視頻

雜谷土司碉 相關視頻

川西高原山城理縣航拍之一


岷江水系,有黑水河、雜谷腦河、大渡河、還有著名的都江堰!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