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 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珪(1731-1807年),字石君,號南崖,晚號盤陀老人。與其兄朱筠,時稱"二朱"。蕭山蜀山街道越寨村,後遷黃閣河村。隨父朱文炳由蕭山僑居北京大興縣,遂入籍順天府。[1]

乾隆十二年(1747年),17歲殿試為進士,選庶吉士,散館授編修,侍讀學士。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主河南鄉試,會試同考官。秋,授福建糧道。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擢按察使,兼署布政使。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補湖北按察使。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山西布政使。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權巡撫事。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為按察使,授侍講學士。[2]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命在上書房行走,教嘉慶帝讀書。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督福建學政。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內閣學士。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禮部侍郎。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以及之後,歷任兩廣總督,吏、兵、戶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太子太保,太子太傅等職務。嘉慶四年由安徽巡撫上調北京[3]

嘉慶十一年(1806年)十二月五日卒,終年77歲。帝諡"文正"。[4]

參考文獻

  1. 朱珪來源趣歷史
  2. 朱珪來源趣歷史
  3. 朱珪來源趣歷史
  4. 朱珪來源趣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