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良春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良春

朱良春

朱良春,男,生於1917年8月,江蘇鎮江市人。早年拜孟河御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繼學於蘇州國醫專科學校,並於1938年畢業於上海中國醫學院,師從章次公先生,深得其傳,從醫已逾70載。 2015年12月14日凌晨0點06分,因突發肺栓醫治無效在南通中醫院去世,享年98歲。

個人經歷

1917年生,江蘇鎮江丹徒人,後遷居南通市。 1923年-1928年 讀私塾6年,後轉入學校學習。 1935年 至武進孟河拜御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學習中醫。 1936年 轉至蘇州國醫專科學校學習。 1937年 因抗戰,轉入上海中國醫學院,跟隨章次公先生侍診實習。1938年畢業。 1939年2月 至南通設立診所開業行醫。 1945年-1948年除診病外,並創辦南通中醫專科學校,任副校長。 1952年 參與創辦中西醫聯合會診所,任所長。後改為聯合中醫院,任院長。 1956年 無償將醫院全部設備捐給政府,成立市級中醫院,任院長。 1987年 國務院批准他為「傑出高級專家,暫緩退休」。 1990年 被國家確認為首批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導師。 2009年 被國家評為國醫大師。 2015年12月14日凌晨0點06分,名中醫朱良春因突發肺栓醫治無效在南通中醫院去世,享年98歲。

社會職務

朱良春歷任南通市中醫院首任院長,江蘇省政協常委暨南通市政協副主席,中國中醫藥學會1-2屆理事暨江蘇省分會副會長,南通市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等職。之後任南通市中醫院首席技術顧問、主任中醫師,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鮮藥研製學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二臨床醫學院及長春中醫學院客座教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西醫結合治療非典(甲型H1N1)專家組成員,中國中醫研究院基礎理論研究所技術顧問,滬、港、台當代中醫技術中心顧問,中國中醫藥研究促進會常務理事,新加坡中華醫學會專家諮詢委員,中醫教材顧問委員會委員等職。曾先後應邀赴日本、新加坡、法國、馬來西亞等國進行學術演講。

成就榮譽

1987年12月國務院批准為「傑出高級專家」,同年衛生部授予「全國衛生文明建設先進工作者」稱號。1990年國家確認為首批全國繼承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導師。 1991年7月,國務院頒予政府特殊津貼證書。 1993年10月江蘇省人民政府授予「中醫藥系統先進工作者」稱號, 2007年10月國家中醫藥管理局授予「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優秀指導老師」稱號。 2009年獲首屆「國醫大師」稱號。 2003年7月獲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藥抗擊非典特殊貢獻獎」。 2003年7月16日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醫藥繼續教育委員會聘為「優秀中醫臨床人才研修項目」考試委員會專家。 2003年9月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聘為「中西醫結合治療SARS臨床研究特別專項」專家顧問。

重要貢獻

介紹朱良春事跡 朱老一直關心中醫藥事業的興衰,熱心學術的繼承、弘揚,應邀赴各地講學,足跡幾遍及全國。2005年又與鄧鐵濤、任繼學、路志正等十多位名老中醫發起,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南通市人民政府主辦,廣東省中醫院及南通市良春中醫藥研究所、南通市中醫院承辦的「2005年中國——首屆著名中醫藥學家學術傳承高層論壇」6月在南通市舉行,少長咸集,盛況空前,佘靖副部長到會作重要講話;該論壇以「徒講師評」的形式進行,並主編《名師與高徒》一書,極大地推動了中醫藥學術的傳承與發展,達到「承接岐黃薪火,傳承中醫衣缽」的目的。

人物軼事

他使上海淋巴癌患者拳頭大的腫瘤逐漸消失,使幾近殘疾的骨病患者重獲新生; 他動員浪跡江湖的蛇花子將祖傳治蛇毒絕技獻給國家,挖掘不識字的民間散醫成專家;

堅持工作

他90高齡還四處看病講學,使中醫薪火相傳。他常說,世上只有「不知」之症,沒有「不治」之症。 偏於一隅而名聞天下者,朱良春也。「朱良春現象」是中醫界稱道的話題。他老師章次公送他一方印章「神仙手眼,菩薩心腸」,是朱良春一生的真實寫照。 中醫界治風濕病素稱「南朱北焦」,即指南通朱良春和北京焦樹德。而朱良春經驗方「益腎蠲痹丸」是如今唯一能修復骨膜破壞的中藥製劑,很多癌症患者在朱良春這裡絕處逢生。 92歲的朱良春有着驕人的精力和體力,氣度儒雅,雖然一臉平和與安然,但其縱貫古今之學識、浩蕩之胸懷、仁善之心腸,總讓人生出無限敬意。朱良春雖久居南通,卻成為一代名醫,不以位高職顯,而是真正以德服人,以術服人。

人物評價

衛生部高強部長在賀信中高度評價了朱良春先生一手創辦的南通良春風濕病醫院的成立,稱此舉對「繼承發展祖國中醫藥事業,滿足群眾中醫藥服務需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認為這對於傳承朱良春先生的學術理論、臨床經驗和醫德醫風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和作用。並希望該院「辦出特色、辦出水平、辦出聲譽,不斷造福人民群眾」。 佘靖副部長在題詞中寫道:「良醫懸壺七十載,仁術惠澤萬家春」。 朱良春先生一手創辦的南通良春風濕病醫院的建立,為更好地滿足海內外患者的需求,落實吳儀副總理提出的「名醫、名科、名院」三名工程,提供了一個範例。 受吳階平醫學基金會和農工民主黨宣傳部委託,聶文濤負責編纂《大國醫》的中醫學術工作。聶文濤認為,發掘朱良春等國醫大師的醫學貢獻和治學精神,對中醫的今天和未來都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