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朱永官 |
朱永官,男,自1967年8月出生於浙江桐鄉,生態環境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和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 [1]
朱永官於1989年從浙江農業大學畢業;1992年獲得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理學碩士學位;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學位;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2002年回國工作,擔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同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 ;2004年至2012年擔任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中國唯一的科學顧問;2009年至2018年擔任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 ;201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2020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2022年2月,獲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李比希獎,為首位獲此殊榮的亞洲科學家 。 [2]
朱永官長期從事環境土壤學和環境生物學研究 。 [3]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中國科學院院士,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浙江桐鄉
出生日期----1967年8月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2022年國際土壤科學聯合會李比希獎,2013年度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農業科學獎,2009年度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畢業院校----英國帝國理工學院
代表作品----《農業環境中的砷及其對人體的健康風險》
人物簡介
朱永官 研究員,1967年8月生於浙江桐鄉,博士生導師,2002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基金。
1989年畢業於浙江大學(原浙江農業大學),獲學士學位,
1992年在中國科學院南京土壤所獲得理學碩士學位,
1998年獲得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環境生物學博士學位。[6]2019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8]。
1994年3月至2002年1月先後在英國女王大學,帝國理工學院和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學習和工作,
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2002年回國工作,任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研究員,中澳聯合土壤環境實驗室主任。
2007年7月-2009年12月任中國科學院城市環境研究所副所長,2009年12月任城市環境研究所所長。
研究工作涉及土壤-植物系統中微量元素和污染物遷移和生物轉化的機制,主要包括根際過程、微生物分子生態和植物分子生理學等。
研究小組系統研究了植物砷吸收積累的生理與分子機制,揭示了水稻根表鐵膜與砷動態的關係,發現和表徵了植物砷酸還原酶;
系統分析和表徵了全球水稻砷、硒的含量及對人體健康的潛在影響,發現砷污染可能導致水稻硒等有益微量元素的積累;
揭示了藍藻砷甲基化的分子機制;
闡述了植物菌根菌共生與污染物的根際過濾機制及菌根依賴性(生態專一性)與植物磷素高效的相互關係;
探明了水稻根際氧化-還原梯度上氨氧化微生物的群落變化特徵;
系統分析了土壤-植物系統鉀銫交互作用的機理。
研究重點是從分子水平上研究微生物和植物對污染物的生物轉化機制與調控,環境中抗生素抗性基因污染等。
主要研究成果於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至今已在PNA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1餘篇。截止到2014年1月15日,共發表SCI論文201篇。
總被引次數6293次,平均每篇被引31次,h-index為43。
研究領域
土壤-植物相互作用,污染生態學,土壤生物學
朱永官主要從事土壤-植物系統中微量元素/重金屬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和土壤生態學的研究工作。
在土壤環境中放射性污染物的行為與放射污染土壤修復/污染控制、土壤根際過程(包括菌根菌)與植物養分/污染物吸收,重金屬污染脅迫下植物生理生化響應機制和污染土壤生態毒理學等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前沿。
先後於2002和2003年在北京主持召開首屆土壤-植物相互作用國際會議和第三屆亞太土壤污染大會等國際學術會議。
科研簡介
Associate Editor, 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 (2012-), from2004, editorial board member;
Associate edito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08-2012); from2004,editorial board member;
Advisory Editorial Board: Trends in Plant Science(2009-);
Advisor: New Phytologist(2009-);
Editorial Board member, Applied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11-);
Editorial Board, then section editor and Marschner review editor, Plant&Soil (2000-2010);
任生態學報、土壤學報等國內核心刊物編輯或編委。[6]
朱永官博士回國後很快全身心地投入到實驗室和學科隊伍的建設中,在他的努力和科學院各級領導的關懷下,中-澳聯合土壤環境聯合實驗室於2002年10月在北京正式掛牌成立。
在不到兩年的回國時間內朱永官博士建立了一支由副研究員、助理研究員、實驗技術人員和研究生組成的20多人的科研小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同行的關注。
2002年的10月朱永官組織了首屆國際土壤-植物相互作用研討會,英國著名學術刊物New Phytologist在2003年的一期中詳細的評述了這次國際會議的情況,讚揚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和朱永官所領導的課題組在本領域作出的突出成就。
2008年,Science專門就其和合作者的研究進行了報道。[2]
獲獎榮譽
曾獲得英國皇家學會特別研究員獎(1994年1月),
英國核工程師協會年度最佳論文獎(1998年4月),
澳大利亞 Jack Loneragan 植物營養獎(2001年1月),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2),
國家留學回國工作成就獎(2003年9月),
中國青年科技獎(2006),
2007年"第九屆中科院傑出青年獎"。
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完成人,2009)。
2013年度TWAS(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農業科學獎
學術成就
朱永官博士2001年入選中科院"引進國外傑出人才計劃",2002年1月回國後在他的努力和中國科學院各級領導的關懷下,成立了中-澳聯合土壤環境研究室。
他領導的研究小組長期從事土壤生態和土壤-植物系統中微量元素和重金屬遷移積累的化學和生物學調控機制和技術的研究,特別是在植物吸收積累重金屬的根際過程,土壤生物與生態功能等方面結合我國生態環境的特點和國際土壤環境科學的前沿做出了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成果。
如所領導的研究組發現了水稻吸收積累砷過程中與磷和水稻根表鐵膜的交互作用 ,該研究成果在New Phytologist上發表後被國外學者評價為水稻砷污染控制的新希望,並在Trends in Plant Science上得到專題評論。
至今已在國際主流刊物發表學術論文201餘篇。
朱永官博士2002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傑出青年基金,
2006年獲得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7年獲得中國科學院第九屆"傑出青年"稱號,
2009年獲得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13年獲TWAS(發展中國家科學院)農業科學獎。
他擔任lant and Soil,New Phytologist,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和Environmental International等國際主流刊物的副主編或編委。
2004年1月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總幹事巴拉迪博士親自致信邀請朱博士擔任該機構在全球聘請的20位科學顧問之一。
科研項目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41090280/D010504)"典型稻田土壤關鍵生物地球化學過程與環境功能",1000萬元,2011-01至2014-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090282/D010504)"典型水稻土碳氮鐵耦合過程的微生物生態學機制", 416萬元, 2011-01至2014-12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際合作重大項目(20720102042)"持久性有毒物質在土壤-水稻界面的聯合作用機理研究" 100萬元,2008年1月-2010年12月
英國生物技術與生命科學研究理事會合作項目(BB/F004184/1) "亞洲地區水稻砷污染的遺傳和環境控制因子研究" 2.3萬英磅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40671102)"水稻根表鐵膜形成的微生物學過程及其機理研究"45萬元,2007年1月-2009年12月
瑞士洛桑理工學院合作項目:"中國地下水中砷污染與有機物的關聯"15.4萬瑞士法郎,2009年-2012年
英國阿伯丁大學國際科技合作項目"城市群環境複合污染與生態健康研究" 339萬元,2009-2012[6]
學術論文
在國際主流刊物PNAS, Trends in Plant Science, Plant Cell,New Phytologist,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截止到2014年1月15日,共發表SCI論文201篇。總被引次數6293次,平均每篇被引31次,h-index為43。詳見 Web of Science,ResearcherID: A-1412-2009。[7]
延伸閱讀
朱永官:相信奇蹟,才能創造奇蹟(面對面)
人物介紹
朱永官,1967年生於浙江桐鄉。1992年在南京土壤研究所獲碩士學位,1998年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獲環境生物學博士學位,2001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
夏日的黃昏,當身着黑色T恤的朱永官邁着矯健的步伐出現在記者面前的時候,估計誰也猜不出這是一位在世界土壤環境學界頗有建樹的青年科學家。
這位謙遜的學者在採訪過程中多次強調:"不要光寫我個人,多談談對成才的體會。
"我們的談話因此不再僅僅是對他個人傳記性的採訪,更多地成了一次關於人才問題的專題討論。
勇於創新
記者:從1994年起,您在國外留學了8年,您認為留學國外給您帶來怎樣的收穫?
朱永官:在英國留學期間,我感覺最大的收穫就是學習到他們那種勇於創新的理念和思維。
我印象最深的是,我剛到英國,我的導師讓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針對我想要研究的領域,去搜索當時國際上最新的進展,然後從中分析在這個領域裡還有哪些空白,還有哪些目前尚未解決的問題。
我的導師灌輸給我這樣一個理念:對於自然科學研究來說,就是要從不同的角度入手,去做前人未做之事。
記者:那麼您從那時開始,從事的研究就是在"填補空白"?
朱永官:可以這麼說吧。我在英國帝國理工學院讀博士期間,主要做的是關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放射性污染這方面的研究。
即使是這樣一個已經被很多人研究過的問題,也依然可以找到一些前人沒有關注到的空白。
記者:污染成為一個全社會都很關心的話題,有人形容"種蔬菜的人不敢吃蔬菜,養禽畜的不敢吃肉",您長期從事防治污染工作,會不會也有這樣的憂慮?
朱永官:(笑)污染確實有蔓延的趨勢,但從環境受到污染,到污染對人體產生危害,實際上是存在一定的距離的。
開汽車可能會撞死人,但大多數人不會因此就不坐汽車。
我們就好比那些為汽車生產提高安全保障係數的人,比方說給汽車安裝安全氣囊。
善於協作
記者:您是因為2001年入選"百人計劃"才回國工作的。此前已經在國外那麼長時間,回來以後有沒有覺得不習慣?
朱永官:我覺得回來以後很習慣,畢竟我是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嘛!當然,在國內和國外工作,從根本上來說,都是一個與不同的個體一起合作的過程,不同的只是工作的方式和風格罷了。
任何一個人,不管走到哪裡,都必須要有團隊協作的精神,都必須要有互相學習和尊重他人的習慣,尤其是科研工作者。
我們從事的任何工作都不可能憑藉某一個人的能力單獨完成,因此不論在哪裡,都需要去承認和尊重人與人之間的差別,營造一個和諧的氛圍。
記者:但有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比如牛頓,一個蘋果砸下來,他就能思考出萬有定律,團隊協作對他似乎不適用?
朱永官:我個人認為這樣的個人英雄在如今已經很難找到了,我們生活的時代不再是一個盛產個人英雄的時代。
在基礎科學構架已經高度完善的今天,更多的科學研究已經不可能是某個人拍腦門就能完成的了。
對於一些成功的人才,社會可以把他當成典範來宣傳,讓更多的人借鑑他們的成功經驗;但是作為人才本身,一定要對自身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明白自己取得的成功決不可能僅僅是靠他一人之力。
團結協作絕對不是單向無回報的付出,而是一個互利雙贏、共同進步的過程。
記者:很多科研團隊中的成員是在讀的研究生,他們只是短期地作為科研團隊的成員,拿到學位後就有可能不再從事原先的研究。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會不會導致學非所用、團隊協作不夠穩定?
朱永官:我們中科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每年培養畢業的研究生大概有100餘人。
在我看來,培養人才分兩個過程:大學本科教育之前主要是一個學習基礎知識構架、提高智商的過程;而研究生教育更多的着重點應該是放在能力培養方面(包括情商)。
人才培養不應僅僅是簡單地教授科學知識,更應當培訓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因此,在研究生階段的學習側重點除了注重學到了什麼,還要強調訓練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從事科研活動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他們走進社會以後依然能夠保持繼續學習的能力。
敢於嘗試
記者:除了創新和協作精神,您認為還有什麼因素決定着人才是否成功?
朱永官:挑戰精神。要敢於嘗試,敢於做一些看上去不太可能的事,同時也要敢於接受失敗,永遠保持樂觀向上的態度。
這是中西方文化的一個比較大的差別。我喜歡看一些人物傳記,他們很多人之所以有傳奇的經歷,首先就在於他們相信奇蹟,因此他們才能創造出奇蹟。
記者:舉一個您自己親身經歷的例子?
朱永官:我還在南京讀研究生的時候,曾經在國內的英文學術雜誌上發了一篇論文。當時我就想,為什麼不給外國一個相關的研究機構寄送一份我的第一篇英文論文呢?我就花了1塊5毛錢的郵費寄了出去
。結果人家不僅對我們的研究感興趣,還資助我去泰國參加了一個學術研討會。
我自己感覺,我有90%的機會都是靠這樣"試一試"的心態爭取來的。
《人民日報》 ( 2006-07-05 第15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