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惠良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惠良
Zhu Hui-liang
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
個人資料
性別
出生 (1950-12-16) 1950年12月16日(74歲)
籍貫 安徽省合肥
  •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畢業
    (1974年)
  • 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歷史學研究所藝術史組碩士
    (1977年)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考古研究所博士
    (1990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研究員
    (1977年-1996年)
  •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物研習會主講人
    (1978年-1996年)
  • 交通部觀光局中國書法史講員
    (1984年)
  • 立法院(第三屆)委員
    (1996年-1999年)
  • 立法院(第四屆)委員
    (1999年-2002年)
  • 財團法人文化關懷協會理事長
    (1999年11月28日-)
  • 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2005年12月15日)
  • 國立故宮博物院教育展資處處長
    (2010年)
  • 立法院永續發展促進會會長
  • 國立空中大學藝術行政副教授
  • 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研究所副教授
  • 國立台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朱惠良(1950年12月16日),中華民國台灣政治人物,曾經代表新黨任職立法委員。於2000年時曾與許信良搭配競選正副總統。2005年時應台北縣長當選人周錫瑋之邀,出任台北縣政府文化局局長。

新聞

踢爆連戰醜聞跨進立法院 朱惠良怒推《公視法》嚇死媒體[1]

現年67歲的新黨前立委朱惠良是崑曲愛好者,具備歷史、藝術專業的她在故宮任職多年,是個老故宮人,因向新黨毛遂自薦爭取第三屆立委提名而踏上政壇,在任期內不顧黨內同志反對,成功推動了《公共電視法》,保住古蹟三峽老街;2000年總統大選,甚至被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找上而促成「雙良配」,雖當年以不到1%的得票率落選,但朱惠良很坦然,「不後悔,這是天意,讓我能夠試試看這條路。

1985年,在故宮擔任書畫處副研究員的朱惠良,有機會以公費出國進修,靠著藝術史專業申請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在國外生活的她看到台灣民主運動蓬勃發展,民進黨立委朱高正跳到台上打架,讓她開始關心政治。1990年代,創黨不久的新黨聲勢逐漸攀升,朱惠良號召支持者成立「至善俱樂部」志工團,原本只是個小志工的她,卻被時任新黨立委王建煊的一席話打動,意外踏入政壇。1994年新黨在台北市議員一戰拿下2成席次,成績頗佳,隔年正好碰上立委選舉,王建煊在地下電台號招年輕人加入新黨,「其實社會改革的基礎就是政治改革,政治若一塌糊塗,社會也好不了」,這席話感動了朱惠良,她心想作為一個學術界的博物館員,一直希望能有突破,當立委就是個好管道,於是寫了信毛遂自薦,想不到就在最後一波提名雀屏中選,代表新黨參選第三屆台北市南區立委。

隔年,位於北市南京東路上違法營業的凡爾賽KTV發生火災,導致多名死傷,當時新黨取得機密資料,得知屋主就是時任行政院長、甫選上副總統的連戰,為了拉抬朱惠良聲勢,新黨安排她大動作開記者會,踢爆連戰醜聞,讓朱惠良的「新俠女」形象深植人心。但外貌看似剛強的朱惠良,內心也有柔軟的一面,參選時她每晚舉行政見發表會,與選民互動,談環境、談弱勢,「有時太有共鳴,就和台下支持者一起掉淚。」因正義、耿直且不造作的形象,朱惠良最終成功替新黨爭得一席立委。

「台灣教育文化問題太多,但當年幾乎沒有文化界出身的立委」,朱惠良在上任後選擇深耕教育文化委員會,盼在有限任期內推動好的法案,起初與國民黨立委洪秀柱、民進黨立委范巽綠等人一同推動的《公共電視法》,就讓她感觸很深。朱惠良提到當年第四台盛行,民間業者認為公視的出現將導致電視台利益萎縮、政府政治力過度介入,於是法案在二、三讀當天遭到朝野立委以冗長發言強力杯葛,就連新黨自家立委也不支持。

「我真的火了,花了這麼多的苦心卻被阻擋」,朱惠良拿出一本又一本厚重的議事錄丟向台前,讓現場立委和媒體都嚇壞,「朱惠良怎麼發脾氣了?」她這一氣,也逼得朝野進密室協商,可惜在折衝下,持反對立場的立委要求公視逐年預算降低10%、4年內禁播即時新聞,藉此讓公視經營困難、降低影響力,朱等人也只好在條文上讓步,之後才修法改正,「不過公視沒讓我失望,越做越好。」

朱惠良也關心古蹟保存問題,1997年三峽老街面臨都市計畫與保存問題,朱惠良心想著,如果千辛萬苦進了立法院,還讓老街被拆掉,「那我做什麼立委?」於是找上時任文建會主委林澄枝赴三峽老街考察,與當地居民協調,最後在不危害都市發展的前提下,終於保住三峽老街。

朱惠良熱愛崑曲,文化圈人人皆知,說起與崑曲相遇,朱惠良說媽媽是平劇愛好者,耳濡目染下,在就讀台大時也加入了平劇社,直到某次崑曲社請她過去幫忙,就這樣和崑曲結下不解之緣。她和許多同好成立的「水磨曲集」,多年後更延續已故台灣京崑名伶高蕙蘭成立的「蘭庭藝苑」,聘請職業演員組成復團「蘭庭崑劇團」,由她擔任首任團長,演出濃縮故事精華的小全本,2006年首度演出《獅吼記》,頗受外界好評。

朱惠良也提到,早年新黨與選民辦歌唱同樂會,參選人們在台上獻歌藝,靠著賣藝術品、字畫、書畫小額募款,朱惠良也會應觀眾要求上演一段崑曲,還在演出前解說劇情,寓教於樂。朱惠良說,崑曲在2000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指定為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當時有100多項入選,崑曲更是受到全會員國一致通過,「所以各種場合要我唱,我一定會唱!」

卸任立委後的朱惠良,受邀到台北縣當文化局長,但因地方議會生態複雜,做了兩年就回到故宮任職,2008年12月17日,朱惠良奉周功鑫之命,率領台北市、台北縣文化局官員們到北京參加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由於故宮正想在隔年籌辦雍正展,於是朱惠良藉機主動提出與北京故宮閉門談話,盼能借到雍正皇帝文物,沒想到北京故宮副院長李文儒一口答應,時任故宮院長的周功鑫率團赴北京,展開破冰之旅,促成兩岸故宮首次正式交流。

朱惠良回顧,當年短暫閉門會談中,朱惠良將欲借文物寫在一張紙條上,並交給李文儒,沒想到李文儒就這樣把紙條放在一旁,「兩岸故宮可以來談合作。」北京表示願意出借30多件雍正文物,也有意願來台探訪故宮,並提議兩岸故宮應該談短、中、長程合作,甚至可以一起走訪當年918事變時,故宮文物南遷的路線。

朱惠良說,隔年台北故宮基於禮貌,再度組團赴對岸,為北京故宮願意出借文物道謝,促成了首次院長互訪,「算是第一次正式破冰會面」,當時記者會的看板上只有兩岸故宮建築作為背景,沒有文字,避免政治因素讓交流有變數,雙方在會中發表9點聲明,開始進行學術交流、互派人員駐點學習等,開啟兩岸故宮交流史。

在訪談最後,朱惠良應《蘋果》邀請,當場演出崑曲《玉簪記》中的一折「琴挑」,她對崑曲的熱愛流露在眉宇間,在小小的書房裡頭,更能看清她說故事的樣子,柔中帶剛的身段,像有股氣場圍繞在她身旁,一靠近,便要你震懾。戲演完了,朱惠良背對著瀟灑下場,我給予熱烈掌聲,而她,繼續演人生這場戲。

視訊

【蘋果人物】踢爆連戰醜聞跨進立法院 朱惠良怒推《公視法》嚇死媒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