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家場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家場鎮

圖片來自網絡

中文名 :朱家場鎮

所屬地區: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

朱家場鎮,隸屬於貴州省銅仁市玉屏侗族自治縣,地處玉屏縣北部,東與大龍街道麻音塘街道相接,南與平溪街道毗鄰,西與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大有鄉接壤,北與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水尾鄉交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9.6千米, 總面積111.57平方千米。2018年末,朱家場鎮戶籍總人口22327人。 1961年,成立朱家場公社。1984年1月,朱家場公社改為朱家場鄉。1992年,朱家場鄉與興隆鄉合併為朱家場鎮。 截至2020年6月,朱家場鎮轄18個行政村, 鎮人民政府駐街上村。 朱家場鎮是紅軍長征的過境地,為西電東送的中轉站,素有「油茶之鄉」的之稱。 2011年,朱家場鎮農業總產值1.22億元,財政總收入389萬元。 2018年,朱家場鎮有工業企業2個,其中規模以上2個,營業面積超過50平方米的綜合商店或超市3個。 [1]

位置境域

朱家場鎮地處玉屏縣北部,位於東經108°56′~108°59′,北緯27°18′~27°22′之間,距縣城17.5千米,東與大龍街道麻音塘街道相接,南與平溪街道毗鄰,西與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大有鄉接壤,北與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岑鞏縣水尾鄉交界。轄區東西最大距離24.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19.6千米, 總面積111.5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朱家場鎮地處雲貴高原向湘西丘陵傾斜的過渡地帶,地勢北高南低,地貌多為低山丘陵,平均海拔500米。

氣候

朱家場鎮屬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多年平均氣溫16.2℃。1月平均氣溫4.1℃,極端最低氣溫-9.7℃;7月平均氣溫26.9℃,極端最高氣溫38.7℃。生長期年平均268天,無霜期年平均291天,最長達349天,最短256天。年平均日照時數13小時,年總輻射89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1235毫米,降雨集中在每年的3~10月,5月最多。

水文

朱家場鎮境內主要河流混寨河,發源於岑鞏縣上統口。從西南隅的洪家灣村入境,流經混寨村,南下平溪鎮楊柳村(境內稱紅花河),流入舞陽河,長9千米,流域面積47平方千米。

自然災害

朱家場鎮主要自然災害有山體滑坡,多發生在雨季。氣象災害有旱災、洪澇、雹災。2003年、2005年、2011年發生過乾旱。冰雹災害發生頻率較高,每年一次,最嚴重的兩次分別發生於1995年4月13日、1998年3月31日。最嚴重的一次洪澇災害發生於1988年5月。

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末,朱家場鎮主要礦產資源為重晶石、大理石、方解石。其他自然資源有耕地面積2.3萬畝,林地10.8萬畝,其中,油茶林5萬畝,曾有「油茶之鄉」的美名,林木覆蓋率42%。境內有野生動物十多種,獸類有野貓、水獺、野兔、野羊、黃鼠狼、狐狸、竹豬等。常見的種子植物有170多種。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朱家場鎮轄區總人口22197人,另有流動人口1650人。總人口中,男性12161人,占54.79%;女性10036人,占45.21%;14歲以下6190人,占27.88%;15~64歲13866人,占62.47%;65歲以上2141人,占9.65%。總人口中,以侗族為主,達17500人,占78.84%;有漢、苗、布依、土家、仡佬族5個民族,共4697人,占21.16%。2011年,朱家場鎮人口出生率13.38‰,人口死亡率5.8‰,人口自然增長率7.58‰。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93人。 截至2018年末,朱家場鎮戶籍總人口22327人。

視頻

玉屏朱家場鎮詹家坳村首屆「龍騰」杯牛王爭霸賽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