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朱孔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朱孔昭(1556~1645),字晦之,晚年號默石子,明,潛江(今竹根灘鎮泗河村)人,享年八十九歲。他一生雖沒考取功名,但通古博今,深諳兵法,對道術、易學亦有研究,是古時潛江最著名的隱逸之士。康熙《潛江縣誌》(以下簡稱《縣誌》)卷十七是人物誌,本卷主要是為潛江歷史上傑出的「忠節、孝友、隱逸、義行」者立傳。「隱逸傳」只寫了三位人物,第一位就是「默石子」(朱孔昭);第二位是「東岸居人」(王啟遠);第三位是「塞翁」(劉泌如)。   先祖不凡   朱孔昭第八世祖名叫朱亮祖,是安徽六安人,因其勇悍善戰,先是元朝授「義兵元帥」,後降於明洪武帝朱元璋並與其一同打天下,他是創建大明王朝的開國元勛,洪武三年(1370)被封為永嘉侯,是明朝開國少有的外族人被封侯者之一,但晚景不佳。據《明史?列傳第二十》記載,朱祖亮後來督理屯田,巡海道和鎮守廣東,倚仗自己功高而「不知學,所為多不法」,並驕橫霸道,濫殺無辜,在洪武十三年(1380)與其任府軍指揮使的長子朱暹一同被鞭死。朱元璋念其開國之功,親自為其撰寫了墓志銘,並仍賜以侯葬。洪武二十三年(1390),又追論朱亮祖與「謀反」的胡惟庸是同黨,其次子朱昱又株連而死。這期間,朱亮祖的後人四處逃散而躲過了劫難。這樣就有了《縣誌》對朱孔昭的傳記開頭做出如下記載:「默石子,明永嘉侯八世孫,名孔昭,字晦之。其先自鍾(祥)陵(明顯陵)徙潛」。   朱亮祖的第幾代孫先定居明顯陵所在地的鐘祥,其又戀及潛江舟楫便利,魚米兩熟,民風淳樸而遷移到潛江沒法考證。但今「搜狗百科」對朱亮祖的「後裔名人」,就只列入「朱孔昭,明代潛江人」等相關內容。這除了說明朱孔昭先祖不凡之外,也說明朱孔昭在中國歷史上也是有文字可考證的名人之一。   言忤棄舉   朱孔昭的先輩落籍潛江江漢邊的泗河(今竹根灘鎮泗河村)之濱,沾先祖的名氣,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勞將其家庭經營得十分殷實。《縣誌》(卷八?風土誌)記載了朱孔昭躬耕處的「紫莊園」,對此園是這樣寫的:「瀕河築室,流水繞舍,嘉樹千章,庭植紫薇,一本八杆,干俱二十丈許,中可置幾,七八人環坐呤嘯。花時蔚蔚若紫霞,故以莊名……」依此記載,說明其先祖入籍潛江已過百年,家景十分好,否則庭院內不可能長這麼高大奇異的紫薇,也不可能有此優雅的庭院。   有這樣好的家庭背景,其父輩自然忘不了先祖「不知學」而魯莽行事的血教訓,希望朱孔昭發奮學習博取功名而入仕途。朱孔昭牢記祖訓,嗜學如命,加之其聰慧過人,「童子科」(入縣儒學的考試,考取者為秀才)成績優秀,但幸運之神並非青睞於他。他年少即喪父,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支撐着這個家庭。   血液中流淌着先祖豪放基因的朱孔昭,加之他早慧好學,對時世認知早熟,因而在縣儒學讀書時有時提的一些問題讓老師也無言以對,成為非循規蹈矩之生。一日,學官巡視學堂,聞之朱孔昭言行後,厲聲訓斥他不守師道尊嚴,驕傲自負,成不了大氣。他感到十分委屈和不滿,即與學官發生了激烈的爭論,其言語多有忤逆學官。   古時的學官是不能冒犯的,事至如此,一氣之下朱孔昭放棄了考舉人、奔進士的夢想,回到家中耕讀養母,研讀經史、兵法去了。《縣誌》載:朱孔昭「少孤嗜學,初應童子科獲後勁,以言忤有司(有司,泛指學官),遂棄制舉業,湛思經史……」   朱孔昭在耕讀養母時,除了研讀經史外,天文、地理、服飾、飲食等書籍均讀,尤其是對《孫子兵法》之類的兵書細嚼慢咽,達到融會貫通的境地。《縣誌》載:「天官、輿地及服食、導引之書,罔不搜討論列,而於孫吳(兵法)尤精焉」。這為他後來到東林書院講學及以兵法建功打下了良好基礎。   兵法建功   朱孔昭躬讀侍母並將其送終後,萬曆二十年(1592),年近四十歲時即開始雲遊四方,遍訪高仕名人,先結識了吏部分選司郎中、明末著名的思想家顧涇陽(即顧憲成。以按察史入吏部,終不得志。後革職歸里,成為東林黨領袖,號稱「東林先生」);與著名文學家、政治家,後來官至太僕卿、刑部右侍郎,東林黨次首的高攀龍(號景逸,東林黨領袖之一,後謫官外放並遭宦官魏忠賢誣陷投河而亡,崇禎年初平反昭雪,贈兵部尚書)成為「學友」,其才學得到了一批達官貴人和名人雅士的賞識。   萬曆二十四年(1596),四川播州(今貴州遵義市)宣慰使司第二十九代世襲土司楊應龍正式率兵起義-明王朝。萬曆帝經常不理朝政,朝廷高官為權利之爭爾虞我詐,官兵將士氣不振,楊應龍率領的以苗族人為主的將士,個個英勇善戰,一年多的時間,先後占領了貴州、四川、重慶等西南部廣大地區,並已侵擾湖广部分地區,朝廷震怒,先後派多路兵馬進行圍剿,但大多以失敗而告終,很多-為此而被革職或殺頭。這時,萬曆帝欽命兵部右侍郎(當時兵部尚書空缺)魏養蒙率部出師討伐,出征前他得知朱孔昭深諳兵法,禮賢下士聘請他作為軍事幕僚隨行。朱孔昭在其幕府為魏養蒙出謀獻策,累累讓官軍出奇制勝。   上述《縣誌》是這樣記載的:「既終養,遨遊四方,與顧吏部涇陽、高總憲(按察左都御使的別稱)景逸為道學友,著《聖學正脈》二卷。播酋反,大司馬(兵部尚書或侍郎的別稱)魏養蒙出師,禮聘至幕府,出奇制勝。功上,欽賞參謀」。萬曆二十八年(1600)平叛勝利結束,朱孔昭獻策所立戰功上報朝廷,皇上欽賞魏幕府參謀,他卻笑着拒受,並說:「吾讀書、識將略,行天下、諳形勢,貯胸中無益,用助廓清耳!豈為是區區者哉?」(載於《縣誌·默石子傳》)   東林講學   明代晚年,即萬曆末期以江南士大夫為主的一批人物,聚集在常州府下的無錫縣東林書院講學其中,「講習之餘,往往諷議朝政,裁量人物」,很多朝臣也遙相應和,時人稱之為「東林黨」。東林黨兩位主要創始人都是朱孔昭摯友。一位是顧憲成,他是萬曆八年(1580)的進士,無錫人。顧在萬曆二十一年(1593)已任吏部文選司郎,掌管官吏的升遷改調等事務時他們就相識。萬曆二十二年(1594)明神宗在主持的推選內閣大學士的廷會上,顧所推薦的人選都是神宗所厭惡的人,由此被革職回到故鄉。顧回鄉後即設館講學,在萬曆三十二年(1604)農曆十月與高攀龍等人一同發起成立「東林大會」,創建東林黨;第二位是時任常州知府的潛江人(今楊市辦事處十號湖村)歐陽東鳳。東林黨的基地就是東林書院,而東林書院就是時任常州知府的歐陽東鳳為支持顧、高等講學所需而籌資重建的(《明史》及搜狗百科等多處均有此記載)。歐陽東鳳與朱孔昭是縣儒學同學,後來也成為東林黨的重要成員之一。   正是這些淵源關係,朱孔昭雲遊訪友、拜師求道之時,很自然地到了無錫投靠到同學加老鄉歐陽東鳳之處,聚集在顧憲成、高攀龍的門下。朱孔昭也與這批失意士大夫一樣,針對神宗長期不理朝政、政治日益腐化、宦官擅權、社會矛盾日趨激化等時弊,主張改革朝政,任用賢能,澄清吏治,減輕民眾負擔,並成為東林書院主講者之一。一個舉人身份都沒有的人,能入東林書院講學的確是了不起,這有點像現在的高中生到北大、清華上台講學一樣,非一般才華者是不可能登堂講學的。   朱孔昭在東林書院一邊講學,一邊著述。《縣誌》記載他此段時期著有《聖學正脈》二卷。另,甘鵬雲先生所著《潛江舊聞錄》收錄了高攀龍為朱孔昭所著《札記》寫的《默然公剳(zhá,同札意)記序》(以下簡稱《序》)。從這篇《序》中我們了解到朱孔昭曾於萬曆三十七年(1609)和萬曆四十三年(1615)先後兩段時間在東林學院講學著述,並受到了東林黨領袖高攀龍高度讚賞。其《序》開頭寫道:「歲己酉(萬曆三十七年)潛-翁默石來東林。越七年,乙卯(萬曆四十三年)再至,其於學益孜孜焉」。結尾處寫道:「翁知默乎?言亦默也。使夫世之懵懵者,由翁之言,知翁之默,而人得所歸也!又豈多乎哉!」   率情智者   朱孔昭在東林學院是一學者,居鄉是一智者。每有新知縣到任,下車伊始即會拜訪於他,請教治政之策。《縣誌》寫道:「邑侯陳公夢珫(chōng,陳夢珫,山東蓬萊人,在天啟三年即1623年任潛江知縣)甫下車,就咨利病,昭條議數千言,惜軼其稿」。他觀同里黃鳳文之品行學識說道:「望東方有真人氣,三十年後當出。吾去遠矣」。後來黃鳳文崇禎六年(1633)舉於鄉,在清順治年間任青州(治所今山東青州市)知府,官至兵部右侍郎。   每當朱孔昭躬耕於畝時,他又是一執着的農夫,就是達官貴人來訪,也要等到他將手頭農活幹完並回家整理衣冠後才去接見。接見後他經常粗茶淡飯款待這些來客,大家都不好意思拒絕或不吃飽。《縣誌》寫道:「每理田事,雖有巨卿造訪,稼畢乃衣冠延人,出麥飯鹽藿(huò,指粗劣的食物),諸公不敢不飽」。同里名仕張承宇拜訪種地的朱孔昭後寫了一首《訪默石子詩》曰:「清流抱短籬,細雨幽長夜。白髮主人翁,把鋤親種豆」。(見《潛江明清詩選》)   朱孔昭中晚年雖雲遊四方,但他「生平慎交,嚴許可類」,而所交之友又能真情對待。當他聞同鄉摯友歐陽東鳳病逝哭訴着生前友情,為其守靈,並撰文曰:「嗚呼!先生敏而好學,矜而不爭,二百年來,一人而已!」(《縣誌》載)《縣誌》還記載:明天啟六年(1626)某日,朱孔昭的兩個兒子大宴賓客,正在為他七十歲生日祝壽,席間他得知高攀龍的訃信,即「辭賓撤筵」,將高攀龍贈送他的「手書、詩扇陳堂,拜奠哭五日不休。尅(kè,快速做完某事)期買舟東下,二子留之不可得」。   朱孔昭一生貯卓絕才華於胸而不求功名,或遨遊四方,或隱居於鄉野,為的是傳道授業,將自己所學「用助廓清」。但晚年的大明王朝這座大廈因皇帝昏庸,政治腐敗,黨爭激烈,-橫行,宦官擅權,國庫虧空,民不聊生,老百姓不堪重負到處揭竿而起,清軍不斷南犯等使之成了一座風雨飄搖的破房屋隨時都會坍塌,朱孔昭想以己之能懸壺濟世已是不可能了。飽讀經史的朱孔昭當然也清楚這些,其高隱不仕之舉就是他看破紅塵而避世方略。   晚年他雲遊到不知所終。《縣誌》載:「崇禎末,有人邂逅匡廬(即今江西的廬山)之麓,數語辭別。又,方士相傳:遇默石子於洞庭山寺雲」。   [以上內容由"lili"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