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朱姓,中華姓氏之一,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祁姓、子姓及少數民族改姓等。朱挾為得姓始祖。
朱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為第17位;至2013年,按人口排序,朱姓在中國位列第13位。
在中國歷史上,朱姓曾經建立過兩個王朝,除了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另一個則是五代十國時期朱溫建立的後梁。
主要分布在江、浙、皖地區,約占了全國人口的1.2%,總人口約有1500餘萬。
姓氏來源
朱姓源於朱襄氏,朱襄氏是炎帝系統中有影響的先帝之一,同時也是最早以朱名號,為朱姓中最為古老的一支。
另據<<魏書•官氏志>>記載,鮮卑族竭燭渾氏和朱可渾氏在孝文帝在位時住在洛陽,他們一起改為朱姓。
出自祁姓,源於堯帝嫡子丹朱之後。據氏書與正史記載,聖君帝堯子丹朱的後裔,分為數支。一支以房為氏,一支以狸為氏,一支以傅為氏,另有一支丹朱的後裔,則以其始祖之名「朱」為氏,成為後世朱姓中的重要一支——祁姓朱氏。
《元和姓纂》記錄說舜時有一個大臣名叫朱彪(一作朱虎),他的後人以朱為姓。由此看來,帝舜時代就已經有了朱姓。居住在閩、粵等沿海地區的朱氏,從明代開始陸續有人移居台灣,進而又有人遠徙東南亞及歐美一些國家和地區。
宋國的開國君主宋微子啟(商紂王的庶兄)有裔孫朱暉,原以國名為氏,稱宋氏。春秋時,諸侯滅宋,其後裔逃至碭(今安徽省碭山縣),改宋氏為朱氏。 源於嬴姓,出自遠古白帝少昊(暤)氏朱宣,屬於以先祖名號爲氏。
在朱氏大家庭中,有一支源於少昊(暤)嬴摯。少昊(暤)姓嬴名摯,號朱宣,史稱朱宣氏。
據諸多史書記載,朱宣氏本是華胥氏的兒子(一說少昊(暤)是黃帝兒子青陽的別號),後來成爲東夷鳳鳥部落的大酋長。最後少昊(暤)成爲中原華夏族部落聯盟的君主,被尊爲「五帝」之一。
少昊(暤)朱宣是原始手工業和金屬製造業的創始人,也是原始樂器的發明者,還是一位天文測量學家。清朝姓氏學家張澍在《姓氏尋源》中記述:「朱氏遠矣,當從白帝朱宣爲氏也。」
在朱宣氏的後裔子孫中,有一支以先祖名號爲姓氏,稱朱氏,成爲朱氏家族中較古老的一支即嬴姓朱氏。但朱宣氏後裔的嬴姓朱氏,甚少見諸於姓氏書籍和譜牒家乘的記載,這有待進一步考證求實。
中國姓氏的根源流布,與其博大的文化一樣,往往並不是簡單的一個源頭,而往往呈現出多個來源、匯百流而成大川的景象。
出自曹姓,是顓頊帝的後裔。相傳顓頊帝有個孫子叫陸終,生有6個兒子。其中,第5個兒子叫安,姓曹,封在曹(今山西東定陶縣西南)。周武王滅商後封弟弟振鐸在曹國,稱為曹叔振鐸;改封曹安的苗裔曹挾在邾國,稱邾子挾,附庸於魯國鄒縣。春秋時,傳至儀父,見齊桓公稱霸諸侯,便附從於齊,進為子爵之國,亦稱邾婁。戰國時,邾國被楚國所滅,其公族子孫遂以國名"邾"為氏,後又有人去邑以朱為氏,稱朱氏。
北朝時,北魏孝文帝南遷洛陽後,有鮮卑族複姓濁渾氏、朱可渾氏改為漢字單姓朱氏。
中國姓氏的根源流布,與其博大的文化一樣,往往並不是簡單的一個源頭,而往往呈現出多個來源、匯百流而成大川的景象。
郡望堂號
郡望
吳 郡:東漢朝永建四年(已巳,公元129年),東漢王朝分會稽郡置吳郡,治吳縣(今江蘇蘇州),轄區包括建德以下錢塘江兩岸,故今浙江省杭州市亦在吳郡之內。隋朝滅陳國後,改吳州為蘇州,吳地始有蘇州之稱。三國時期孫吳寶鼎元年丙戌(公元266年)另置一個吳郡,治所在烏程(吳青鎮,今浙江湖州吳興區)。
沛 郡:也稱沛國郡、沛縣,始建於漢朝初期。西漢建立後,漢高祖劉邦將家鄉泅水郡改為沛郡,治所在相縣(今安徽濉溪)。王莽改為吾符郡,東漢改為沛國。三國魏移治沛縣(今江蘇沛縣)。西晉還舊治,後復為郡,又移治沛縣。南朝宋移治蕭縣(今安徽蕭縣)。北齊時廢。早期沛郡所轄範圍,包括今安徽淮河以北,西肥河以東,河南夏邑、永城和江蘇省沛縣、豐縣等地。東漢時改為國,後又改回沛郡,所轄地域大為縮小,而且郡治屢有遷移。但作為姓氏郡望意義上的沛郡,主要是指西漢時的沛郡。
鳳陽郡:隋朝時期置郡,治所在鍾離(今安徽鳳陽)。
河南郡:秦朝時期名為三川郡。西漢高宗二年(丙申,公元前205年)改為河南郡,治所在雒陽(今河南洛陽),其時轄地在今河南黃河南部洛水、伊水下游,雙洎河、賈魯河上游地區及黃河北部原陽縣一帶地區,轄二十二縣,大致相當於今河南省孟津、偃師、鞏義、滎陽、原陽、中牟、鄭州、新鄭、新密、臨汝、汝陽、伊川、洛陽等縣市。東漢時期既都洛陽,為提高河南郡的地位,其長吏不稱太守而稱尹。隋朝初年被廢黜,後又復為豫州河南郡。唐朝時期為洛州河南府,其轄境都遠小於漢朝時期的河南郡。元朝時期為河南路,明、清兩朝時期均為河南府。民國時期建為河南省。
丹陽郡:丹陽又稱潤州、丹楊郡,是中國十分古老的地名,所指的地方迭有變動。先秦時期,共有三處以丹陽為名的地方,但一般主要是指豫鄣郡(今江西南昌)。漢朝時期實施郡縣制度以後,先後又有許多以丹陽為名的郡和縣。丹陽郡始建於西漢朝元狩二年(庚申,公元前121年),是由原豫鄣郡改置,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下轄十七縣,轄境相當於今安徽省長江以南,江蘇大茅山及浙江省天目山脈以西、浙江省新安江支流武強溪以此地區。三國時期孫吳國移治到建康(今江蘇南京),以後轄區縮小。到了南北朝的後魏時,又在河南省項城縣的東北置了一個丹陽郡。隋朝滅後南朝陳國後曾廢黜,後隋煬帝又置潤州,治所在延陵(今江蘇常州),再以蔣州(今江蘇南京)為丹陽郡。唐朝時期移治到丹徒(今江蘇鎮江)。北宋政和年間(公元1111~1118年)升為鎮江府。另外,古代楚國原在丹陽,即今湖北秭歸一帶,楚文王東遷至今湖北枝江,仍名其地為丹陽。還有,秦朝時期的丹陽縣,亦稱丹楊縣,在今安徽省當塗縣一帶,唐朝時期被併入當塗縣。明、清兩朝乃至民國、現今的丹陽,只是個縣級建制的城市,位於今江蘇省溧陽市旁邊,緊依長江,隸屬於江蘇省鎮江市。 義陽郡:三國時期曹魏國置郡,治所在今天湖北省棗陽縣東南。西晉時期改置為義陽國,其時轄地在今天河南省新野縣南部一帶地區。 錢塘郡:秦朝時期始置錢溏縣,治所在靈隱山麓,其時轄地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及以西一帶。南北朝時期的陳朝禎明元年(丁未,公元587年)改置錢溏郡。隋朝開皇九年(己酉,公元589年)廢錢溏郡置為杭州,移治到錢唐(今浙江杭州靈隱山麓,浙江省杭州市)。唐朝時期將「溏」改加「土」偏傍為錢塘。民國時期,錢塘與仁和縣合併為杭縣。
太康縣:秦朝時期置陽夏縣。隋朝時期改為太康縣,治所在今河南省太康,其時轄地在今河南省東部一帶地區。
永城縣:東漢時期的臨睢縣,晉朝時期廢除。隋朝時期又改置為永城縣,其時轄地在今天河南省東部,鄰接安徽省。
堂號
"白鹿堂":宋朝時大理學家朱熹曾在白鹿洞書院講學,所以稱為"白鹿堂"。
"居敬堂":朱熹講學時主張"循序漸進、居敬持志"八個字的教學原則。循序漸進在教學方法上先易後難,由淺入深。居敬持志的意思是教師不但教書,還要育人;不但言教,還要身教,教師的一言一行都要以身作則,做學生的榜樣,所以叫"居敬堂"。
"折檻堂":漢代時有槐里令朱雲。當時奸臣張禹,欺君害民,作惡多端。但因為皇帝信任他,誰也不敢惹他。朱雲卻上朝奏本,請殺張禹,這一下觸怒了皇帝,立即叫劊子手拉朱雲到午朝門外去斬首。朱雲卻面不改色,侃侃地向皇帝擺出張禹的罪惡事實,大講誅奸臣才能保住社稷的道理。劊子手來拉他去執刑,朱雲卻雙手攀着金殿的門檻,道理還是講個不完。劊子手用力拉朱雲,朱雲就是不放門檻,結果把殿檻扮斷了,劊子手和朱雲都倒在地上,皇帝被朱雲的忠心和不怕強權的精神感動得醒悟過來,釋放並獎勵了朱雲,把張禹交大理寺查辦。過後大臣要派工人修理殿檻,皇帝意味深長地說:"別修了!留着他可以使我時刻檢討自己,也勉勵大家都要象朱雲一樣敢於向我提意見。"
"一本堂":餘姚朱氏的始祖,據《餘姚朱氏宗譜》清同治版記載:「南陽沛國朱氏南遷祖,分徙越州,又始於煒伯謙者,迨明州錄事參軍瑞府君嫡孫兵部尚書美甫君,分居雙雁,為遷姚始祖。」
《餘姚朱氏宗譜》載:「宋參軍朱瑞,琅琊人,以錄事明州,家於鄞,傳二世廷碧公,熙寧時拜兵部尚書,致仕來姚,見雙雁石倉之美而卜築,遂世居焉。石倉如冠如佩,因名冠佩里。」朱瑞,琅琊人,玉公十一世孫,字天錫,生於後晉出帝開運二年(945),卒於宋真宗天禧元年(1017),享年七十三歲,宋初官明州錄事參軍,遂家於鄞。生三子,允祥、允迪、允中。
朱允迪,朱瑞次子,字惠吉,生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卒仁宗至和二年(1055),享年七十二歲,官國子監丞。生二子,廷良、廷碧。
朱廷碧,朱允迪次子,字美甫,號萬四,生於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四月二十二日,卒於宋神宗十年(1077)六月初十,享年五十九歲。官兵部尚書,致仕歸,尋幽游勝,見餘姚雙雁石倉之美,築室僑寓,遂世居焉,是為遷姚始祖。
按上述譜記,漢代時,朱氏由河南南陽縣遷徙到琅琊,即今山東諸城縣一帶。宋時,朱瑞,任職於寧波「明州錄事」,居鄞州。朱瑞之孫朱廷碧,宋熙寧時(1068—1077)拜兵部尚書,致仕後徙居餘姚雙雁鄉石倉村,山峰有岩厓如冠如佩,因名冠佩里,今屬餘姚市梨洲街道,朱廷碧遂成為餘姚朱姓始祖。
朱廷碧遷居冠佩村後,其後子孫又分批外遷。一支遷山陰縣,一支遷上虞縣,有一支遷入餘姚城內龍泉山和城東北的梅川鄉兩地。其中,朱廷碧五世孫朱正秦(1204—1279)被奉為餘姚一本堂朱氏始祖。按譜載:朱氏「雖有山陰、餘姚、上虞之分,而原其一本,則皆發源於冠佩,而根本於南陽者也」。
朱正秦生有三個兒子,長子端一世居冠佩,次子端二遷居餘姚城內龍泉山南麓;後來小兒子端三也遷到龍泉山西麓居住。其中,端二的子孫在龍泉山南麓建造朱氏宗祠。
遷居姚城後,朱氏子孫繁衍,世系分三大支七大房分支。從此,餘姚朱氏開創了長達九百餘年的興旺歷史,
餘姚朱氏世系:一本堂支,朱廷碧始遷姚居冠佩,至五世朱正秦,為一本堂顯祖。三支系:朱正秦為一世,生三子,端一、端二、端三,為二世。長子端一世居冠佩為第一支;次子端二遷居龍泉山之南麓,為第二支;季子端三遷居龍泉山之西麓,為第三支。
七大房:自端二至朱柳莊之子朱宗用,為大房;朱柳莊次子朱宗廣,出繼朱敬莊,為二房;朱宗勤,為在京三房,今以朱仲文之孫朱宗鼐支,為老三房,又稱慶房;朱宗助支為四房;朱宗勁支為五房,居謝家路;朱宗勛支為六房,此房後代子孫不旺;朱宗勤、朱宗助、朱宗勁、朱宗勛均為朱柳莊之子。朱德讓兒子朱宗勉支為七房;朱宗渤支為八房;朱端三一支居龍泉山西麓,稱為後房;能在朱氏祠堂輪流值年的共七分支,故稱七大房。這七大房中,第一大支朱端一,因仍留居冠佩里,不計在內;朱端三一支只算一房,其餘六房均為朱端二子裔,因此,餘姚朱氏家譜,主要記載朱端二一支的譜系。 朱氏還以"鳳陽"為堂號。 [1]
研究考證
朱氏宗譜理學大師朱熹也非常重視族史的研究。他成名後,曾率領福建族人到安徽婺源尋根訪祖,又親自編修了《婺源茶院朱氏族譜》,並撰寫譜序。他的這種重視家族歷史的態度,為後世朱氏樹立了榜樣。
明清之世,朱姓修譜之風更盛,並產生了如南海九江朱氏的朱次琦這樣的譜學名家。朱次琦在繼承前人譜學成就的基礎上,提出了系統的編纂體例,強調重實證的修譜方法,編成了一部清代譜牒的典範之作《南海九江朱氏家譜》,被譽為「清代譜牒學發展中的一個大家」(見《譜牒學研究》第三輯所載馮爾康文《清代譜牒學家朱次琦》)。
解放以後,祖國大陸朱姓修譜一度中斷,但港、台地區則仍有公刻或私印朱氏族譜問世。時至今日,修譜之風在祖國大陸又悄然興起,就筆者所知就有多處朱姓在新修族譜。如湖南平江岑川紫陽堂1991年九修《朱氏宗譜》,1993年湖北應城紫陽堂《朱氏宗族》,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新修族譜。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