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朱元璋為牛販子寫春聯

朱元璋為牛販子寫春聯,民間故事。[1]

目錄

故事內容 

 
原圖鏈接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不但喜歡寫春聯,而且號召百姓過年貼春聯,以增添節日的喜慶氣氛。


又是一年除夕夜,朱元璋帶上文臣,微服出巡,察看百姓貼的春聯。夜深人靜,正好路過一家姓牛的牛販子家門口,見這一家未貼春聯,朱元璋便進屋問明原由。原來,牛販子因忙於做生意,歸來已遲,此時,正請一位私塾先生為他寫春聯呢。


私塾先生想了幾副春聯,可牛販子不大滿意,時候不早了,兩人還在斟酌呢。


朱元璋小時候放過牛,加之牛販子又姓牛,他稍加思索,就想出了一副佳聯,然後大筆一揮就成了。朱元璋寫的是這樣一副春聯:


滿堂生無底


全家午出頭


私塾先生在一旁拍手稱好,而牛販子卻莫名其妙。等朱元璋走後,私塾先生慢慢說出緣由。這時,牛販子也高興得合不攏嘴,於是就高高興興地貼在大門上。


你能猜出是什麼意思嗎?


謎底:上下聯謎底都是「牛」字。


註:


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東北)人,幼名重八,參加農民起義軍後改名元璋,字國瑞,元末農民起義軍首領,明朝開國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史稱明太祖,卓越的軍事家、戰略家、統帥。


朱元璋幼時貧窮,曾為地主放牛。1344年(元至正四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反抗元朝,1356年(至正十六年)被部下諸將奉為吳國公。同年,攻占集慶路,將其改為應天府。1368年(至正二十八年)朱元璋擊破各路農民起義軍後,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結束了蒙元在中原的統治,平定四川、廣西、甘肅、雲南等地,最終統一中國。


朱元璋在位期間,下令農民歸耕,獎勵墾荒;大搞移民屯田和軍屯;組織各地農民興修水利;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經濟作物和果木作物、他還徒富民,抑豪強;下令解放奴婢等等。經過洪武時期的努力,社會生產逐漸恢復和發展了,史稱洪武之治。1380年(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丞相,設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三司分掌權力,進一步的加強了中央集權。


1398年(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於應天,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南京明孝陵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