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槿花(孫同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槿花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木槿花》中國當代作家孫同林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木槿花

多少年前,用籬笆圍起一座土屋,那就是一個農家小院了。

鄉下構築籬笆的材料真多呀,小小的竹竿、細細蘆葦杆、短短小木棍兒,都行,在地上搖出個小口子,將這些東西一枝枝插過去,或疏或密,就成了一堵籬笆。

籬笆是能派許多用場的,它可以擋雞,不給雞隨便出入;也可以攔狗,不讓狗通過;還可以堵人,對不起,這裡不許進!我小的時候,家裡的籬笆是用一種小樹築成的。大人們把這種小樹叫品條樹,這是什麼樹呢?後經考證,原來是木槿。

木槿作籬笆栽下去的時候是一截截小樹枝,不久,那些枝節上便生出許多小枝芽來。

木槿做籬笆有很多好處,最主要的是它的枝條不像其它樹木獨杆向上,長成粗壯的樹幹,而是自根部就開始逸生出許許多多細枝來,這些枝條也是直直地向上,一簇簇、一蓬蓬,擠得密密匝匝,當然就能令雞鴨貓狗們止步了。儘管木槿籬笆的防護功能很好,人們並不太注重它的功能作用,因為,院子的門是永遠敞開着的,來了人可以隨意進出,這就是當年鄉下人的風格。譬如,我的爺爺就是這樣一個人,他不讓關籬笆門,說關門做什麼呀,家裡有什麼見不得人的東西,有什麼怕人偷的!

我的祖父是個閒不住的人,每年的冬天,他都要為木槿籬笆修整一遍,去掉蕪雜的亂枝,讓它們更像籬笆。

木槿籬笆上有好多風景。

木槿花給人的感覺是不緊不慢,它絕不會一下子暴出一樹的繁花,而一天一天地開,一朵一朵地開。木槿花以紫色的居多,也有粉色的淺紅的等等,那些花的花瓣很少,但花朵大,花上散發着淡淡的香,這些花總是晨開暮謝。長輩們總是不准我們小孩子去採摘樹上的花兒,說採摘了花兒的人會打碗,家裡的碗本來就少,誰還敢摘呢?

籬笆上每天都雲集了各種各樣的鳥兒,黃鸝、柴雀、小麻雀、白頭翁……還有許多我叫不出名的小鳥在枝葉間飛過來跳過去,有的鳥兒愛聒躁,總是說個不停,有的鳥兒很矜持,小眼睛骨碌碌地轉着一言不發。

我家有一條叫小花的貓,是籬笆上的常客。小花平時「喵嗚喵嗚」地叫過不停,但到了籬笆下就變得安靜了,它懶洋洋地趴在籬笆邊上曬太陽,眯縫着眼睛,一副睡眼惺忪的樣子,其實我知道,這時的小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它是想逮只鳥兒玩玩。貓兒不僅喜歡吃魚,可能還有逮鳥的天性。小花看似睡着,其實很警醒,只要樹叢中有一點風吹草動,它的兩隻耳朵就會隨之豎起來,眯着的眼睛裂開一道縫,發現動靜,它便輕輕翻身起來,躡手躡腳走過去,待到接近目標的時候便貓了前身,靜觀事態發展,待機會終於來了,它便突然一竄一撲,樣子特別頑皮可愛。小鳥們可能早就知道這隻貓不懷好意,它們的也故意要逗逗小花。它們在樹枝間或跳或跑,嘰嘰喳喳,裝着沒有發現小花存在的樣子,然而,當小花走近了,它們卻「轟」地一聲飛去……小花只好偃旗息鼓,懶懶的,重新藏入籬笆下面,準備下一次的襲擊。

籬笆上的小鳥也喜歡跟孩子們玩。當我們走近籬笆的時候,小鳥會忽然在我們的頭頂上呼地一聲滑翔過來,迅速隱入籬笆叢中,或者在我們頭頂上唧唧嘰嘰盤旋一陣,又反身鑽進樹叢;過一會,還悄悄從枝葉間探出小腦袋來向我們叫幾聲,可能是引我們過去看,去追,當我們再走向它的時候,卻又撲哧一下閃進枝葉間,只聞其聲,不見其影。

籬笆上更是蝴蝶出沒的地方。蝴蝶們不知疲倦地在籬笆枝葉翩翩起舞,特別是一種黑蝴蝶,它們的黑翅膀上有各有兩條金色的紋路,很好看,我常常要站在木槿樹下等待它們的出現。有一次,我終於捉到一對黑蝴蝶,我想將它們製作成標本,祖父卻叫我趕緊放掉,並說,放了它們,他將告訴我一個秘密。待我放了以後,祖父說,這種黑蝴蝶是梁山伯與祝英台變的。你看到麼,它們飛起來總是成雙成對。祖父還告訴我弄死蝴蝶的嚴重後果,如果是男孩子弄死了它們,將來就討不到老婆,女孩子弄死它們將來就嫁不了人。祖父舉例證明:你看看,河西的留寶兒為什麼沒有娶上媳婦,就是小時候糟蹋過蝴蝶。留寶我是認識的,是個只會挑擔的光棍。

蜻蜓喜歡在籬笆上高高低低地翻飛,祖父說蜻蜓是一種益蟲,它是在那裡尋找小害蟲麼?當然,籬笆上還有許多可愛的東西,野蜂會在木槿花上飛來飛去,找到一個花朵,鑽進去,弄一身花粉;小狗喜歡在木槿樹根部繞行,試圖找到一個可以擠過去的洞口;小孩子會在籬笆前玩捉小鳥、掏鳥窩的遊戲……

冬枯春榮的木槿樹籬笆,點綴出鄉村的清秀美麗,使小小的村莊充滿了詩情畫意。

後來,讀了點書才知道,灌木籬笆並非蘇中的鄉下所獨有,它曾經出現在唐詩宋詞里,唐代詩人劉禹錫曾寫過「櫛比栽籬槿,咿呀轉井車」(《同樂天和微之深春》)。宋代蘇東坡也曾在《浣溪沙·麻葉層層苘葉光》一詞中唱過:「誰家煮繭一村香?隔籬嬌語絡絲娘。」而更早的晉代大詩人陶淵明,則在竹籬邊吟出了「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樸素的灌木籬笆, 一旦進入詩詞,便有了新奇,透出了靈秀。

木槿樹的花從夏開到秋,尤其在霜降前後,大多花兒已經凋零或者失去顏色的時候,木槿花依然在枝葉間閃現,與籬邊的菊花一道構成鄉間的特異風情。 欒樹花

前年,如東縣孫莊村在創建特色田園鄉村建設農民公園的時候,新栽了不少樹木,其中有一個新樹種——欒樹。我看到過剛購回的欒樹苗,青色的皮,挺直的干,不枝不蔓,但不知道長成後會是個什麼樣子。

今秋的一天,我邀幾個朋友一起走進孫莊村的文昌園,行走間,大伙兒被園子裡的一種樹吸引住了,確切地說,是被這種樹樹梢上的果實吸引住了:三瓣酒紅色薄薄的果皮圍成一個三棱形,前端還開着個小口兒,像個小燈籠,又像個小鈴鐺。眾人嘖嘖稱奇,覺得從不曾見到過,更說不上來這一個個小燈籠是它的花還是它的果,有朋友在樹下撿起幾個來,放到鼻子下聞聞,有淡淡的香。

正好村組織書記小田走過來,聽着我們議論,他沒有看樹,也沒有看果,便說出了樹的名字:欒樹。到這時我才將它與當初的樹苗對上了號。

欒樹有高大筆直的軀幹,樹皮光滑泛青。春天的時候,它的葉子多是紅色,夏季的時候樹冠開滿了黃花,到了秋天葉子會變黃,樹梢上長出紫紅色的燈籠狀的果實來。「欒樹在每個季節都會有不一樣的觀賞特點,現在應該是它最漂亮的時候,你們看——」田書記用手指着欒樹冠說:「枝頭的花還沒有完全凋謝,紅色的果實卻已經長了出來。」是的,這時的欒樹有花有果,黃綠紅相間,的確好看。

田書記告訴我們,欒樹果實的生長過程簡直像一位魔術師,剛結的果淺綠和粉紅交映變換,隨後變成深淺不一的酒紅,在陽光下搖曳着醉人的色彩,好似一盞盞紅燈籠,遠看是花,近看是果。幾場秋風秋雨過後,紅色漸漸變深,沉澱為溫和內斂的褐色。

普通植物大多是花兒極盡嬌艷,果實則像懷孕了的婦人一樣安詳淡然,仿佛所有的激情騷動都平靜了下來,欒樹則恰恰相反,它的花兒是害羞謙遜的,果實卻艷紅一片,如火般熾烈,仿佛所有的力量和美貌都是在彰顯着孕育的喜悅。這正是欒樹異於其他樹的地方,這也是它令人驚艷之所在。

據說欒樹有淨化污染的功能,所以,人們愛將其栽植在工業污染區,請它充當環保師。而且,欒樹對溫度的適應性很強,零下20多度的天氣下它都能夠忍受。因此,當蕭瑟的秋風裡,大部分樹木繁華落盡,準備輕裝越冬的時候,欒樹蔥蘢的綠葉上,密密麻麻的黃花一片金黃,絢麗的果又是鵝黃、嫰青與酒紅相間的顏色,呈現出一種異樣的美。

告別欒樹後,我們又去了孫莊的稻田,看了常在那裡出現的大白鳥;又去了孫莊的智能大棚,拍攝了大棚里葡萄架;又參觀了孫莊的千畝特種蔬菜基地,看到滿地綠油油的蔬菜……儘管我們看到了許多鄉村秋天的特色風景,但文昌園裡奇特的欒樹留給我的印象最深。

回家查資料,百度上說,欒樹的花是一種純天然的黃色染料,果實是令人心動的藍色染料。我還發現,欒樹最早出現在《山海經·大荒南經》里,「有雲雨之山,有木名曰欒。」

秋天,走進鄉村,走進特色田園,一定會遇到許多舊交新朋,「有木曰欒」,這位來自《山海經》的老朋友,居然在田園上舉着花攜着果等候着我們。 [1]

作者簡介

孫同林,男,江蘇省如東縣袁莊鎮人,1956年12月生,中共黨員,江蘇省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