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木梯寺石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木梯寺石窟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馬力鄉楊家坪,在榜沙河邊依山建造,相傳入寺無路可走,在山門口絕壁之上,安置一木梯,人們攀梯入寺,故名「木梯寺」。木梯寺北魏始建,唐、宋增建。僅有北端一門入寺,傳早年架一數丈木梯於絕壁處以便登梯入寺。寺西有大石佛一尊。寺內現存窟龕18個,有造像78尊、壁畫234幅[1],繪畫面積2100平方米。木梯寺內容廣,碉飾多變,具有相當高的藝術價值。尤以五、七、十六窟規模最大,保持原作風貌。造像有魏唐遺風,其中,宋代作品為全寺精華。現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規模

木梯寺石窟在武山縣城南35公里石渭山。山勢南北走向,崛起一峰,高千米。三面懸崖絕壁,沙河繞流北去入渭水。洞窟開在距山基200米的懸崖峭壁上,橫跨九梁十溝,長500米。

有崖窟、摩崖龕、走廊、自然崖龕,均置木構遮檐,北側鑿山門。現沿盤山小徑登山門。尚存洞窟18個、殿堂4座、塑像80餘身、壁畫2100平方米。始建於北魏,後經歷代重修。大佛閣有唐代彩塑大佛,高14米,又名大佛寺。峰巒遍生林木野花。寺北5里屏風山有一窟,壁畫具有唐代畫風。木梯寺石窟位於武山縣城西南35公里處的馬力鄉石渭山。該寺依山建造,石窟開鑿在離地面千餘尺的半山腰上,三面為懸崖絕壁,僅北側設鐵山門一處可通寺內。原於絕壁處置木梯,供人們攀登入寺,故名木梯寺。木梯寺明洪武初年重建。從現存窟龕造像風格來看,有一部分頗具北魏、唐代風格[2]。其中五號窟高4.9米,寬6.7米,深5.4米,方楣穹官窿頂。全寺以古窟龕為主的建築群還有主皇閣、三官殿等10餘座建築。1981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06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石窟特點

木梯寺石窟開鑿在半山腰上,四周如天塹,離地千餘尺,南北橫跨九道梁十條溝,長約500多米。這裡三面都是懸崖峭壁,只有北側有山門能入寺內,相傳原在絕壁上架有長達數丈的高大木梯。木梯寺石窟究竟建於哪個年代還需要考證,但明代重建寺序卻這樣記載:隴川東北有山,曰林寺,又曰木梯寺。初建於漢,自漢迄今三百餘載,歷代經營,內有十殿九洞二磚塔。二塔已無跡可考,最西有天然石佛一尊,較甘谷大佛略小。明洪武初年經林僧黨都剛重建。萬曆十五年,有平涼府隆德縣居士任演明捐資重修。

木梯寺現存石窟十八個,殿堂四座,內有彩塑神像八十餘身,壁畫234幅,繪畫面積400平方米。其中七個窟室面貌古樸,藝術價值較高。尤其是五號、七號兩窟的造像保存較好,未失原體,是木梯寺文物保護的重點。

視頻

木梯寺石窟 相關視頻

武山木梯寺石窟

參考文獻

  1. 除敦煌莫高窟,甘肅還深藏了19座神秘石窟 ,搜狐,2017-05-16
  2. 武山木梯寺,新浪博客,201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