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鹼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朝鮮鹼茅(學名: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 Ohwi)是禾本科,鹼茅屬多年生草本植物。鬚根密集發達。稈叢生,高可達80厘米,葉鞘灰綠色,無毛,葉舌干膜質,葉片線形,扁平或內卷,上面微粗糙。圓錐花序疏鬆,金字塔形,花後開展或稍下垂,微粗糙,小穗含小花,第二穎先端鈍;外稃先端截平,膜質,其下黃色,後帶紫色;花葯線形,穎果卵圓形,6-8月開花結果。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青海、寧夏、新疆、甘肅。日本、蒙古、俄羅斯西伯利亞也有分布。生長在海拔500-3500米的較濕潤鹽鹼地和湖邊、濱海的鹽漬土上。
朝鮮鹼茅是改良重鹽鹼地的先鋒植物,是鹽鹼地優良牧草。
- 中文名: 朝鮮鹼茅
- 拉丁學名: Puccinellia chinampoensis Ohwi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單子葉植物綱
- 目:禾本目
- 科:禾本科
- 亞 科:早熟禾亞科
- 族:早熟禾族
- 屬:鹼茅屬
- 種: 朝鮮鹼茅
- 命名者及年代: Ohwi,1935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鬚根密集發達。稈叢生,直立或膝曲上升,高60-80厘米,徑約1.5毫米,具2-3節,頂節位於下部1/3處。葉鞘灰綠色,無毛,頂生者長達15厘米;葉舌干膜質,長約1毫米;葉片線形,扁平或內卷,長4-9厘米,寬1.5-3毫米,上面微粗糙。
圓錐花序疏鬆,金字塔形,長10-15厘米,寬5-8厘米,每節具3-5分枝;分枝斜上,花後開展或稍下垂,長6-8厘米,微粗糙,中部以下裸露;側生小穗柄長約1毫米,微粗糙;小穗含5-7小花,長5-6毫米;穎先端與邊緣具纖毛狀細齒裂,第一穎長約1毫米,具1脈,第二穎長約1.4毫米,具3脈,先端鈍;外稃長1.6-2毫米,具不明顯的5脈,近基部沿脈生短毛,先端截平,具不整齊細齒裂,膜質,其下黃色,後帶紫色;內稃等長或稍長於外稃,脊上部微粗糙,下部有少許柔毛;花葯線形,長1.2毫米。穎果卵圓形,千粒重約0.134克。花果期6-8月。
主要價值
朝鮮鹼茅是改良自重鹽鹼地的先鋒植物,是鹽鹼地優良牧草。[1]
近種區別
朝鮮鹼茅小穗含4-7花,長5-6毫米,第一穎長約1毫米,外稃長1.8-2毫米,近基部及邊脈有短柔毛,內稃兩脊下部有少許柔毛,與鄰近種有別。
生長環境
朝鮮鹼茅一般生長在濕潤的鹽鹼土上。在松嫩平原上,羊草草原土壤鹼化以後形成的鹼斑、鹼湖周圍和草甸鹼土上,均能生長,有時形成大面積的純群落。有時和星星草混生,構成鹽化草甸。耐鹽鹼程度高於星星草。在土壤PH值9.0-10,表土含鹽量1.5%的土壤上能正常生長。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山西、山東、江蘇、安徽、青海、寧夏、新疆、甘肅。日本、蒙抄古、俄羅斯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編
選擇低濕平坦的鹽鹼地種植,季節性臨時積水的低洼鹽鹼地或鹼斑地亦可種植,不能存留雨水的凸狀龜背形鹼斑地不宜種植。在春季提前翻耕整地。
朝鮮鹼茅種子小,千粒重僅0.13克,頂土能力弱,所以必須精細整地後才百能播種,一般大面積機械播種在春季或秋季播種,若人工播種亦可七、八月份雨季播種。每公頃播種量25-35千克,播種深度0.5-1.0厘米,大面積播種時用鹼茅播種機播種,行距20厘米,播種後鎮壓。小面積種植時可人工撒播。也可以壟作,沿等高線方向起壟,起壟後在壟溝撒種或壟幫點種。
栽培技術
播種後灌水。灌水後要一直保持地面濕潤,待出苗後,可視土壤水分狀況,若干天灌一次。種植當年有時會有鹼蓬生長,可用除草劑2,4-D丁酯除草。
朝鮮鹼茅幼苗非常纖細,必須加強保護,防止牲畜踐踏,播種當年生長緩慢,分櫱枝多為營養枝,當年一般不開花結實,不能形成經濟產量。第二、三年乾草產量達到高峰,第四年以後一般產量呈下降趨勢。要獲得較高產量,應增加投入,在朝鮮鹼茅拔節期追施氮肥,因為拔節期吸收養分速度快,數量多,是需要氮肥的關鍵時期。施氮肥可促進朝鮮鹼茅的生長和分櫱。每公頃施尿素300千克,施肥時應結合灌水進行。施氮肥不僅可增加朝鮮鹼茅種子和乾草產量度,而且可提高朝鮮鹼茅乾草的粗蛋白質含量,從而改善了朝鮮鹼茅的飼草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