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望海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望海寺

 

 

 

望海寺位於遼寧葫蘆島市龍港區的望海寺,與葫蘆島的島里是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為我國渤海灣沿岸的小城之一

望海寺,毗鄰葫蘆島半島中部南側,東西兩面夾山,南面直通渤海岸邊,最早以該處山上的「望海寺廟」而得名。

寺廟簡介

望海寺東北側,是「山城子」,曾是明代的一個屯兵基地,後來居民多以漁民為主。其東側,隔山與葫蘆島島里接鄰。島里,即葫蘆島港口所在位置。東北戰役勝利後,1948年11月10日,此地隨着錦西全境一同解放。島里山上,有張學良別墅及1930年由張學良親筆撰寫的築港紀念碑。島里港口,還是蔣介石當年東北戰役失敗後逃走時登船的地點(筆者不認同傳說中有關蔣介石即於此時此地登船逃往台灣的說法)。

相關典故

1949年2月25日凌晨,於上海吳淞口起義的國民黨「重慶號」巡洋艦,馳至葫蘆島的島里港口。在國民黨與美國飛機及其潛艇的轟炸和封鎖之下,3月19日該艦於港口內放水自沉。

起義官兵在奮力還擊中,有六人犧牲。其中韓志銘、劉芳圃、沈桂根、黃漢民四烈士墓,現已移至葫蘆島龍港區英山公墓。另外史德基、邱標兩名烈士,因當時負重傷轉治錦州醫院時犧牲,葬於錦州烈士陵園。島里的渤海造船廠,是1955年開始籌建的我國東北地區帶有軍工性質的一個大型造船廠。因1968年4月8日由毛澤東主席為這一造船廠簽發了一份特殊的軍工製造工程文件,故而曾經命名為6848廠。

其西北約五公里處,便是中國最大的有色金屬冶煉基地——葫蘆島鋅廠。其前身為:東北淪陷時期,日本「滿洲鉛礦株式會社」於1937年5月在馬仗房興建的「葫蘆島制煉所」。解放後,曾更名為401廠,三十年後,始更名為「葫蘆島鋅廠」。

重建時期

望海寺院,坐落于海濱浴場西側的三道溝坡上。據有關史料記載,該寺院始建於明末清初年間,於1938年日本侵華戰爭期間,損毀於日本人手中。於是,「望海寺」幾十年來,便成了有其名而無其實的地名。2000年,長春地藏寺的釋安聖、釋安得二法師為完成師傅遺願,走遍東北三省,最後決定在葫蘆島龍港區原望海寺舊址,恢復重建瞭望海寺院,終使望海寺地名再次有了着落。

寺院處於陡壁高丘之上,隱於叢林之中;西倚高山,南俯大海,氣勢甚為肅然。寺院的功德碑上,鐫刻有這樣一首五言詩:

天啟一顆星,深山古寺醒。雲封門謝客,風鼓浪傳經。

曉月三分白,殘燈幾點青。僧家閒半日,渤海系金繩。

歷史概況

在歷史上,尤其清代以前,錦西(後來的錦西縣,今日的葫蘆島市老城區)以東包括馬仗房、望海寺及島里在內的半島地區,人煙極為稀少,除了少數狩獵者及當地打漁的人家之外,很少有人光顧這裡。清朝奪得天下之後,大部分軍隊再無戰事,便「刀槍入庫,馬放南山」,成批成批的軍馬被驅趕到此地放養(此便是該地一個「馬仗房」地名的由來),隨之而來的「退役」軍漢及其家屬,便成為這裡的第一批移民和拓荒人。

此後十數年間,由於清政府的一些舉措及內地的災荒所致,山東等地「闖關東」的人及大批流浪、逃難的人,也紛紛來此落腳謀生,形成了這一半島的一次大規模的移民湧入階段。

這些移民和後來「葫蘆島制煉所」召來的工人以及建國前期數十年間的陸續移民,大多散落於玉皇閣、齊屯、茨山、稻池、白馬寺、馬仗房、望海寺、島里等地,使這個半島,再不是一席冷清之地。但建國初期,望海寺、島里的居民仍然十分稀少。

愈見興盛

由於後來造船廠的興建,五十年代末,從上海、大連等地調入一大批專業技術人員及工人於此落戶,加之六十年代末從高中、中專學校大批的招工,使這裡居民狀況愈見興盛。

望海寺海岸,東西陡峭呈環抱之勢;中部沙灘平闊,且緩緩延向海中,形成天然浴場。夏日來臨,遊人四至;漁民船隻,亦常於此泊岸。若待退潮,還可踏着礁石,繞過西側岩壁,尋到另一處隱蔽的平闊沙灘浴場。雖與島里港口同屬一片海域,相去也不過幾千米,但島里港口卻是不凍港,而望海寺海岸每逢冬季都要結冰,有時竟延向海中達數千米。由陡峭的山岩石壁上,清晰可辨遠古年代地理升變痕跡。

尤其西部山岩斷面,更為明顯地裸露出海下火山噴發後熔漿流動形成的青岩層帶。根據多層青岩斷面的間隔和間隔中夾雜的不同年代熔岩顏色及其它岩層的狀況,可窺見數億乃至數十億年前渤海灣地質十分活躍之一斑。因曾有過多次海下火山噴發和地震,導致局部地表塌陷,邊圍拱起,形成多處斜岩峭壁。

另外,整個半島四處地下,廣泛可見沉積岩地質;於某些高山岩石上,還能發現貝殼的附着物。這足以證明,在遠古時期,半島曾處於一片汪洋大海之中。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