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冷清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中國當代作家冷清安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有家的地方才是天堂

壬寅年初秋,正值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95 周年紀念。貴州籍通遼戰友會通知我:八一期間戰友會要舉辦系列慶祝活動希望我能參加。接到通知,我即刻啟程飛回科爾沁大草原。內蒙古通遼是我參軍到部隊的地方,離開部隊後依然生活工作在這裡四十多年。可以說是我人生的歸屬地,是我的第二故鄉。那裡有我一起當兵的許多戰友,有我的家庭和妻兒。所以也是讓我魂牽夢縈的地方。到家的第二天,戰友們相約在通遼的森林公園共同商量八一慶祝活動。清晨我們老戰友十餘人集聚在一起來到森林公園。在通遼生活了幾十年,平時去森林公園並不多,屈指可數,讓我感到驚訝。森林公園位於通遼市城區南端,城鄉結合部。是當年我們軍訓的地方。記憶中曾是一片沙坨地和掩埋垃圾的地方。眼前的森林公園與幾十年前比較,真不敢讓人相信這是同一個地方。

我們擇北大門進入景區;沿餐飲服務區;野營野餐區;植物分類區、民族風情區遂一觀賞;森林公園已經成為一所集休閒、娛樂、科教為一體的文化性森林公園。景區內1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荷花湖成為森林公園山水景觀的重要組成部分,讓人流連往返。時間過去了兩個多小時,我們返回到1.2萬平方米的大門廣場,高10米的成吉思汗雕像,長150米,高3.8米的蒙元十三世紀歷史百年長卷。森林公園以人工景觀與原生態景觀相結合,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園林植物群落,不僅展示了深厚的蒙古族歷史文化,再現了科爾沁草原的原始風貌,成為城市中的森林景觀。 午間,我們就近擇一處蒙古族餐館用餐,共同商量八一活動具體事宜。

下午大家繼續在公園遊玩。 森林公園占地面積267公頃,地形自然起伏,豐富多彩的植物景觀錯落有致,林中空氣清新,綠草如茵,柳枝輕拂,百花爭艷;10萬平方米的人工湖,碧波蕩漾,荷葉甜甜,輕舟穿梭,遊人如織;8公里環路,移步換景,曲徑通幽,親近自然,花鳥相伴;成吉思汗雕像,金戈鐵馬,傲視群雄,人文自然,渾然天成。這裡還有太陽島、月亮島、荷花湖及碰碰車、超級飛船、豪華轉馬等三十多種遊樂設施。欣賞完迷人的疏林草地風光、遊歷抗日戰爭遺址、瀏覽全國最大的元代百年長卷浮雕牆、在栩栩如生的成吉思汗雕像前我們共同留影紀念,結束了此次的森林公園遊園。

初秋的草原,秋高氣爽,八一建軍節如期而至。戰友會的各項慶祝活動有序進行。8月1日,在通遼市城郊一處名曰張家老院的酒家大廳內,座無虛席。戰友廖家林主持慶祝 活動。家林兄聲情並茂的主持,將戰友們的熱情推到了極至。廳堂內熱鬧非凡。大家推薦我作為戰友代表為聯誼活動致辭。我十分高興和激動。遠道專程從遼寧丹東而來參加戰友會的老戰友安永澤熱情洋溢的發言道出了戰友間久別重逢的心聲,大廳內掌聲雷動。午宴持續到下午四點多鐘才各自離去,意猶未盡。

連日的聯誼會、聚餐,也許冷落了女兒。突然有一天孩子問我,爸爸你們戰友聚會不帶孩子嗎!這我才感覺到回家十多天了,幾乎沒有在家陪孩子吃一頓飯。我告訴女兒,一定抽出時間多陪陪她們娘倆。清晨,我照例晨練後回到家中,從早市購買了一些食品。女兒很高興,坐在桌前我們一家人一起吃早點。吃過早點,女兒主動提出,今天有空可以陪爸爸媽媽去景區遊玩。我們夫妻倆喜出望外,這是近十多年來,我們一家人專程出外遊玩。女兒駕車我們一家三口直奔科左中旗孝莊園景區。說到科左中旗,我另有個人情結。1981年春天,新兵訓練結束後,我被分配到了老連隊,部隊所在地就在當時的科左中旗花吐古拉公社。部隊轉業後離開花吐古拉幾十年了,今天又要故地重遊,心潮起伏。我努力克制內心的激動,只是輕描淡寫的給女兒講述一些我在部隊時期的趣事。汽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公路兩旁遼闊的大草原,藍天白雲,放牧着牛羊,此情此景,讓我的心又回到了四十多年前的火熱軍營。一塊路標提示孝莊園景區到了。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孝莊園—達爾罕親王府,達爾罕親王府位於科左中旗花吐古拉鎮,距離通遼市區50公里,為清代國母孝莊文皇后的出生之地,孝莊就是第一個在紫禁城裡稱帝的順治皇帝的母親。王府占地面積約10萬平方米,唉呀!真大啊,整個園子分13個部分。我們從正大門進去,一眼看去,寬廣的大路兩邊是更寬廣的土地,順着大路,走到了儀門,儀門前有兩個玉石麒麟鼓,我想在太陽下一定很燙吧?結果摸上去,一點也不燙,還涼涼的,果然是溫潤如玉,夏天玉石就是很舒服。看看頭頂的藍天白雲,走在寬大的王爺府里,我想,古代的人怎麼住這麼大的房子,難道他們不害怕嗎?電影裡的鬼片都是拍在這樣的大房子裡,難怪他們都有那麼多傭人,要不晚上真的有點害怕。我們繼續往前走,到了正殿:銀安殿。和故宮裡的三大殿差不多,只不過會小點,不過也是,親王不可能有皇上住的大。終於走到了孝莊故居,偌大的一個院子,裡面的二層小樓很漂亮,後面還有個玉佛殿,站在這裡想像着以前孝莊的生活,應該很舒適,旁邊有個孝莊博物館,裡面介紹了孝莊的生平和一些她用過的東西,還有她的畫像,看到她的畫像,我心裡犯了嘀咕;科爾沁第一美女!怎麼長的跟男人似的,我心裡真是覺得不可思議,難道是畫師的水準出了問題。要麼是以前的畫師技術太差吧。參觀整個孝莊園大概用了三個小時,我們也只是選擇性的看看。女兒打趣道,現在要是能住這麼大的房子多好啊!

孝莊文皇后景區,是在孝莊文皇后故居遺址上重新建設而成。孝莊文皇后,博爾濟吉特氏,原是蒙古科爾沁貝勒寨桑之女,生於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三月初八日,名叫布木布泰。1625年,年僅13歲的布木布泰,在哥哥吳克善和侍女蘇茉爾的陪嫁下,嫁給了後金大汗皇太極為側室福晉。1636年皇太極稱帝,封年齡最小的布木布泰為永福宮莊妃。她為皇太極生了3個女兒:固倫雍穆公主、固倫淑慧公主、固倫淑哲公主;一個兒子:九阿哥福臨(即清世祖順治皇帝)。 皇太極死時,孝莊32歲,她六歲的兒子福臨繼承了皇位,改元順治。她「母因子貴」晉封為皇太后,順治死時年僅24歲,由8歲的康熙繼承皇位。康熙尊自己的祖母為太皇太后。這位太皇太后輔佐了順治,康熙兩位幼主,為清初的繁榮和穩定立下漢馬功勞,而史學家對其評價甚高,稱她是明末清初傑出的女政治家,深受各朝各帝的尊敬。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孝莊文皇太后病逝,終年活了七十五歲。葬入清東陵風水牆外的昭西陵。

孝莊文皇后一生經歷了清太宗、清世祖、清聖祖三朝,同時也經歷了長年征戰與各種政局變化,以及種種艱難險阻;最後清朝統一了全中國,並使社會從動亂走向安定,使經濟從崩潰走向穩定和發展。這一切都與她的作為不無關係,可見其影響巨大。

孝莊文皇后聰明能幹,具有政治遠見和真知卓識,並且頗具謀略和非凡的才智,因此她對清初的軍國大事,多有指畫;特別是她對培育兒孫更有一套獨特的方法。她與皇太極的關係很好,長期做着襄助內政的工作,輔佐丈夫「肇造丕基」。當皇太極暴卒後,她曾經要以身殉葬,只是由於群臣的勸阻,才算做罷。由於皇太極生前沒有決定繼承人,故引起了一場爭奪皇位繼承權的鬥爭:當時主要分為兩派,一派以皇太極的長子豪格(鑲白旗旗主肅親王)為首;另一派以皇太極的九弟多爾袞(正白旗旗主睿親王)為首。經過雙方激烈爭鬥,最後達成妥協,決定讓皇太極的幼子六歲的福臨繼承皇位,是為順治皇帝;由多爾袞和濟爾哈朗輔政。但是由於孝莊、福臨孤兒寡母,勢單力薄,一切大權都掌握在多爾袞手裡;特別是在1644年(順治元年)夏天,多爾袞率領清軍進入北京後,在大內武英殿升坐,接受明朝舊臣朝拜,並三呼萬歲,當時人們只知有「攝政王」,而不知有順治皇帝時,更是躊躇滿志,真想早日圓他的皇帝夢。在這種情況下,孝莊與福臨於是年9月來到北京。當時,她看到多爾袞大權獨攬,飛揚跋扈,對自己兒子的皇位構成威脅,為了延緩其篡位、稱帝的野心(而且多爾袞也早就對她表示愛慕),她決定按照滿族風俗,父死兒可妻其後母、兄死弟可妻其嫂的習慣,決定下嫁給多爾袞。在回家的途中,我在相關歷史資料中了解到更多關於孝莊園的史料。

返回到通遼市區已經是太陽西下,這時候女兒提出我們去一家有名的麵館吃點東西。經女兒這麼一提醒腹中似乎有了飢餓感。在通遼橋北的一家手擀麵館,我們一家圍坐在一起各自要了一碗麵,味道的確很不錯,有一種久違的家的味道。看得出女兒陪爸爸媽媽一起出遊非常高興。此時車上的音響傳出騰格爾的《天堂》:

藍藍的天空

清清的湖水

綠綠的草原

這是我的家

……

美麗的科爾沁草原,大美通遼!你是我的家,我的天堂! [1]

作者簡介

冷清安,男,仡佬族。一九六二年十二月出生於貴州省石阡縣。畢業於內蒙古民族大學中文系。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