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月夜竹海(鄭友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月夜竹海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網

《月夜竹海》中國當代作家鄭友貴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月夜竹海

溫婉的微風,輕輕盪起竹海綠波,瑩瑩月光,悄悄流瀉在這綠色海面。哦,月夜竹海,你仿佛青春勃發卻又有些羞澀的少女,如夢似幻,叫人神思飛揚……

第一次走進蜀南竹海,那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在一個雨後初晴的周末,我們幾個剛走出校門步入社會血氣方剛的年輕人,邀約到這鮮為人知的神奇土地,輕紗似的雲霧在綠海深處輕盈飄動,魚兒在清澈見底小溪上下翻游,鳥兒在林間飛翔、歌唱,深深吸一口清新空氣,神清氣爽。我和夥伴們情不自禁地唱起《在希望的田野上》、《年輕的朋友們》,唱起了當時流行的校園歌曲,徜徉在竹海懷抱,感覺眼前的一切多麼美好,綠色音符蘊育萌發了我們一個個五彩斑讕的青春夢、事業夢、愛情夢……

竹海歸來,她那如詩如畫、秀麗迷人的風光便深深鐫刻在我心上,就連那竹根水、竹筒飯、竹豆花、七彩飛瀑、竹海妹《種竹謠》那動人的山歌,也讓人夢牽魂繞,她如同閨中秀女、蜀南處子,似深埋泥土的南國翡翠,我想總有一天人們會識你愛你的。我提起稚嫩的筆,寫了名為《竹海賦》的散文,怕人笑話未向報刊投稿。但這篇鍾愛竹海已發黃的文稿我至今珍藏着。竹海,仿佛一位知心朋友,總覺得該為她做點什麼。後來,我寫了一首題為《月夜竹海》的詩:

這首詩被一位青年詩人推薦在一家頗有影響的報紙發表,了卻了心中之願。我覺得我的詩句無法寫出竹海之美。如今,我幾乎年年到竹海,或相約單位同事、或親朋好友同行、或筆會採風,竹海竟成了不約而同的首選。她真是一本百看不厭的書,每一頁都寫滿新鮮,每一段都寫着神秘,春的生機、夏的茂盛、秋的成熟、冬的凝重,一年四季,綠色常在。乘車游竹海,一日閱盡翠綠;漫步竹海小道,更能感受竹海無限妙處。看,那筆直剛健的翠竹,真是世間君子,任憑狂風暴雨酷暑嚴寒、雪壓枝頭,你總是昂揚着向上生長,拼力去迎接頭頂那縷縷溫暖陽光,為人間新添一片新綠,難怪古人讚美你「未出土時先有節,到凌空時亦虛心。」是啊,你有志氣、骨氣、正氣,卻又是那樣謙遜,默默地淨化着、美化着世界,最後也要成為人們生活、建設的有用之才,引得儒將張愛萍到竹海時為你揮毫潑墨。

是誰在竹海朦朧月光下吹起了竹笛?笛聲隨微風傳來,清脆、悠揚、飄逸,在這並不嫻熟的笛聲中,我分明聽見吹笛人的心跳,哦,笛聲是從「忘憂谷」那邊傳來的。「忘憂谷」,多貼切的名字,身在竹海,遠離都市喧囂、功名利祿,什麼人世分爭、挫折煩惱,統統拋到九宵雲外去吧,人生在世,哪個人身上心上都會留下明的暗的傷痕,那就讓無私的寬闊的竹海,用她那母親般溫暖的手掌,輕輕撫慰你受傷的心靈,在你心中播下一片亮麗的綠蔭。

凝望沐浴在月光下的萬頃綠波,我似乎聽見了什麼?看見了什麼?哦哦,那是宋朝大詩人黃庭堅迎風站立竹海最高處,詩興勃發:「壯哉,萬里綠波」!我影約看見勤勞、勇敢的僰人,正和漢人在山間播種、狩獵。僰人重仁重義,卻在明朝萬曆年間神秘消失了。據說,從竹海走出去的禮部尚書周洪模主張對僰人安撫,而權臣張居正不聽勸阻,下令把僰人剿滅,十萬大軍浩浩蕩蕩開往蜀南,幾番刀光劍影,古老的僰人部落消失了。僰人的後代真的一個都不在了嗎?這就象那高掛懸崖的僰人懸棺一樣,留下了一串串千古之謎。我仿佛聽見石達開和太平軍的勇士們與清軍廝殺的吼聲,炮聲和吶喊聲在林間迴蕩。我分明看見竹海哺育的優秀兒子餘澤鴻,從竹海走向上海、走向瑞金,這位曾在周恩來直接領導下工作,先後任黨中央秘書長、紅軍川南遊擊縱隊最高領導人能文能武的熱血志士,他帶領戰友們在這片土地上為掩護主力紅軍長征,為自由、民主和幸福生活而戰,把最後一滴血灑在了這片故鄉的熱土。啊,竹海,我猛然明白了你為什麼這樣秀麗卓絕,原來是英雄的鮮血把你浸染,烈士的崇高理想和品格蘊育了你不凡氣節!也許,英烈的浩然正氣正是我久久尋覓的竹海之魂?!

在這靜謐的夜色里,笛聲忽遠忽近,我腦海中又走出兩個鮮活的人物來。一位白髮老人在觀察着什麼,採集着什麼,他是九十高齡的我國著名土壤學家侯光炯,遠離繁華都市,告別兒孫,獨自一人扎進竹海深處,他要把餘生傾注在竹海土壤結構研究上,為竹鄉兒女謀福利,就連大年三十也在竹海過,老人對科學對竹海的痴情,令人感慨不已。生於斯的漢子、詩人吳延松先生仿佛又在熱情澎湃地朗誦他的得意新作。認識吳延松先生是在十多年前竹海一次筆會上,吳先生看上去五十多歲,據文友說他已患重症,但在那次竹海筆會篝火晚會上,他為來自四面八方的朋友精神飽滿的大聲朗誦自己創作的詩句,大氣、豪邁、新穎,如挺拔翠竹,剛強不屈。吳先生是川大高才生,才氣不凡,命運坎坷,和所有竹海人一樣,多情剛直。他似乎忘記了人世的傷痛,為宣傳竹海、開發竹海執着的奔走、呼籲,竹海的山山水水到處留下了他深深淺淺的腳印。吳先生算得上竹海最早的「導遊」,他的熱情好客感染着每一位來到竹海的朋友。在筆會期間,他還「得意」地向文朋詩友展示了國內外數十名知名藝術家在竹海為他留下的墨寶,這是藝術家們被吳先生的熱情和竹海美景感動創作相贈的,其中著名書法家范曾「竹海」兩個蒼勁雄渾的文字,真讓人過目不忘。如今,吳先生實現了「死了也要埋竹海」的心愿,他要是能看到現在不同膚色和民族的人們留戀竹海風光,一定又會吟出激情澎湃的詩篇的吧。

春風習習、細雨飄灑。月夜竹海,如人間一支動人的歌。你聽:「劈——啪」聲此起彼伏,呵,是春筍正拔節破土而出呢!哦,迷人的竹海,你留下了我青春的腳步和最美的時光,你生長着新奇、希望和五色夢,讓我怎不為你久久遐想……

[1]

作者簡介

鄭友貴:四川宜賓人,作品散見《中國文化報》、《文藝報》。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