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最後一節語文課(高盾盾)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最後一節語文課
圖片來自免費素材圖片網

《最後一節語文課》中國當代作家高盾盾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最後一節語文課

一想到今天這節課是本學期最後一節語文課,別提有多開心,似乎從中午開始,內心抑制不住的歡騰,但除了興奮,更多的是沉甸甸的回憶

記得開學一天,早上第一節就是語文課,早讀時我才拿到教材,雖然提前備好了課,但多少有點慌亂,畢竟面對的是新環境、新的教學對象。好在備課充分,第一節很順利地上完課。中秋節之前,我都不能適應新的教學環境,因為之前太過忙碌,而現在極度「悠閒」,這讓我從身體和心理上都無法接受,一度覺得自己過得渾渾噩噩,人生沒有了方向。中秋節之後,一天比一天忙,雖然只帶一個班,但我似乎又回到了以前帶雙班和班主任的忙碌狀態。每天不是忙於觀課學習,就是忙於鑽研教材,紮實備課,生怕工作出漏洞,但即便這樣,還是免不了問題的產生,還是會出現文本解讀不充分、課堂時間把控不靈活、學生點評不及時等等問題。面對這些問題,我會盡最大努力去改進,但還是會焦慮、會壓抑,總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總覺得自己達不到滿意的高度,所以一度被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直到上完了公開課,心理壓力才得以減輕。

公開課在大家的幫助下,得以圓滿完成,但新的難題又來了,那就是自己教學的薄弱板塊——詩歌教學。為了吃透教材,確保自己首先對文本理解透徹,我會翻閱很多書籍,也會虛心請教同組其他老師,尋求他們的幫助,爭取讓自己的課變得豐富起來,不僅讓學生愛聽,也讓學生學有所獲。就這樣一天天堅持,一步步走來,內心變得不再忐忑不安,而是多了幾分從容與自信,相信付出終究會有收穫。

本以為,這樣的生活會繼續,但生活總是愛跟我們開玩笑,一如去年一樣,最後一個月又回到了線上教學,似乎又到了令人頭疼的時候,學生覺得學習效果不好,老師覺得教學效果不佳,家長更是甚感焦慮。作為新進教師,可能面臨的難題更多,如何備好課,重要的是如何上好課?在重重壓力面前,少不了教研組老師的幫助,但「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更多的還是需要自己鑽研,只有自己真正學到的才是底氣,才是資本。

為了不落後於同組老師,在線上教學期間,我會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備課,包括備學生。遇到自己不理解的會諮詢其他老師,也會藉助各種媒介去查閱,直到問題迎刃而解,所以到最後就是我的書上總是寫得密密麻麻,以致到上課時不用看書,我都可以很自如地講解對應的知識點。因為在這密密麻麻的背後,是一字一句的斟酌,是一張又一張ppt的精心設計,是課前課中課後反反覆覆的修改,是從不懂到懂,從淺淺喜歡到深深愛的收穫,從教書到與書中的知識、與書中的人物對話,最後真正走進文本,走近作者,也真正走入教學,明白了教育不只是簡單的傳授知識,而是老師入心的教,學生入心的學。

時光飛逝,一個多月的網課到今天就結束了,我們在緊張與忙碌中告別了2022,遇見了2023 。看着學生交上來的改編《庖丁解牛》為話劇的最後一次的語文作業,我滿懷感動的淚水。我以為快放假了,學生應該不會去完成,但我沒想到的是,有生動的圖畫,有一筆一划的書寫,有清晰的角色扮演,甚至有學生寫到:「創作不易,還需打賞。」看到學生認真完成的作業,我就知道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所以在課前我一直在思索,最後一節課,我應該說點什麼,思來想去,我能說的太少,那不如提供舞台讓學生去說吧,說一說他們這一學期的收穫,說一說他們的困惑,說一說他們對新年的願景,說一說未來的計劃……我們的小王同學回顧自己這一多個月的線上學習,覺得自己不夠自律,沒有認真學習,總是免不了偷懶,說出了很多同學的心聲;我們的小惠同學,在祝願大家新年快樂的同時,希望我們不要停下學習的腳步,不能因為寒假,不能因為過年就停止學習,只有持之以恆的學習才會有恆久的綻放;我們的小吳同學深受陽陽之苦痛,他希望正在遭受陽陽的同學或者家人可以儘快轉陰,希望大家有一個舒適健康的身體;我們的小劉同學,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天天收穫愉悅,不論生活給予我們什麼,希望我們都能以堅強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活出生命應有的姿態。

聽完學生的發言,我感悟頗深,想到了董卿在《朗讀者》里說到的話:「人生有一首詩,當我們擁有它的時候,往往讀不懂它;而當我們讀懂它時,它卻早已遠去,它就是青春。」在青春的歲月里,我們不斷在告別和遇見,我們告別了過去的自己,遇見了新的自己;我們告別了紛繁的2022,遇見了滿懷期待的2023 ;我們告別了本學期最後一節語文課,我們也在期許下學期的第一節語文課;我們告別了這一歲,我們遇見了下一歲……我想這便是青春的魅力,因為我們始終在告別與遇見中成長,在告別與遇見中品味青春的味道。

在這最後一節語文課,老師希望大家能夠勇敢向過去告別,如果回首過去是碩果纍纍,說明你努力了、付出了;如果回首過去,仍覺有遺憾,我想是為了留待2023更好地實現。向過去告別,不是將過去清零,而是懷揣夢想,在新的一年裡,砥礪前行,遇見更好的自己![1]

作者簡介

高盾盾,女,陝西延安人,中學語文教師,愛閱讀愛生活,堅持以我手寫我心。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