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替身日記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替身日記》是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周銳。

圖書簡介

周銳著的《替身日記/周銳遇見幽默系列》介紹:打電話最怕串線,但是糟糕糟糕,城市裡居然發生了電話大串線!豈不是會亂成一鍋粥?

明星怎麼會有4個替身,這4個替身幫他達到了哪些願望?為什麼有的人在哭泣的時候連眼淚都沒有呢?…………

本書收錄了幽默大師周銳多篇幻想故事。在荒誕的情節中,有着幽默又不乏批判的精神。

幻想文學在文化和社會層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幻想故事中的真理、智慧、精神層面的價值滿足了特定的社會期待,也為兒童提供了面對挑戰的力量和靈魂的營養[1]。同時,兒童文學中明確的倫理教誨價值對兒童的成長至關重要,通過奇幻故事,塑造青少年自立、英雄氣概[2]、懷疑精神、包容精神等已成為普遍共識。

作者簡介

周銳,1953年生。祖籍廣東潮陽,生於南京,在上海祖父母處長大。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初中畢業後當過農民、船員、鋼廠工人,曾任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編輯。著作有《幽默聊齋》《幽默三國》《魔法三國》《元首有五個翻譯》《蚊子叮蚊子》《哼哈二將》《書包里的老師》《中國兔子德國草》《大個子老鼠小個子貓》《戲台上的蟒蛇》等80餘種。曾90餘次獲獎,包括第二、三、五屆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第四、五屆宋慶齡兒童文學獎,新時期優秀少年文藝讀物一等獎,台灣第二屆楊喚兒童文學獎,第六屆夏衍電影文學獎等。

精彩頁

蜃帆

海貝家族的煉珠館。從上面射下的夜明珠的冷光,在海波中粼粼搖盪。

蜃六郎看着蜆五郎緊閉的貝殼,問父親:「五哥還要關幾天?」

老蚌說:「一共需要七七四十九天,現在才過了一半。」

蜃六郎走近五哥的貝殼,「咚咚」地敲了幾下:「五哥,裡面很悶吧?」

老蚌趕緊阻止:「別吵,煉珠要靜。」

蜃六郎又把耳朵貼在貝殼上聽了聽,聽見平緩均勻的一吸一呼……

「就這樣黑咕隆咚地站四十九天,」蜃六郎真覺得難以忍受,「不吃也不喝,也不能出來玩一玩……」

「別說出來,想都不能想到玩,煉珠要專心。」

老蚌把六郎帶進煉珠館,就是要讓他有個心理準備——明年就輪到六郎了。他的哥哥們:蠣大郎、蚶二郎、蛤三郎、蟶四郎,全都是在這兒煉出珠來的。

「可是,」六郎問爸爸,「為什麼要煉珠?」

爸爸被問得愣了一下,就像有人突然問他:貝類為什麼有殼?魚為什麼不怕淹死?……

「為什麼?」蜃六郎不明白,「一輩又一輩,我們已經積存了夠多的珍珠。我們阿姨、嬸嬸的頸椎都有毛病,那是被珍珠項鍊累傷的。晚上我們睡不好覺,四周圍的夜明珠太刺眼。又不能像燈一樣吹熄掉。珍珠膏多得用來擦鞋,珍珠霜多得用來抹牆……」

「不過,」老蚌趕緊把臉色調整嚴肅些,使自己像一個合格的家長,「身為海貝家庭的一員,煉不出珠來,會被別人看不起。」

「那這珠子是為別人煉的了?」

「可別這麼說。當年,我——你爸爸,就是因為沒煉出珠子,吃了很大的虧。」

「吃了什麼虧?」

「受到姑娘們和未來的丈人、丈母娘的輕視,打了多少年光棍。一直到遇上個肯將就一點兒的姑娘,就是你的媽媽,才總算成了家。要不是因為這缺陷,我現在就不只有五郎、六郎了,總該有十幾郎、二十幾郎了。」

蜃六郎對爸爸說:「既然您煉不出珠子,我就也可能煉不出珠子。既然我可能煉不出珠子,也就不用煉珠子了吧?」

視頻

替身日記 相關視頻

小記者們採訪著名兒童作家周銳
兒童文學作家周銳來到身邊

參考文獻

  1. 現實與想象的文學世界——幻想文學的價值,中國青年網,2021-06-07
  2. 讓英雄氣概為文藝作品「壯行」,中國社會科學網,2017-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