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大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曾大興 |
曾大興 ,Zeng Daxing,1958年生,筆名曾非曹。湖北赤壁人。廣州大學教授、中國古代文學專業碩士生導師[1]。博士。主要從事詞學與文學地理學研究,學術專著主要有《柳永和他的詞》、《詞學的星空》、《20世紀詞學名家研究》、《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文學地理學研究》等;影視文學作品主要有《世紀風的誕生》(故事片)、《文康苑》(故事片)、《城市故事》(專題片)等。目前任教於廣州大學,先後任廣州發展研究院副院長[2]、中文系主任,現為人文學院文學系教授、廣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文學地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廣州大學 教授
別名----曾非曹
民 族 ---- 漢族
出生地點----湖北赤壁
出生日期----1958年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武漢師範學院,澳門大學
代表作品----《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柳永和他的詞》,《文學地理學概論》,《文學地理學研究》
個人經歷
1982年畢業於武漢師範學院中文系,獲學士學位。
1985年畢業於湖北大學中文系古代文學專業,獲碩士學位。
1990年至1991年為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師從陳貽焮、袁行霈先生。
1985年至1993年任教於中南民族大學中文系,1992年破格晉升副教授。
1993年至1999年,任職於廣州市文化局,從事新聞與文化傳播工作,先後任《東方夜報》副總編輯,廣州市國風影視製作中心主任,從事報紙、雜誌、圖書的編輯和影視作品的策劃、編劇與製作。
1999年至今,任教於廣州大學中文系,2003年晉升教授。
2009-2012年就讀於澳門大學,獲哲學博士學位。
曾先後任廣州大學廣州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廣州大學中文系主任。現為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文學地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學術職務
廣州大學中文系教授,文學地理學研究中心主任。中國文學地理學會會長,中國地理學會文化地理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水滸》學會副會長,中國詞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文化學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電影藝術家協會理事,廣東省文化傳播學會理事,廣東省古代文論學會理事,廣東省民間藝術家協會理事,廣州市文藝批評家協會副主席,廣州大學廣府文化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
研究方向
1,詞學 2,文學地理學 3,嶺南文化
主講課程
1,隋唐五代文學(本科基礎課程)
2,宋元文學(本科基礎課程)
3,唐宋詞欣賞(校級精品通識課程)
4,唐宋十大詞人(省級精品視頻公開課程)
5,中國文學地理(研究生課程)
6,唐宋詞研究(研究生課程)
曾大興 |
主要著作
1,《柳永和他的詞》,專著,31萬字,中山大學出版社1990年初版,2001年再版。本書系國內第一部也是迄今唯一的一部全面、系統、深入地研究柳永的學術專著,在海內外詞學界產生重要反響,被公認為是一部"新意迭出"的詞學著作,國內許多大學的詞學博士點、碩士點與"古代文學精品課程"將其列入"必讀書目"或"重要參考書目"。作者本人被公認為國內著名的柳永研究專家。
2,《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專著,37萬字,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年版。本書作為"1990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自出版以來,在歷史地理學界和古代文學研究界產生重要反響,被公認為是我國第一部文學地理學研究方面的專著。藍勇編撰的"面向21世紀教材"《中國歷史地理學》(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一書,將本書列為"重要參考書",多次引用本書的觀點和材料,其中"文學家的地理分布"這一節,即是根據本書有關內容改寫而成。今天,文學地理學的研究在學術界蔚然成風,作者本人被公認為中國文學地理學研究的"開創者"。
3,《英雄崇拜與美人崇拜》,專著,20萬字,中國文聯出版社1999年版。本書為"1996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分上、下篇,上篇為"流行歌曲的文化闡釋",下篇為"南北民歌與南北文化"。自出版以來,獲得廣泛好評。被認為是國內第一部從文化學的角度研究當代流行歌曲的專著,也是第一部從南北文化比較的角度研究中國古代民歌的專著。國內部分高校將其作為"藝術欣賞課程參考書"。
4,《詞學的星空》,專著,32萬字。這是國內第一部關於20世紀詞學名家的列傳。被學術界稱為一部"紀傳體的詞學史","有豐厚的思想,翔實的史料,條理明晰的分析","同時能讓讀者享受到閱讀的快感。"
5,《中國古代詞曲經典導讀》,專著,與劉慶華合作。35萬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其中曾大興負責唐宋詞部分,約30萬字,匯聚了作者多年來講授和研究唐宋詞的心得。劉慶華負責元曲部分,約5萬字。
6,《20世紀詞學名家研究》,專著,30萬字,中華書局2011年版。本書系《詞學的星空》的姊妹篇。《詞學的星空》是一部關於20世紀詞學名家的傳記,《20世紀詞學名家研究》是一部關於20世紀詞學名家的研究專著。20世紀詞學是詞學研究的一個新領域,本書對王國維、胡適、胡云翼、馮沅君、俞平伯、浦江清、顧隨、吳世昌、劉堯民、繆鉞等10位北派詞學名家與朱祖謀、況周頤、鄭文焯、夏敬觀、龍榆生、唐圭璋、夏承燾、陳洵、劉永濟、詹安泰等10位南派詞學名家的詞學思想、研究方法等等進行了深入、系統而富有創意的研究,首次提出了"南派詞學"與"北派詞學"的概念,在學術界有良好的反響,被認為填補了詞學領域的一項空白。
7,《文學地理學研究》,專著,商務印書館2012年3月版。本書是中國第一部以"文學地理學"命名的學術著作,是作者多年來從事文學地理學研究的一個小結。全書包括上、中、下三篇十三章及四個附錄,上篇五章為"宏觀研究",探討文學地理學研究的歷史與現狀、對象與任務、意義與目標,文學地理學的學科定位與主要理論問題,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問題,文學與氣候的關係問題,以及文學景觀的定義、類型與價值問題;中篇四章為"兩河流域民歌之比較",比較黃河與長江流域的古代民歌在文化內涵與審美特徵上的差異,屬於文學的地域性研究。下篇四章為"嶺南文學地理",探討嶺南的氣候與文學、廣東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及其背景、廣東文學景觀的地理分布與地域特徵、建立廣州文學館的意義與基本構想。屬於用文學地理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來研究區域文學地理。附錄一,就梅新林的文學地理學研究提出商榷;附錄二,探討古代歌謠理論;附錄三,為廣東文化辯護;附錄四,廣東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統計表。本書自出版以來,在學術界和廣大讀者中產生重要反響,被認為是作者繼《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之後的又一部文學地理學研究的力作。
8,《唐詩十二講》,講義,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版。2011年9月,"超星學術視頻"決定拍攝作者為大學中文系本科生開設的"唐代詩歌"這門課程,本書即是為這次拍攝工作而撰寫的一部講義,也可以說是作者自1985年以來在大學中文系講授唐詩的一個小結。
9,《唐宋詞十八講》,講義,中山大學出版社2012年7月版。2012年2月,"超星學術視頻"決定拍攝作者為大學中文系本科生開設的"唐宋詞"這門課程,本書即是為這次拍攝工作而撰寫的一部講義,也可以說是作者自1985年以來在大學中文系講授唐宋詞的一個小結。
10,《文學地理學》(一),主編,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本書系"中國文學地理學會"的年刊。
11,《古今流行歌曲研究》,專著,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3年版。本書從文化學、文學的角度研究流行歌曲的歌詞,把古代流行歌曲和當代流行歌曲結合起來進行考察,旨在提高人們對當代流行歌曲的認識。總論部分,考察古今流行歌曲的文學演變;第一、二、三、四、五章,考察古代流行歌曲,包括劉邦、曹操、李白、白居易、李後主、柳永、李清照、辛棄疾、陸游等人創作的流行歌曲;六、七章考察當代流行歌曲,其中主要是20世紀80年代的流行歌曲。作者認為,當代流行歌曲歌詞的文學水平不高,其主要原因是詩人們還沒有參與流行歌曲歌詞的創作。如果詩人們能夠放下身段,學習音樂,參與當代流行歌曲歌詞的創作,那麼其文學水平一定會有顯著的提高,甚至會出現一個文學繁榮的時代。唐宋詞(唐宋時期的流行歌曲)的發展歷史就可以證明這一點。
研究成果
主要從事詞學、文學地理學、嶺南文化(含廣府文化)的研究,出版專著12部、合著3部、主編12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3個,省、市級社科項目5個;國家級教學項目1個,省市級教學項目3個。在《文藝研究》、《文學遺產》、《學術月刊》、《學術研究》等權威期刊、核心期刊及CSSCI來源期刊發表論文58篇,在普通刊物發表論文90餘篇。
1,《古代文學教學創新與大學生能力建設》,21萬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本書系曾大興主持的一個"廣州市教育局科技計劃項目"(2001年度),由中文系古代文學教研室共同完成。曾大興任第一主編,紀德君任第二主編。
2,《大學國文新編》,41萬字,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全日制本科生"大學語文課程"教材。由中文系部分教師合作完成。紀德君任第一主編,曾大興任第二主編。
3,《大學語文》,29萬字,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9年版。成教本科生"大學語文課程"教材。由中文系部分教師合作完成。紀德君任第一主編,曾大興任第二主編。主持和獨立完成的科研項目(市級以上)
1,中國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990年度)
2,氣候與文學之關係研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2008年度)
3,民俗地理與文學地理之比較研究,廣東省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2011年度)
4,明、清至民國時期廣州府的文學家族研究,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2009年度)
5,廣東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廣州市教育局科技計劃項目(2005年度)
6,高等學校古代文學教學與研究之反思,廣州市教育局科技計劃項目(2001年度)
7,中國南北方審美文化比較研究,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1996年度)
學術反響
1.在柳永研究、20世紀詞學研究方面頗有影響,被詞學界稱為"著名的柳永研究專家"、"著名詞學研究專家"(參見《中國現當代主要詞學研究者空間分布與著作狀況》等多種著作);所著《柳永和他的詞》、《詞學的星空》、《20世紀詞學名家研究》、《唐宋詞十八講》及《中國古代詞曲經典導讀》被許多高校定為詞學參考書目或教材。
2.在國內最早從事文學地理學的專門研究,首倡建立文學地理學學科,任中國文學地理學會會長,主持召開中國文學地理學年會第1-6屆年會,主編《文學地理學》輯刊1-6輯,被學術界稱為"文學地理學學科的開創者"(參見《中國社會科學報》、《學術研究》、《世界文學評論》等多種報刊);所著《文學地理學研究》、《中國歷代文學家之地理分布》、《氣候、物候與文學》、《文學地理學概論》成為文學地理學學者的重要參考書目,其中《文學地理學概論》一書首次建立文學地理學的學術體系,被稱為"文學地理學學科建設的里程碑"。
曾大興 |
3.在國內最早從事古今流行歌曲的研究,所著《英雄崇拜與美人崇拜--流行歌曲的文化闡釋》、《古今流行歌曲研究》被多所藝術院校選為輔助教材;
4.運用文化地理學與文學地理學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嶺南文化與嶺南文學(含廣府文化與廣府文學),根據大量的統計數據、文獻資料和田野調查所得,為嶺南文化辯護,力證廣東(廣州)不是"文化沙漠",在學術界產生重要反響。有關成果結集為《嶺南文化的真相》一書,被選入廣州市社科聯資助的"羊城學術文庫",將於2017年底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
5.另有20多篇論文被人大複印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年鑑》《高等學校文科學術文摘》《中國社會科學文摘》《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年鑑》《新華文摘》《文摘報》等刊物轉載或摘錄,還有不少論文被反覆引用,為推動有關學術問題的研究起到了積極作用。
主要獲獎
1,古代文學教學改革的若干嘗試(論文),獲湖北省教育委員會頒發的"湖北省首屆教學成果二等獎"(1989年)
2,柳永和他的詞(專著),獲湖北省文學學會頒發的"優秀著作獎"(1990年)
3,柳永和他的詞(專著),獲中南地區大學出版社協會頒發的"優秀圖書二等獎"(1991年)
4,思進的都市(電視專題片),獲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頒發的"五個一工程獎"(2001年),任製片人。
5,漫畫蘇蝦(電視連續劇),獲國家計劃生育委員會、文化部等八部委聯合頒發的"中國人口獎"二等獎(2002年),任策劃。
6,中國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論文),獲中共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頒發的"2002-2003年度廣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2004年)
7,2001-2011年,先後六次獲"廣州大學教學優秀獎一等獎"。
8,2009年,被學生投票評選為"廣州大學首屆最受學生歡迎的老師"。
9,2009年,被評為"廣州市優秀教師"。
10,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核心價值--紀念《人間詞話》問世一百周年(論文),獲中共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第七屆廣州文藝獎一等獎"(2010年)
11,論陳絢在桂派詞學中的重要地位(論文),獲中共廣州市委、市人民政府頒發的"第八屆廣州文藝獎二等獎"(2012)
主要論文
1,稼軒詞陽剛陰柔的美學特徵,《湖北大學學報》1985.2
2,柳永的生活道路與創作分期,《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6.4,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6.12轉載
3,論柳永的創作道路,《齊齊哈爾師院學報》1987.1
4,人才的道德評價環境,《湖北青年》1986.9
5,建國以來柳永研究綜述,《語文導報》1987.10,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8.1轉載
6,柳永詞的市民文學特徵,《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8.1,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88.1轉載
7,大學中文系應成為文學家的搖籃,《民族高教研究》1988.2
8,封建中國的軍事人才悲劇--《水滸傳》主題新探,《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89.2
9,中國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社科信息》1989.12,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0.4轉載
10,《琵琶行》的創作過程及其敗筆,《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0.5
11,柳永以賦為詞論,《江漢論壇》1990.6,《新華文摘》1990.9摘要
12,楚文化的詩的禮讚,《學習與實踐》1990.10
13,文學不再是少數人的專利,《時代青年研究》1991.1
14,李清照成才原因面面觀,收入《李清照研究論文集》,齊魯書社1991年版
15,真善美的確認與期待----當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一,《時代青年研究》1991.3
16,農桑為本與捨本逐末----中國古代南北民歌比較研究之一,《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1.6,《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轉載,1992.2
17,羞恥感與罪惡感----當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二,《時代青年研究》1992.1
18,柳永研究的重要收穫,《信陽師範學院學報》1992.1
19,復仇意識與非理性----當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三,《時代青年研究》1992.3
曾大興 |
20,中華文化的回歸與重新認同----當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四,《時代青年研究》1992.4
21,中國古代歌謠理論概觀,《中南民族學院學報》1993.1,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1993.6轉載
22,主體生命意識的張揚----當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五,《時代青年研究》1993.1
23,精神家園的尋求----當代流行歌曲系列研究之六,《時代青年研究》1993.3
24,英雄崇拜與美人崇拜----中國古代南北民歌比較研究之二,《廣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3,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0.4轉載
25,柳永辨正,《辭書研究》2000.6
26,北方崇拜英雄,南方崇拜美人,《廣州日報》(品書版)2001.1.14
27,換一個角度解讀《水滸傳》,《開放時代》2001.4
28,別具手眼,自成一格--毛澤東評點中國古典詩詞,《廣州大學學報》2001.7
29,在句式上和詩相同的詞之特點,《詩詞》2002.7
30,柳永的文學貢獻及其成功之秘,《廣州大學學報》2002.2,《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學報年鑑》(2003年度)轉載.
31,中國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兼談文學的地域性,《學術月刊》2003.8,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04.2轉載
32,柳永宦跡遊蹤考述,《廣州大學學報》2003.6
33,柳永都市風情詞的歷史價值與民俗價值,《暨南學報》2003.4
34,柳永《樂章集》與北宋東京民俗,《中山大學學報》2003.5
35,文學地域性研究的最新收穫,《唐都學刊》2004.6
36,古代文學教學的目方的與法,《廣州大學學報》2004.2
37,廣州呼喚真正的心理諮詢師,收入《廣州發展研究》,廣州出版社2004.6
38,心理諮詢面臨職業性尷尬,《南風窗》2004.8上半月
39,浦江清先生的學術道路與詞學交遊,《廣州大學學報》2005.8
40,浦江清先生的詞學貢獻,《清華大學學報》2006.1,《文摘報》2006.1.1摘要,《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6.2轉載
41,胡云翼先生的詞學貢獻,《文學遺產》2006.2,《中國古代文學研究年鑑(2006年卷)轉載
42,古今流行歌曲的文學演變,章培恆主編《中國文學古今演變論集》,上海古籍出版2006.2
43,廣東歷代文學家的地理分布及其文化背景,《學術研究》2006.5
44,胡云翼詞學思想的形成條件,《廣州大學學報》2006.8
45,旅遊景點和設施的命名問題,《生產力研究》2006.4
46,大學生自殺背後的文化根源,《廣州日報》(理論版)2006.8.14,
47,繆鉞對王國維詞學思想的繼承與超越,《四川大學學報》2006.6
48,王國維的"境界說"與顧隨的"高致說",《上海師範大學學報》2007.1,《高等學校文科學報文摘》2007.2摘要
49,憂患人生與瀟灑人生----中國古代南北民歌比較研究之三,《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科版)2007.1
50,劉堯民先生的詞學研究,《詞學》第18輯(2007)
51,唐圭璋對朱、況詞學的繼承與超越,《中國韻文學刊》2007.4
52,俞平伯與詞的鑑賞之學,《長江學術》2007.2
53,中國歷代流行歌曲的演變,《廣州大學學報》2007.11
54,詹安泰對常州派詞學的繼承與修正,《學術研究》2008.1
55,夏承燾的考據之學與批評之學,《浙江大學學報》2008.3
56,況周頤《蕙風詞話》的得與失,《文藝研究》2008.5
57, 晚清四大家中的一個"另類"--鄭文焯的詞學主張,《蘇州大學學報》2008.4
58,吳世昌先生的詞學研究,《燕京學報》新第25輯
59,馮沅君和她的詞學研究,《廣州大學學報》2008.11
曾大興 |
60,劉永濟先生的詞學研究,《詞學》第20輯
61,建設廣州文學館,展示廣州軟實力,《廣州市第七屆文化發展戰略研討會論文集》2008.11,《廣州日報》2008.11.27
62,朱強村標舉吳夢窗,《中國韻文研究》2009.1
63,張國光先生學術研究之特點,《張國光先生紀念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
64,朱強村與20世紀詞學史上的"夢窗熱",《學術月刊》2009.6
65,王國維《人間詞話》的核心價值,《文藝研究》2009.10,人大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0年第3期轉載
66,胡適治詞的目的、方法與貢獻,《廣州大學學報》2009.11
67,"還原"與"發揮"--領略古典詩詞的魅力,《師道》2010.3
68,論陳洵在桂派詞學中的重要地位,《學術研究》2010.3
69,請不要誤解"和諧"與"盛世", 《粵海風》2010.3
70,從幾組數據看廣東在全國的文化地位,《南方日報》1010.10.16
71,廣東是少有的傳統文化"綠州",《廣東省情內參》2010.12
72,顧隨先生和他的"高致說",《燕京學報》新第29期(2010年下半年刊)
73,中外學者談氣候與文學之關係,《廣州大學學報》2010.12
74,建立"廣州文學館"的意義與構想,《探求》2011.1
75,關於建立"嶺南民間藝術傳承基地"的構想,《從田野到講壇》,廣東經濟出版社2011年版
76,駁"廣東文化沙漠說",《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1.27
77,二十世紀"南派詞學"與"北派詞學"素描,《中國韻文學刊》2011.2
78,龍榆生的詞學主張與實踐,《詞學》第25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
79,關於廣東文化地位的指標閱讀,《粵海風》,2011.2
80,建設與"文學史學"雙峰並峙的"文學地理學",《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4.19
81,構建文學地理學"立體圖景",《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11.8
82,文學景觀研究,《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1.2
83,"駿馬秋風冀北"與"杏花春雨江南"--中國古代南北民歌比較研究之四,《廣州大學學報》2011.11
84,論嶺南氣候對文學創作的影響,《南國人文學刊》(澳門)2011年第2期
85,白居易《琵琶行》中的敗筆,《廣州日報》2011年12月29日(國學版)
86,今天的廣州還是"花城"嗎?《廣州文藝》2012.1
87,建設與文學史學科雙峰並峙的文學地理學科--文學地理學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江西社會科學》2012.1
88,廣東文學景觀研究,《廣東技術師範學院學報》2012年第1期
89,中國智庫應超越"只談經濟",《廣州日報》2012年2月6日
90,夏敬觀先生的詞與詞學批評,《詞學》第27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6月版
91,登高知幾重,太白連太乙--施議對教授訪談錄,《文藝研究》2012年第7輯
92,關於廣州培育世界文化名城的研究報告,收入《廣州藍皮書--中國廣州文化發展發展報告》(2012卷),中國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2年8月版
93,世界文化名城的基本特色與廣州的定位,收入《新型城市化發展高峰論壇文集》,中共廣州市委宣傳部編印。
94,氣候與小說、戲劇人物之關係,《廣州大學學報》2012年第10期
95,理論品質的提升與理論體系的建構--文學地理學的幾個理論問題,《學術月刊》2012年第10期
96,嶺南詩歌清淡風格與氣候之關係,《學術研究》2012年第11期,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國古代、近代文學研究》2013年第3期全文轉載
97,朱敦儒在嶺南的生活與創作,《詞學》第28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2年12月版(第二作者)
98,氣候(物候)的差異性與文學的地域性,《浙江大學學報》2013年第3期
99,《繆鉞先生與曾大興論詞書》及有關說明,《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35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13年4月版
100,氣候(物候)與文學創作的觸發機制--《文心雕龍》"應物斯感"新解,《文心雕龍研究》第10期,學苑出版社2013年版
101,文學地理學的學科建設,《學術研究》2013年第8期
參考來源
- ↑ 廣州大學人文學院導師介紹:曾大興 ,科銳教育
- ↑ 曾大興 ,山東老年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