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升遷的背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1] 曾國藩37歲這一年,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事業巔峰。這一年,他被道光皇帝升授為正二品內閣學士、署禮部侍郎、兼署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一名漢人官員,37歲就成為朝廷二品大員,這在大清的歷史上,曾國藩是開天闢地第一人。
曾國藩為何能得到道光皇帝如此器重呢?升遷的背後,是一場權謀較量,軍機大臣穆彰阿是主角。
穆彰阿作為曾國藩的座師,見曾國藩隨着職位不斷升遷,並不為他所用後,決定找一個機會,除掉自己這位得意門生。
因此,當廣東巡撫的職位空缺後,穆彰阿向道光皇帝推薦,讓曾國藩去任廣東巡撫。可曾國藩卻抓住道光皇帝的心理,不僅為自己輕鬆化解了一場危機,還再次連升兩級,成為紅頂子二品大員。
那麼,曾國藩是如何操作的呢?要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得先知道,穆彰阿為何要讓曾國藩出任廣東巡撫。
這一年的時間是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此時,廣東巡撫這個位置,可不是一個好差事。因為在處理和洋人的問題上,廣東巡撫已經走馬燈似地換了3位了。
第一位是欽差大臣林則徐,他在禁煙的問題上,採取強硬態度,發動了著名的虎門銷煙事件,雖然讓他聞名海內外,但也斷送了他的前途,由于禁煙禁出了鴉片戰爭,讓道光皇帝十分恐慌,只好將他革職,並賠償英吉利大筆銀子後,使得當時的局勢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但廣東是與洋人打交道的主要場所,巡撫作為一省的主官,起到決定性的作用,為此,穆彰阿又向道光皇帝推薦琦善。
琦善是滿洲正黃旗人,被稱為朝中的能臣,道光皇帝本來對他抱有很大希望。可琦善就是一個懦夫,到了廣東後,對洋人卑躬屈膝,不僅為未處理好洋人的事情,還把香港弄丟了。
琦善的行為,讓大清的有識之士十分憤怒,不僅指責琦善是賣國賊,還大罵道光皇帝軟弱無能。無奈,道光皇帝只好將琦善革職,以平息眾怒。
此時,穆彰阿為了在道光皇帝面前顯示自己憂國憂民的忠心,以自己的人頭擔保,保舉耆英出任廣東巡撫。
耆英是愛新覺羅宗室成員,而且又是從一品大學士,由他去主持廣東的工作,定會竭盡全力。可耆英也是一個軟骨頭,十分懼怕洋人,到了廣東後,對英國人提出的任何條件,都一概答應,導致貪婪的洋人盯上了廣州,要到廣州經商。
耆英的軟弱行為,再次惹起廣州老百姓的憤怒,恨不得將他撕成碎塊。耆英十分恐慌,慌忙派人給穆彰阿送了大筆銀子後,向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說自己實在是病入膏肓,已經無力支撐廣東的工作了,讓皇上另外派一個能幹的大臣出任廣東巡撫。
當時的道光皇帝,並未找到一個對付洋人的好方法,見了耆英的摺子後,也是十分恐慌,他已經弄丟了香港,可不能再出大亂子了。於是,要穆彰阿舉薦一個能幹的忠臣,去將耆英換回來。
當時,無論道光皇帝,還是穆彰阿,都對廣東的情況不了解,對洋人也不了解,因此,以訛傳訛,導致朝中大臣都覺得,去廣東處理洋務,無論是對抗還是妥協,誰都沒有好下場,誰也不願意去廣東。
當道光皇帝要他推薦人才後,穆彰阿想到了曾國藩。自己這個學生已經羽翼豐滿,不僅不聽自己指揮了,還處處與他作對。穆彰阿決定利用這個機會,將曾國藩排擠出朝廷,讓他到廣東去,藉助洋人之手,將他剷除。
因此,才有道光皇帝火速將曾國藩召回朝廷的聖旨。
知道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曾國藩覺得自己絕對不能落入穆彰阿的圈套之中,可聖命難違,既然道光皇帝要讓他出任廣東巡撫,又怎敢抗旨呢?
要想在皇帝和權臣的夾縫中生存,就要懂運作方法。曾國藩的處理方式,非常有謀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