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佳(主持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曾佳(主持人)

曾佳湖南長沙電視台記者。女,1979年6月出生,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廣告系,曾擔任江西有線電視台《有線新聞網》節日新聞主播,《幸運大轉盤》節目主持人、《百姓經濟》和《繽紛看台》節目的主持人、《全球經濟報道》節目主播、《教育在線》欄目主持人、編導。

人物簡介

姓名:曾佳

職務:記者

性別:女

民族:漢

學歷:本科

個人簡歷:

曾佳,作為一名已經在播音主持、編導、新聞採訪工作崗位上工作了10年的優秀電視人,曾佳愛崗敬業、勤奮努力,在青年采編人員中出類拔萃,成績顯著。她曾參與全國全省兩會、十七大、11·26九江地震、中國紅歌會、抗擊冰雪災害等一系列重大報道。2008北京奧運會,她作為江西衛視的奧運特派記者前往北京,出色得完成了《佳佳看奧運》的報道任務。2005年她採制的新聞《地震災區第一夜》獲第16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2006年她採制的新聞《紅土地唱響紅歌》獲第17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其新聞作品和播音主持作品還多次榮獲江西新聞獎、江西廣播電視新聞獎、江西省「五四」新聞獎和江西省科技宣傳好新聞。2001年10月曾佳還榮獲江西省首屆雙十佳電視播音員、主持人(專業組)「十佳」稱號,並被廣州《新周刊》雜誌評為「全國最被看好的十大女主持人」。

不畏困難、敢於挑戰,善於創新使曾佳屢創佳績,而愛心、活力和自信則讓她成為了一個有生命力的記者。在採訪報道中,她經常用鏡頭和話筒去捕捉和描繪人間的真、善、美;而在現實生活中,曾佳也時刻履行着一個先進青年的行為。採訪希望工程,她自己主動捐款,並申請成為了青年志願者;四川大地震,她與災區的孩子結成幫扶對子,為他們送去學費和生活用品,並時常通過書信和網絡的方式為他們解決學習和心理問題。2007年她獲得全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2008年獲得省直機關第七屆「省直十大傑出青年」稱號,2009年當選為「江西省十大傑出青年」和「全國優秀新聞工作者」。

北京奧運大放異彩

【導語】千年的窯火,造就了景德鎮陶瓷豐厚的文化積澱,今天,景德鎮陶瓷隨着奧運聖火的點燃再次成為世人關注的焦點。請看記者曾佳從北京發回的報道。

【現場口導——記者:曾佳】這裡就是設在奧林匹克中心區裡的中國故事「祥雲小屋」區域,我身後就是咱們江西的「祥雲小屋」。一走進這裡,各種醒目的青花圖案讓人立刻可以感受到濃郁的瓷都風情,一件件不同時代的瓷器精品似乎訴說着景德鎮的輝煌歷史。

【現場口導——記者:曾佳】這條小屋裡蜿蜒的「百年瓷道」,是用了近千片從景德鎮的明清兩代民窯中挖出的青花瓷碎片鋪就而成的,可以說是古韻十足。

【現場口導——記者:曾佳】小屋的一角,還建起了這樣一座瓷窯,裡面有景德鎮的瓷器、瓷器殘片、舊窯磚,還有傳統的拉坯制瓷工藝,它全景式的展現了中國悠久的陶瓷文化。而這樣一串白如玉、明如鏡的青花瓷項鍊,更是讓很多人心生嚮往。

【現場口導——記者:曾佳】奧運會期間,和陶瓷結緣的可不僅僅是這些祥雲小屋裡的客人們。這裡是坐落在北京101中學內的北京奧林匹克青年營,今天,來自五大洲205個國家的400多名年輕人正在這裡,用這種產自江西的彩色瓷泥,製作出自己個性化的陶瓷作品。歷史悠久的陶瓷藝術在這群年輕人手中成為了現代、時尚、趣味的新名詞。

【現場口導——記者:曾佳】自己動手做,可以體味陶瓷工藝的製作樂趣,而買到做工精美的奧運特許陶瓷商品更成為了世界各國朋友在奧運會期間想要完成的心愿。這裡是位於王府井的北京工藝美術大樓,也是北京奧運會特許商品的指定銷售點之一。我們發現,這裡人最多的地方就是在銷售江西奧運特許陶瓷的櫃檯前。銷售人員告訴我們,現在這裡銷售的一共有99種奧運特許陶瓷商品,既有高檔藝術收藏瓷,又有普通藝術紀念瓷。而夜光盤、展望盤和青花瓷瓶則是最受歡迎的單品。

【現場口導——記者:曾佳】2008北京奧運會不僅是體育競技的大舞台,更是中華文化展示的窗口,它為千年瓷都景德鎮打開了一扇通向世界的大門,讓精美絕倫的陶瓷工藝和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被更多的人們欣賞和喜愛,也使景德鎮陶瓷這塊金字招牌更加熠熠生輝。

【導語】在舉世矚目的北京奧運盛會中,眾多志願者是賽場內外一道靚麗的風景線,他們以自己專業的精神、優質的服務,向全世界人民展現中國的風采。他們之中,也有不少江西人的身影。

【現場口導——記者:曾佳】這裡是位於奧林匹克公園中心區裡的國家會議中心擊劍館,我省的80位志願者就是在這裡為奧運會提供志願服務的。

事跡介紹

江西電視台新聞部記者曾佳同志事跡介紹

勤奮敬業做堅持在新聞一線的記者

做一名優秀的電視人一直是曾佳追求的理想。她工作勤奮努力、吃苦耐勞,充滿激情,採制的電視新聞最突出的特點是生動、鮮活。為了報道,曾佳放棄了無數個娛樂休閒的假日;為了採訪,她顧不上料理家中至親的後事;為了工作,她一次次推遲做母親的計劃……作為一名記者,她滿腦子想的是:我需要第一時間趕到新聞現場。

2005年11月26日8點49分,江西九江突發地震。曾佳一得到消息立刻出發,上午10點就趕到了受災最嚴重的九江縣港口鎮,成為全國最早趕到災區的記者之一。她不顧村民的勸阻,堅持走進那些牆上到處是裂縫,樓梯已坍塌,隨時有倒塌危險的民房裡進行現場報道。當天中午11點左右,巨大的餘震突然來臨,人們四處奔逃,她卻不顧安危,和同事一起記錄下了這最真實、寶貴的鏡頭,其采寫的新聞《九江發生5.7級地震》被評為當年江西廣播電視獎一等獎。

當晚,天氣異常寒冷。來不及準備、穿着單衣就去了災區的她徹夜奔走在各個災民安置點採訪,並在第一時間發出了來自災區的最新報道:《地震災區第一夜》,這條及時鮮活、現場感極強的報道獲得了當年中國新聞獎電視消息類唯一的一等獎。

在災區,她每天採訪、編輯新聞要到凌晨1、2點鐘,第二天一大早又要出去採訪。連軸轉的辛苦工作讓這個堅強的女記者病倒了,但她忍着病痛繼續工作,直到任務結束被送進醫院動手術。剛剛做完開刀手術,她又主動請纓,再次前往九江災區。由於身體還沒有完全康復,工作任務繁重,幾天下來,曾佳在災區發起了高燒,但她晚上打點滴,白天堅持採訪。從大年二十四到正月初六,她一直帶病奮戰在採訪一線。

在2008年初的抗擊冰雪災害報道中,曾佳始終沖在採訪第一線。她經常穿着草鞋,拿着話筒,步行幾個小時,深入災情嚴重的地區進行現場報道。一次,曾佳正在採訪搶修電視發射塔受損電纜的工人時,一個巨大的冰球從100多米的高空墜落,就砸在她的腳邊。可突如其來的危險並沒有嚇退這位沉着的女記者,她堅持在原地進行現場報道,直到採訪結束。

虛心好學做「采、編、播一體」的全能記者

參加新聞工作後,曾佳同志無論是做播音員、主持人,還是做出鏡記者、後期編輯,她總是虛心好學、勇於挑戰,抓住一切實戰機會錘鍊自己。此外,工作再忙她也要擠出時間學習充電,鑽研新聞理論,完善知識結構。刻苦的理論學習與勤奮的實踐鍛煉使曾佳成為了一名「采、編、播」三位一體的優秀全能記者。?

參與北京奧運會報道是曾佳接受的一次嚴峻考驗。作為一名地方台記者如何參與這種世界性新聞大戰,如何克服力量薄弱(只有一個攝像與其配合)、採訪受限的困難,採制到符合自身媒體需要的新聞?在北京期間,曾佳每天不到六點就起床,晚上經常要採訪到深夜。為了趕製節目,常常一天只能吃上一頓飯。在拍攝、製作條件相對艱苦的環境中,她克服種種困難,先後發回40多條新聞,使《江西新聞聯播》成功推出的第一檔以記者名字命名的新聞專欄《佳佳看奧運》大獲好評。

曾佳參加了過「神六」報告會、和諧號動車組列車首發等一系列重大直播報道,還連續多年參加全國「兩會」、省「兩會」和「黨代會」等重點報道,每一次都圓滿完成任務。

樂於奉獻

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記者

曾佳同志還是一名樂於助人,甘於奉獻,富有社會責任感和正義感的記者。在採訪報道中,她經常用鏡頭和話筒去捕捉和描繪人間的真、善、美。如採訪常年自願獻血,而自己在見義勇為負傷後急需輸血的打工青年王明時,她採制的新聞《愛心「天使「感受愛心》喚起了社會各界對王明的關注。在現實生活中,曾佳也時刻履行着一個青年人的社會責任。採訪無償獻血,她自己先擼起袖子獻血;採訪希望工程,她自己主動捐款,並申請成為青年志願者;四川大地震,她不僅主動捐款,還與災區的孩子結成幫扶對子,為他們送去學費和生活用品,並時常通過書信和網絡的方式為他們解決學習和心理問題。

曾佳同志正是以強烈的事業心、高度的責任感和踏實的工作作風塑造了新時代優秀青年新聞工作者的形象。

北京奧運會期間,江西衛視主打新聞節目《江西新聞聯播》推出了一檔以記者曾佳名字命名的奧運專欄「佳佳看奧運」。該專欄以記者曾佳的獨特視角去觀察奧運進行時的激情北京,捕捉五彩繽紛的賽外風景,報道北京以嶄新的面貌、喜悅的心情迎接奧運到來的情況和奧運會開幕後,北京市民以不同的方式歡慶奧運的情景。

曾佳在赴京前就花了大量時間搜集了很多奧運會的背景資料,對奧運報道選題進行了詳細的主題策劃。雖然作為非註冊記者,曾佳與搭檔不能進入比賽場館進行採訪,但為了給台里發來更多的奧運資訊,她總是想盡各種辦法開展採訪報道。在位於奧林匹克中心區的擊劍館、手球館,她採訪了江西志願者和江西拉拉操隊等為奧運服務的江西籍人士,發回了如《江西奧運志願者:微笑是我們最好的名片》、《江西陶瓷:北京奧運大放異彩》等一大批獨具江西特色的、又極具新聞性和時效性的報道。

作品評價

這個系列報道採取全現場報道的形式,從不同的角度選擇報道切入點,見人見物,具體生動,現場感強,富有感染力,畫面美觀大方。如《百姓家門口的「奧運大舞台」》、《北京新「前門」亮裝迎奧運》、《奧運帶熱北京「胡同游」》、《北京:兌現綠色奧運的莊嚴承諾》、《奧運會閉幕:空氣中瀰漫着不舍的味道》等,深受觀眾的喜愛。

社會效果

這些節目由於內容鮮活,時效性強,還同時被其他多檔新聞欄目採用,為江西媒體的奧運宣傳增加了亮點。

獲獎情況

獲第十六屆江西新聞獎二等獎

勤奮敬業勇於挑戰 追夢理想爭創一流

——江西電視台新聞部記者曾佳同志先進事跡介紹

作為一名已經在播音主持、編導、記者工作崗位上工作了10年的優秀電視人,曾佳愛崗敬業、勤奮努力,在青年采編人員中出類拔萃,成績顯著。她曾參與全國全省兩會、十七大、中國紅歌會、抗擊冰雪災害等一系列重大報道。在剛剛結束的2008北京奧運會上,她作為江西衛視唯一的奧運特派記者,出色得完成了《佳佳看奧運》的報道任務。2005年她冒着生命危險在九江地震災區採制的新聞《地震災區第一夜》獲得第16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2006年她採制的新聞《紅土地唱響紅歌》獲得第17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其新聞作品和播音主持作品還多次榮獲江西新聞獎、江西廣播電視新聞獎、江西省「五四」新聞獎和

江西省科技宣傳好新聞獎。2001年10月曾佳榮獲江西省首屆「雙十佳」(專業組)電視播音員、主持人稱號,並被廣州《新周刊》雜誌評為「全國最被看好的十大女主持人」。

不畏困難、敢於挑戰,善於創新使曾佳屢創佳績,而愛心、活力和自信則讓她成為了一個有生命力的記者。在採訪報道中她經常用鏡頭和話筒去捕捉和描繪人間的真、善、美;而在現實生活中,曾佳也時刻履行着一個先進青年的行為。採訪希望工程,她自己主動捐款,並申請成為了青年志願者;四川大地震,她與災區的孩子結成幫扶對子,為他們送去學費和生活用品,並時常通過書信和網絡的方式為他們解決學習和心理問題。2007年她獲得全省「優秀共青團員」稱號,2008年獲得省直機關第七屆「省直十大傑出青年」稱號。[1]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