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曾世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曾世榮
曾世榮
出生 1252年
衡州路
逝世 1332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演山翁
職業 兒科醫學家
知名作品 《活幼口議》
《活幼心書》

曾世榮(1252~1332年),字德顯,號育溪,又號演山翁,衡州路(今衡陽市)人,為元代著名兒科醫家。生於南宋理宗淳佑十二年(1253年)以前,卒於元文宗至順三年(1332年)。幼習舉業,及長,從世醫劉思道學醫,以幼科知名於時。曾將其師所遺方論、詩訣等詳加編次,又集平時論證和方劑,合成《活幼心書》三卷(1294年),《活幼口論》二十卷傳世。

人物著作

著有兒科著作《活幼口議》《活幼心書》,刊於1294年。卷上將兒科疾病編成歌賦75首,便於習誦。卷中本論,將兒科病證分別立論43篇(附補遺8篇),對小兒諸病的特點,發病規律、治療原則等論述頗詳,並介紹了作者的臨床心得;卷下信效方,載有治療小兒疾病的各種方劑230首,其中有不少方劑為曾世榮所獨創,選錄切於實用的兒科驗方。現有清刻本、《中國醫學大成》本及其他近代刊本。

《活幼口議》20卷,是曾世榮行醫60餘年認識和經驗的總結,對於小兒生理病理、平素乳保鞠養、初生兒證候、小兒傷寒、小兒形證訣歌、小兒面部氣色、胎中受病、治諸病雜方及前人方書等均有詳細的論述。對小兒保育、審脈、辨證、用藥等提出新的見解。《活幼心書》3卷,上卷「決證詩賦」75篇,以詩歌形式擇要論述了兒科病證,便於記誦;中卷「明本論」43篇,專論兒科疾病的證治;下卷「信效方」,共載丸、散、膏、丹等驗方230首。

人物貢獻

曾世榮,衡州路(今衡陽市)人,《活幼口議》、《活幼心書》二書二書乃曾世榮畢生經驗之精華,對小兒疾病的診療具有實用價值,是我國兒科文獻的重要著作,在中醫兒科醫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四診之中尤重望診

望、聞、問、切四診是中醫診斷疾病的主要方法,在臨證時強調應四診結合,不能孤立地看待一個方面,但小兒的生理病理特點又決定了兒科望診的重要性。曾世榮在其著作中充分強調了兒科望診,《活幼口議》中說:「凡理嬰孩先看面部,定氣察色最為要也,良由內有疾而形於外,是以本位與地位一體。」同時在望診之中他認為要「精觀形氣」、「細察盈虧」。並對「觀形氣」作了論述,認為「形者面色也,氣者神色也」,指出「觀形氣」主要觀察小兒面部氣色和精神狀態兩個方面。

(一)充實小兒望診內容

曾世榮在《活幼口議》中對小兒望診的內容作了詳細的論述,分別從「五臟五色本立」、「分定五位所屬」、「五臟伏敵喜傷」、「面中氣色忽現」、「五臟分部定位」等方面論述。「五臟五色本立」,敘述了五臟所主五色及五行生剋、五位生本相臨、五臟勝伏相交等內容。「分定五位所屬」,敘述了五臟在面部的所主部位,如心臟部位是「顴面臉頰,心火所屬,氣池之下,法令之旁,食倉之上,高骨取之一寸二分,皆屬心之部位」。肺臟部位是「準頭至山根,兩孔並中梁,皆頭直下,年上壽上,里外通息,皆屬肺之部位」等。「五臟伏敵喜傷」,運用五行生剋關係敘述了五臟伏敵喜傷及所主疾病,如心臟伏敵喜傷為「心所伏者腎,所敵者肺,所喜者苦,所傷者鹹鹵,三變八蒸之髒,和則情性悅樂,疾主驚癇、恐悸、虛躁、啼叫、譫語、狂煩、涎流口角」。肺臟伏敵喜傷為「肺所伏者心,所敵者肝,所喜者辣,所傷者焦苦,二變七蒸之髒,和則喜歡氣爽,神清魄強,疾主喘滿咳嗽、傷風作熱、虛痰壅盛」等。其他論述也頗詳盡,可見曾世榮對望診的重視。

(二)形體之外,重視氣色

曾世榮認為:「小兒虛實有非系乎肥瘦,而系乎氣色。」他認為望診不應只局限於外部形態,而應重視「氣色」,這主要是因為小兒「有肥而氣怯,瘦而氣壯,氣怯則色必嫩,其為虛可知矣;氣壯則色必盛,其為實可知矣」。可以看出曾氏認為小兒病情的虛實,不應僅在外表的肥瘦,而應把形態和氣色結合起來,辨別疾病的虛實。 (三)望診強調「變而通之」 曾世榮認為雖「五臟之氣皆形於面部」,但有常有變,不應拘泥,而應變而通之。他說:「五臟之氣皆形於面部,肝青,心赤,肺白,腎黑,脾黃,是其本體。肝旺於春,心旺於夏,肺旺於秋,腎旺於冬,各七十二日,脾寄旺於四季後各一十八日,是其本位。然有時乎不春不冬而面變青黑色者,非肝之與腎也,不秋不夏季而面變赤白者,亦非心之與肺也,蓋五臟之氣,層見迭出,隨證流行,初無一定。忽然青黑主乎痛,忽然赤者主乎熱,忽然白者主乎冷,忽然黃者主乎積。此其氣之開闔,非系乎時,非拘乎位。」又如五臟在面部所主部位也不拘泥,而是「或見於位,或露於他部,不可取之一端」。可見曾世榮對望診的認識有其獨到之處。

用藥主張攻邪

在兒科領域長期存在溫補與寒涼兩大學派的學術爭鳴。寒涼學派始於北宋錢乙,主張以辛涼、清利之味治療痘疹,南宋名醫陳文中根據自己的長期臨床經驗,大膽提出了用溫補方藥治療痘疹,為痘疹的治療開闢了新的途徑。至此兒科形成了溫補與寒涼兩個學派的爭鳴。曾世榮受張子和的影響,認為「病由邪生」,治療當「攻邪已病」,積極主張攻邪治病,藥用寒涼之品,並提出了「攻中有補」的學術觀點。他在《活幼心書·及幼攻補》篇中說:「所謂攻者,萬病先鬚髮散外邪,表之義也;外邪即去而元氣自復,即攻中有補存焉,里之義也。」曾氏根據小兒病多由外感而生的特點,主張攻邪治病,且主張攻邪應以「發散外邪」為主,如其治療急驚一證,主張「以五苓散加黃芩、甘草水煎,或百解散發表」,百解散由干葛、升麻、赤芍藥、黃芩、麻黃、薄桂、甘草組成,能和解百病,其藥則以發散為主。另外其在《活幼心書》中所收之方也多以發散為主。但又有異於張子和的汗、吐、下三法,可供臨床參考。曾世榮用藥雖主張「攻邪」,但同時主張用藥當以辨證為先,不可妄用。如其治療慢驚一證,則根據不同的致病原因,而用不同的方法和藥物來治療,「用藥不一,治療不等,由發作不同」,也可見曾世榮並不一味強調攻下。

驚風證治獨有心得

驚風病名始見於北宋《太平聖惠方》[1] 。至錢乙將其分為急驚風和慢驚風兩種,並提出「急驚合涼瀉,慢驚合溫補」的治療原則。曾世榮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根據自己多年的臨床經驗,對驚風的診治提出了新的觀點。

(一)提出驚風四證八候

曾世榮在多年臨床經驗的基礎上,對驚風的病機和臨床表現作了概括,提出了「四證八候」的概念:「四證者,驚、風、痰、熱是也。八候者,搐、搦、掣、顫、反、引、竄、視是也。搐者兩手伸縮;搦者十指開合;掣者勢如相撲;顫者頭偏不正;反者身仰向後;引者臂若開弓;竄者目直似怒;視者睛露不活。四證已備,八候生焉,四證既無,八候安有。」這對臨床驚風的診治有重要意義,得到後世醫家的認可,沿用至今。

(二)急驚病變重在心肝

曾世榮認為急驚之病由外感風熱、暴受驚恐等致「鬱蒸邪熱積於心,傳於肝」而發病,把病變主要歸於心、肝二髒,如云:「……氣促痰喘,忽而悶絕,目直上視,牙關緊急,口噤不開,手足搐掣,此熱甚而然,況兼面紅脈數可辨。蓋心有熱,而肝有風,二髒乃陽中之陽……二陽相鼓,風火相搏,肝藏魂,心藏神,因熱則神魂易動,故發驚也。心主乎神,獨不受觸,遇有驚則發熱,熱極生風,故能成搐,名曰急驚。」

(三)急驚治療當先清熱

既言急驚乃由「熱積於心傳於肝」所致,治療當以清熱為主,曾世榮說:「急驚當先定搐,搐由風也,風由熱也,搐既已作,方可下熱退驚,熱若不退,驚亦不散,不移其時,搐搦又作。」其治療急驚善用五苓散,認為:「五苓散內有澤瀉導小便,心與小腸為表里,小腸流利,心氣得通,其驚自減;內有桂,木得桂則枯,是以有抑肝之氣,其風自停,況佐以辰砂能安神魂。」曾氏用五苓散有其獨到之處,靈活運用於「驚風、痰搐、瘡疹等疾」,且「能四時而用之」。曾氏用五苓散治療小兒驚風實為首創,且多獲奇效,可供臨床醫生參考。同時曾氏對驚風的治療注意調理,主張急驚風平穩後,以化痰之藥服之,以防成為頑疾,其曰:「大略要解熱涼心肝,後用平和湯散調理。」又曰:「驚風既除之後,輕者投半夏圓,重者下水晶丹與之,去痰免成痴疾。但不可用大寒涼藥治之。」急驚有痰、熱、驚、風四證,急當解熱熄風,緩則當以化痰以治其本。曾氏用半夏丸或水晶丹治療,半夏丸藥用生半夏、赤茯苓、枳殼、朴硝,共成健脾化痰理氣之劑,其「治痰證神妙,若驚搐後風涎潮作,服之尤驗」。水晶丹藥用南星、半夏、滑石、輕粉、淨蕪荑、巴豆,此丹非常用之劑,「頑積、驚重、風緊、涎多、熱極乃可服」,以及「急驚後風痰未盡,免生痴疾宜再投」。從以上可以看出曾世榮對驚風證治的獨到之處,也可以看出曾氏用藥以攻見長。

(四)慢驚證治審證求因

曾世榮認為慢驚雖同屬陰證,但有因急驚傳變為慢驚者,有因洞泄而成慢驚者,有過用下藥而成慢驚者,因此治療當根據病因不同,而用不同的方藥治療。如因急驚傳變者當以截風藥治之,因洞泄成風者當以補藥治之,因服寒涼藥成風者當以助氣醒脾藥溫之,不可拘泥於一治,更不可不加辨證,一味投以寒涼重鎮藥物,以使陰證加重。

治療疳證重視理氣

曾世榮認為疳之為病主要在於脾,「大抵疳之為病,皆因過餐飲食,於脾家一髒有積,不治傳之餘髒而成五疳之疾,若脾家病去則余髒皆安,苟失其治,日久必有傳變」。其治療疳氣一證常用肥肌丸,藥用黃連、川楝子、川芎、陳皮、香附子、木香,以理氣助運為主,可「治小兒一切疳氣,肌瘦,體弱,神困力乏」。這與臨證常用益氣健脾藥治療疳氣有異,實補前人之所未逮,可供臨床借鑑。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