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 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曳嵐,原名曳浩善,號逸仙翁,1941農曆10月28日年生於西安灞橋[1] 。先後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專64級二班,西安教育學院藝術系大專美術班[2] 。從事美術教育近40年。現為陝西省慈善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美術師暨中國書畫藝術服務中心「美術師學部委員[3] 」,中央書畫研究院院士、副院長,中廣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紀錄·書畫院」特聘顧問,中國書畫專刊顧問、創作室主任,中國國際藝術網特聘顧問,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中國老子書畫院院士,福建東方書畫藝術院名譽副院長、客座教授,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教育學會會員,西安灞柳書畫院名譽院長[4] 。
中文名 :曳嵐
出生日期 : 1941年農曆10月28日
出生地 : 西安
原 名 : 曳浩善
目錄 : 1簡介 : 2藝術成就 : 3藝術人生 : 4名家評價 : 芳菲蝴蝶舞 奼紫嫣紅春 : 5媒體關注 : 其人其畫 : 6作品欣賞
1簡介
曳嵐,原名曳浩善,號逸仙翁,1941農曆10月28日年生於西安灞橋。先後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專64級二班,西安教育學院美術系大專。從事美術教育近40年。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家一級美術師暨中國書畫藝術服務中心「美術師學部委員」,中央書畫研究院院士、副院長,中廣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紀錄·書畫院」特聘顧問,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
中國老子書畫院院士,福建東方書畫藝術院名譽副院長、客座教授,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教育學會會員,西安灞柳書畫院名譽院長。
2藝術成就
曳嵐和愛女曳娟在筆會上 曳嵐和愛女曳娟在筆會上
自幼酷愛丹青, 英年喜好國畫人物,壯年後,逐年兼習花卉、山水及動物馬。畫人物以彰顯人間真情,繪山水花卉以狀物抒情,塑奔馬以自勵奮進、營造開拓進取氛圍以壯龍馬精神。
雖坎坷而淡泊名利,處艱辛而堅守藝術使命。善耕耘而不問收穫,旨在修身養性。 固守畫品書品唯人品至上,弘揚真善美!
崇尚徐悲鴻畫風,堅守形神兼備。以傳統為本,力求新意。洋為中用,探求中西結合!所畫人物、山水、花卉等,均以小寫意取法造型。
在西安教育學院進修期間,得到國畫家何海霞、康師堯、劉文西和西畫家張明德、張芷岷等老師的教誨與指點。
作品在省市及海內外多次參展並獲獎。被諸多藝術界相關部門和人士收藏。個人傳略及作品入編《西部藝術家》,《陝西美術五十年》會員作品集,《陝西文化名人大辭典》,
〈中華藝匯精典》,《世界書畫家大辭典》, 海峽兩岸《名家書畫專集》, 《現代中國繪畫》,《新西部》雜誌,《全國書畫作品展覽選集》, 《當代美術全集》,《世界藝術報
中國書畫專刊》,《中華文藝畫報》,陝西省老乾局《金秋雜誌》,《當代中華名人》,《中國國禮推薦與採購》,中國收藏學術研究會編纂的《收藏博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
部藝術服務中心編纂的《共和國名人大典》,《全國美術師作品集》等近三十部典籍。
2011年元月,個人書畫集,由紅旗雜誌社主辦、中央書畫研究院、全國市長書畫院、毛澤東新聞研究院總策劃,出版了「紅旗書畫家」《曳嵐書畫》特刊。
曾被陝西電視有線二台《人物》和《三秦書畫》兩欄目,山東臨清電視台《新聞》和《直擊民生》兩欄目采播《書畫家曳嵐新浪博客網有視頻》。
3藝術人生
曳嵐,原名曳浩善、號逸仙翁,男、1941年生於西安。從小家境貧寒、命運多舛、歷盡滄桑、飽經坎坷。他曾吃過麩子疙瘩、樹皮、菜根等。但自幼酷愛藝術、終生執着不息。
一 . 父母的影響:
他的父母雖沒文化,但他們淳樸、善良、勤勞和對文藝的愛好,特別是父母與人為善的言傳身教和母親的一手繡花本領,使曳嵐從小就受到家的溫馨和藝術的薰陶。雖然家境貧寒,生性好學、見啥愛啥的他剛上小學就照着課本上的馬、列寧、毛主席像,畫的很像,受到父母和鄉親的稱道。1957年暑假,在家鄉大躍進的浪潮中,給本村畫起了壁畫,其中村口一幅扛着大躍進紅旗的工人騎在馬上,勇猛向前奔馳,比真人真馬還大;他愛音樂,喜吹笛子,善拉二胡。
二 . 坎坷與執着:
1.求學的無奈:
人生就像一場鬧劇,命運往往被捉弄困擾着:1957年考上中學不到兩個月,美術老師被打成右派。1960年考上了西安美術學院中專,不料1962年遇上國家困難學校下馬,雖然後來學校補發了畢業證,但從此失去了專業學習的機會。 返鄉務農期間,偶爾在街上看到文化館舉辦美術學習班的告示,曳嵐便拿着習作被錄取上了,誰知按照既定學習日去上過課,該美術幹部卻調離工作走了。1964年春季走上教育工作,在此期間他在搞好教學的同時,利用兩年時間進行了專業美術知識與技法和文化課的自修。到1966年髙考前,他拿着美術專業習作和報名費在西安美術學院的考點,西安工業大學報名點去應選被預選上了。考試日期將到,卻又誰知,中央廣播電台宣布今年大學一律不招生。青少年時期的求學年華就這樣失去了。
2.學無止境:
現實雖然無情殘酷,但求知的欲望有增無減。中學失去了美術老師,上學來迴路過新華書店,這裡是曳嵐經常學習美術知識的園地。返鄉務農以後,美協是他每到西安必去的地方。年輕內向的他,雖怕見人,但不聲不吭的把這裡看作是吸取營養學習園地。省美協當時有櫃檯,櫃檯裡面牆上都懸掛着長安畫派畫的畫,花卉牡丹山水人物等等,如今仍記憶猶新的是看到了石魯畫的一個妙齡少女口噙着線頭、兩手在空中磋線的神情優美、動態感人、意境深邃的傑作。走進院內看到一幅透過竹簾能看到似乎柳葉徐徐飄動的妙作,以及展示在美協專欄上的版畫作品等。 處處留心皆學問,由於愛畫畫,隨時都在向自己目標延伸。
3. 文革遠離派性鬥爭:
從不願和人爭持的曳嵐,文革期間索性回家干起了農活、用架子車(即人力車)在西安拉大糞、拉鋼筋、拉上站磚瓦、豬廠拉豆腐渣、豬廠餵豬、豬廠背豬肉裝車當裝卸工、跟人蓋房干木工和瓦工、在磚瓦廠壘瓦坯。這些事情說來也沒啥了不起、權當練練筋骨麼,但在當時歲月里、其艱難困苦,對從小就酷愛藝術的曳嵐可想而知。可也好,在文革期間他用艱苦繁重的體力勞遠離了派性鬥爭。
記得在此期間,他作為身無分文的民情教師,為了養家糊口、學了點木工。有一次他把自己做的一對窗子在街上買了五元錢,立即到新華書店花三元錢買了本「上海花鳥畫譜」。後來還買過靳尚誼的「油畫人物寫生」和「國畫人物寫生」「山水畫技法」等繪畫技法類書籍。
三 . 走上藝術路:
1968年春季,西安市文化館美術幹部陳緊張不辭辛苦、騎着自行車跑幾十里路,來到曳嵐所在的學校,布置業餘美術創作任務,在陳老師的指導下,曳嵐的第一幅人物畫作品《小木
匠》在西安市工人俱樂部畫展上介入了社會。同年8月市文化館召開了三天業餘美術創作座談會議,布置了創作任務。1969年秋季大郊區文化館召集曳嵐、李應虎、魯建華(王西京表
哥) 三人搞了多半年美術創作。曳嵐在美術幹部刑玉先生指導下,畫了一套八幅作品的組畫,表現的是「農業學大寨」的人物年畫。當時由西安晚報美編王西京審搞,發行在大郊區
文化報刊上。並散發到全市各級政府、廠礦事企單位和農村。這段時間裡,在文化館朋友的引薦下有幸到著名國畫家陳光建老師和油畫家黃乃源老師的畫室去瀏覽學習,當時陳光建
老師正在輔導一名學員畫一幅人物畫的短髮技巧。黃乃源老師介紹了他畫室里一些作品創作情況,受益匪淺、終生回味。
1972年在大郊區文化館創作了一幅《農村電工》,由市文化館美術幹部張志超指導並展覽在解放路市美展中。1973年春季在大郊區文化館創作了幅《新社員》。記得當時有十幾個
人。當大家基本上都畫成了一幅作品,各人都定在自己的床頭牆上。有天午休時、報社美編王西京來了,當時曳嵐由於很累已躺在床上迷迷糊糊睡了,待醒來後聽大家紛紛說:你睡
得好香,王西京來了你知道嗎?您今天行了,人家轉了一圈就看上你這幅畫,還叫姚鴻禧拍成照片送到報社刊登呢!其實他並沒睡老實,只是很疲乏沒起來。似乎一幫人轉到他床前,
區文化館美術幹部姚鴻禧說:「他可能睏倦了,」王西京說:「別叫醒、讓睡着,就把這幅畫拍成照片登上去。」沒過幾天,曳嵐畫的《新社員》和魯建華畫的《鄉郵員》李應虎畫
的《喜開鐮》上了西安晚報,這是我首次登在報紙上的畫。七四年我在學校業餘時間畫了幅《赤腳醫生》參加了南城門樓的市美展。1975年在大郊區黨校參與《農業學大寨》布展一
年多時間。這段時間裡,由於區黨校經常舉辦會議,要找模特非常容易,利用晚上也進行了大量寫生,在這一年多時間裡、他畫了一千多張人物素描。當時報社王西京夫婦也參與搞
了些時間。劉文西老師將他裝裱好的兩大幅移山填溝,平整土地的《農業學大寨》作品展示着,劉文西老師約半個月時間在這裡,每天晚上都要寫生兩三幅人頭像,這正是他看着劉
老寫生的大好機會,千載難得的機會呀!他每次都緊站在劉老的身邊,目不轉睛的看着全過程,據說美院學生很難目睹劉老的作畫過程。劉老師為人很親切,平易近人。當時正處早
春,記得在黨校外面田野同行們合影時,劉老着意把曳嵐拉得和他靠得緊緊的,當時曳嵐深感受寵若驚,這也可能是劉老感到他最專注自己的繪畫吧,所以,好多人合影,唯獨他受
到劉老的愛戴。劉老師藝術造詣特高,但非常謙虛。記得特別令曳嵐愜意的事,是在美專上學期間,他經常去學校的半地下室看長期展覽着的劉文西老師的一幅面積約六米長、兩米
多寬的一面牆大的巨幅國畫人物作品,畫的是革命先驅劉志丹頭戴長毛帽子,身穿長袍大衣,背着長搶奔跑在山林中,一隻獵犬在前回頭望着主人飛躍着。80年前後在一次古城西門
外工人俱樂部的市美展,有一天曳嵐正仔細看劉老的《 溝里人》,不料身後有人問他說:畫得好不好?回頭一看,曳嵐驚喜的看到:是劉老師啊!他問這幅畫畫了多長時間?劉老說
兩個多月,有反覆......現在想起來還後悔自己離城遠、也很窮,沒拜他為師。1981年曳嵐畫的花卉《枇杷》被西安市文化局美術書法作品展在古城西門外工人俱樂部展出。並榮獲
三等獎,這是他首次拿到獲獎證書,也是曳嵐的名字首次和全市美術名家上在了市文化局的本子上!
記得在以前參展的作品都是由區文化館上交參展的,他只高興被展出,從未想着追回作品。真可謂:只知耕耘,不管收穫。有次區委美術幹部姚鴻禧說:「對不起,給你的獎品叫別
人拿去了。」他從不在意這些,因為畫畫是他的興趣愛好,藝術就是他的生活!
四 . 重圓大學夢:
1982年春季,西安教育學院開設了首屆美術班,當在郊區的曳嵐知道時、已經開學近兩個多月了。慶幸的是、從不認識的善良正直的張明德老師,讓他作為傍聽生參加了學習,並說待下屆再正式考取。因此他在西安教育學院進修了近兩屆,圓了曳嵐四十多年來一直期盼上學深造的夢想,使復學的黃粱美夢變成了現實!
首屆授課的國畫山水老師是著名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的何海霞藝術大家,待第二屆時他已經去了北京,聽說和滿族同了宗,定居在北京了。所以,曳嵐也就比第二屆同學多了一位授
課大家級老師!在何老授課期間最讓他記憶猶新的是有次老師針對不用心聽講、小聲說話的個別學員惱怒發火厲聲的說:「不願學咧出去!」頓時教室悄然,然後又慢慢的說;「干
一行就要愛一行,如不然自己玩去、想幹啥幹啥、多開心,何必來到這兒。」他巡視了一下大家又說:「學畫就要有一種執着精神,哪怕是正在吃飯,腦子都要想着畫畫,晚上睡在
床上都要想如何畫畫,要廢寢忘食的學習鑽研,沒有一種苦行僧的酷愛精神就別學畫……」 還有位美術教育的的授課老師高學敏說:「人生務必要有理想和追求,一個飽食終日、無
所作為的酒囊飯袋,只能是個行屍走肉,枉在人世走了一遭...... 」老師們的金玉良言,對曳嵐後來的藝術思想啟發教育很大,至今想起還聲聲震耳!
還有長安畫派創始人之一花鳥畫家康師堯、美院國畫人物畫家劉文西、山水畫家徐義生、教院水彩畫家張明德和師母蘇硯芝、張芷岷、長安畫派著名版畫家原陝西美協主席修軍、教
中國美術史的令狐彪老師,教世界美術史的老師,著名漫畫家西丁和幾位油畫家等老師一樣循循善誘的給我們非常認真而不厭其煩的講授和輔導着每一節課!他們的言傳身教,先後
幾乎影響着曳嵐的一生!使他在生活實踐中悟出了方方面面的道理。使他不斷提高着對人生價值的認識,從不同層面充實提高着他的美術素養和技能,作品逐步受到了同行和朋友們
的認同和鼓勵。直到200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美術師申報中心同事說:婁師白老先生看過你的作品說:「這位老畫家是位非常不錯的畫家,是一個為興趣愛好真正認真投入藝術
的畫家。」曳嵐誠恐誠惶、受寵若驚的接受了婁老的真愛和鼓勵。也想到、這都是老師們的心血。他非常感謝婁師白老前輩的讚許和鼓勵,更感謝所有老師們,以及同行們的教誨和
指點。
曳嵐雖內向、但生性樂觀好學,是個閒不住的人,他的美術創作空間是有限的。在校除認真備課搞好教學及各項活動,如不着意鑽空子找時間搞自己的業務是可想而知的。周日料理
家務、干自留地比上班更忙累,只有雨天、冬天農閒等時候才是他的天地。看來要搞一番事業,總要比常人多付出時間和勞動代價不可,也註定了終生休想休閒的時候。故此在1984
年冬天、他終於因操勞過度被「腰腿疼」無情的按倒在床上。重了、輕了,輕了又重了,反覆折磨了十幾年!所以,有些作品也是在疼痛畫中出的。
五 . 退休後的藝術生活:
由於前半生的坎坷貧困以及工作和家務的拖累,創作是有限的。退休後他成了一個自由人,以愉悅、激情、樂觀全身心的投入到美術創作,充分享受着藝術生活的快樂!作品多次在
省、市及海內外參展並獲獎。300餘幅作品被朱德研究院,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及海內外藝術界有關部門和人士收藏。入選國內外大展10餘次。獲95國際華人書畫大賽金獎,中國國際名
人書畫大展世界和平金獎,澳門回歸美術作品精品展和平獎,英才杯全國書畫大賽銀獎,第七屆全國書畫展金獎並列入全國書畫500強,2005年中華德藝雙馨藝術家等。個人傳略及作
品入編《西部藝術家》,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集《陝西美術五十年》,《陝西文化名人大辭典》,〈中華藝匯精典》,《世界書畫家大辭典》,《世界書畫家》手冊,海峽兩
岸《名家書畫專集》,《現代中國繪畫》,《新西部》,《全國書畫作品展覽選集》,《兩岸文化交流名家書畫專集》,《當代美術全集》,《世界藝術報中國書畫專刊》,《中華
文藝畫報》,中國收藏學術研究會、世界文化藝術鑑定中心授予《當代中國書畫收藏市場最具收藏價值藝術家》並編入《收藏博覽》,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藝術服務中心編入《共
和國名人大典》,入編《當代中華名人》大典,入編《中國國禮推薦與採購》大典等二十餘部典籍。曾被陝西電視有線二台《人物》《三秦書畫》兩欄目采播、山東臨清電視台《新
聞》《直擊民生》兩欄目采播《可在我的網頁播客視頻里看到》。
現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書畫藝術服務中心美術師學部委員,中廣協會紀錄片工作委員會《紀錄.書畫院》特聘顧問,陝西書畫藝術研究院副院長,陝西省美術家協
會會員,中國書畫家協會常務理事,陝西美術教育研究會會員,中國書畫專刊顧問,中央書畫研究院院士(原中央文化藝術發展研究院院士),長安(原中華)文化主編,曾系西安
美術教育研究會理事等。
4名家評價
芳菲蝴蝶舞 奼紫嫣紅春
--- 書畫家曳嵐牡丹欣賞
(2009-03-12 19:10:21)
作者:一江彌月
細品書畫家曳嵐先生的牡丹畫,畫面中牡丹朵朵鮮妍盛開,章法結構疏密相間,錯落有致,蘊含着勃勃生機,芬芳欹斜,縱筆點染,深淺向背,灼灼欲生。逸筆酣暢,或奇或正,或
率或工,或賦色或暈墨,意度堂堂,風神生動,枝葉微傾,生意盎然。是畫家的精品之作。
回顧中國繪畫史,遞嬗演化,而以人物、山水、花鳥三大類鼎足而立。傳倉頡以鳥獸、花草這跡象製作象形體之始,至漢代帛畫上之夔鳳人物,以及有花草、鳥獸形象之畫磚,六朝
時代敦煌壁畫着色艷麗的花鳥,都顯示着中國藥鳥畫的確立。
唐人畫牡丹,邊鸞最為馳譽,精於設色,穠艷如生,其《牡丹圖》推為絕筆。宋代御藏邊畫三十三幅,其中三幅為牡丹畫;《牡丹圖》、《牡丹白鷳圖》、《牡丹孔雀圖》。邊鸞於
京都寶應寺西塔院下還畫有大型牡丹壁畫一幅。唐畫家於錫亦善畫花鳥,有《牡丹雙雞圖》傳世。王耕,唐浙人,「王耕善畫,而牡丹最佳,春張於庭廡間,則蜂蝶驟至」。其後歷
代中不泛畫牡丹佼佼者。
徐熙畫牡丹,不以色暈淡成,而是落墨枝蕊萼,然後傅色,骨氣風神,古今絕筆,兼有黃筌之神,趙昌之妙。有《風牡丹圖》等四十餘幅畫牡丹作品流傳於世。其《風牡丹圖》,葉
千餘片,花只三朵,一在正面,一在右,一在眾枝亂葉之背,枝葉花搖曳於克風中,靜中有動,情態逼真。而江南唐寅,江南第一風流才子,他在牡丹畫題款詩中寫道:
穀雨花枝號鼠姑,戲拈彤管畫成圖;
平康脂粉知多少,可有相同顏色無?
穀雨豪家賞麗春,塞街車馬漲天法;
金釵錦袖知多少?多是看花爛醉人。
是寄託了對江南美女的雅漾意境。可見畫家的玄思在畫外。
書畫家曳嵐的這幅牡丹畫,用筆清秀,意趣生動,堪稱一絕,所畫十八朵牡丹,五彩紛呈,蝴蝶翩翩,一派芳菲春色在眼前,嫣紅奼紫漫如海,寫取華枝婀娜妝。對此畫贈送的對象寄語了人倫的無限情深和美好的祝願。
5媒體關注
其人其畫 作者:孤山散人 (2009-09-02 06:50:32)
畫之傳者必以其意境,必以其詩情。畫之不傳,非曰不工,不質,實乃工而不能入其境,質而不能達其詩也。亦如山巒不美,非無煙嵐,水澤無韻,非無漣漪,妍媸相肖,非無異容也。其實畫者為畫,必其入畫,斯是入畫,必入其境,入其境必得其詩,得其詩方可入化境。以至於作品不關乎大小,而在乎其精,濃淡相宜,而在乎其出神,灑脫清寂而在乎其入逸。故而,神品可得,逸品不可多得也。或可,市井可稱之為神仙,而塵境不可多得逸仙也。
散人旦夕網遊,文章書畫每有覽讀,未庶幾,忽得一頁,揉目靜觀,讀未數幅,不覺驚躍:如此精湛筆墨,至工至質,出神入化,瀟灑飄逸,意境若詩,皴擦岩峭而不得鑿痕,點染葳蕤而生煙靄。畫中人,呼之欲出,紙間花,蜂蝶疑迷。墨淡水濃,山隱雲紗。色薄筆輕,水繞霓彩。往復看讀如是數遍。屏蔽而嘆:「浮生虛度數十年,始知海內有逸仙,噫嘻乎,逸仙翁者,先生曳嵐也。是何因由,相識恨晚矣!」稍加亂緒縈迴,略為魂轉,為《逸仙翁傳》而筆意。
曳嵐,字浩善,號逸仙翁,為西安灞橋人士。幼,家境寒苦,未能出度,亦無餘錢就塾,酷愛丹青,畫名蜚聲故里。天憐其才,得遇明教,就學於專業,得歸正軌。國畫家石魯,師堯奇其才,承蒙教誨點撥,勤勉苦琢,努力不懈。然,數數奇滯,雖才華橫溢,屢遭輒蹶,不得施展。及長,課徒百千,桃李成蹊,不乏海內名士。先生依舊孑然相吊,猶自喟嘆而默默無聞。其實早已名斐里中,堰塞秦川。
先生擁才而不自負。而今世界舉業,非相貌既錢財,非名人大家之跋敘,既媒體炒作而粉絲之起鬨,市人皆以為立世之階梯之資本也。先生則弗以為貴,不屑以為榮。視其庸,鄙其俗,厭其時也。夫以耿介之士,揮毫潑墨,鎮定情操,依然故我。非是不才,實乃天不憫人,時命塹塞也。然,夫以後視今,猶今視古也。安可知今世之先生,不為古之右軍、山濤,巨然、山人哉?且夫,古之書畫者,至今日避忌遺陋矣。何也?肖漢、唐,法宋、元,臨明、清,摹當代諸公餘沫而潤色,出乎己手而得乎己意否?謂之書畫諸家,而不能書畫於諸家,大約效古、法古未必得古,而愈古愈近,愈似愈贗也,恐天地間真書畫澌滅殆盡矣。近百年來,書畫大士,猶有可取。其風格,其題材,各出手眼,各呈機軸,而無沿襲。擬古而不類古,自然而求工真,先生則可稱頌也。先生為畫,勾勒寫意,大氣搏於雲天,皴擦點染,靈韻入於細微。為山水,漂染煙嵐,氤氳繚繞而清遠。寫花鳥,翠衣羽裳,鮮活靈動而逼真。塑人物,神華點睛,細膩欲動而音容。所謂放浪形跡,恣情山水,走秦晉大地,窮覽塑漠,遍踏八百里秦川。所見必有所畫,一時間,山奔海嘯,風起雲湧,沙鳴樹偃,幽谷都市,魚蟲花鳥無不可驚可愕之形狀,一一皆達之於書畫。斂山水情話於心底,抒意境塊壘於雲天,得花草婉約於月下,竟雄渾豪放於霞端,一一皆達於詩心。飄渺於林野而舒嘯,蓑笠於汀洲而歸浦,牧笛於良野而輕吟,釣雪於寒江而鳴峽。一一皆達於意境。斯是品畫,實在讀詩。
先生雖然年逾花甲,身形瘦弱,卻依然精力神燿。心地善良,慷慨貧民而不矜持。情懷忠耿,憂國憂民不媚權貴。名達古都,悉心喻人而不驕縱,錦衣鄉里而不夸榮。書畫可以洛陽紙貴,不見其索要潤筆之資。視錢財如糞土,毫無商賈之心。其清、其淨,志趣高遠,其淡、其雅,情懷廣逸,其誠、其信,胸襟溢呈。神情若水,處鬧事而飄逸,鎮定自然,臨山野而參禪。不枉稱逸仙翁名也,於其往來可成知交也。
幾十年磨礪,逸仙翁書法畫技已達上乘,雖然名斐里中,猶自謙遜,不敢妄自尊大。喜交友,而交友廣博,不失為名人大家,與其往來則自謙為學子。謙恭待人,禮賢下士,未見其以名家而自居。胸襟廣闊,淡泊名利,足見其赤子之心。心地善良,憫農憐貧,曾不吝己所鍾愛,積極捐贈而不索回報。矢志事業,不顧病痛,猶自潛心繪畫以精研。與人交往,誠信有加。與其往來,推心置腹,必以嘉賓相待。稟性耿介,遇權貴而不諂媚,逢貧士而尊為知己。情趣泛達,唱奔放瀟灑之音樂,賞蘭谷柳溪之山水。已而,山水,花鳥,人物,蟲魚無所不能涉獵,無畫不能精緻,無物不能傳神。
逸仙翁渲染山水,繪畫山水,則痴嗜于山水。雖非山人野居,卻常與煙嵐相伴,野泉為侶。與山鷹同翱翔,與野鹿共交遊。雖然逸仙翁臥榻市廛,居於名勝,不過寓目而已。於鬧市而不忘山谷,臨繁華而不棄野徑。故而有樂山樂水之愉悅。所以所繪山水之畫,精心於細微處勾勒,大象於巉岩而披麻,虬龍於樹木而蔥蘢,點染於絨蕤而幽柔。淡藍輕綠之色,而無浮華嬌艷之態。濃水減墨之韻,儘是清雅閒逸之形。胸中無山巒之浩然,煙嵐之飄渺,流泉之浚疏,焉可成其畫哉?焉可稱其嗜哉?
逸仙翁所為人物之肖像,必得虔心觀察,必得悉心揣摩,力求形似而神出。既無西畫之抽象,又無法古之類似。突出人物主題,乾化人物身份。既要傾注對人物的敬仰與愛慕,又要顯現人物的氣質與襟懷。既有人物偉岸凜然之魄力,又不失其和藹可親之情愫之魅力。故而,用色,鮮而不艷,調墨,清而不濁,渲染,勻而有韻,鉛華相宜。
逸仙翁繪畫花鳥,猶以牡丹為最。靚麗而不妖冶,華貴而存素雅。鮮活欲出,致使蝶戀蜂迷。墨淡色重,有致而紛呈。工筆之內,蘊含奔放而灑脫。寫意之中,孕育斂靜而雍容。
逸仙翁年逾花甲而近古稀,其畫技超然,筆法,中鋒側筆兼施,皴法,披麻與荷葉並用。筆墨趨向靈秀簡逸,色彩漸為淡雅,設色善用二青、二綠,花青與赭石。輕渲淡染,色不礙墨,爽利明潔,自成一格。其山水多以青綠景色為主題,減輕了仙境虛幻神秘色彩,打造了可游可居的環境氛圍。加強了幻想與現實,虛無與人世,飄渺與存在的溝通與調和。詩情濃郁而清遠,化境遐思而悠揚,其為人物,精心落筆而凝重,墨色渾樸而圓潤,必求工真而出神。為花卉,則喜重彩,雖多色並用,絕不見其混雜相擾,不辨層次,混沌朦朧難分枝節。意境瑰麗而清逸,華美而淡雅。或曰:書畫至工至質者,必達於意境。意入於書畫,必得於詩境。出神入畫是也。斯是入畫,必見其功底也。
與逸仙翁交往足見智者之心,誠者之意,信者之行,嘗言:「吾雖不達,吾雖貧,但得知遇,必然傾盡愚才,竭力筆墨以報知遇之恩。
作品欣賞
詞條標籤: 藝術 畫家 人物
視頻
曳嵐七十周歲畫展上傳於 2016-04-25
參考來源
- ↑ 曳嵐,原名曳浩善,號逸仙翁,1941農曆10月28日年生於西安灞橋,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5-7
- ↑ 先後畢業於西安美術學院中專64級二班,西安教育學院藝術系大專美術班,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5-7
- ↑ 從事美術教育近40年。現為陝西省慈善書畫研究會常務理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一級美術師暨中國書畫藝術服務中心「美術師學部委員,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5-7
- ↑ 陝西省美術家協會會員,陝西省教育學會會員,西安灞柳書畫院名譽院長,搜狗百科 - baike.sogou.com/v...- 20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