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曝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曝氣是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公布的科技術語。

隨着社制度的不斷發展與進步,中國的漢字也在不斷演化着,從最初的甲骨文[1]漸漸發展到了小篆[2],後來文化進一步發展後,才出現了」漢字」這種說法。

名詞解釋

英文:aeration,指將空氣中的氧強制向液體中轉移的過程,其目的是獲得足夠的溶解氧。此外,曝氣還有防止池內懸浮體下沉,加強池內有機物與微生物及溶解氧接觸的目的。從而保證池內微生物在有充足溶解氧的條件下,對污水中有機物的氧化分解作用 。

水和空氣充分接觸以交換氣態物質和去除水中揮發性物質的水處理方法,或使氣體從水中逸出,如去除水的臭味或二氧化碳和硫化氫等有害氣體;或使氧氣溶入水中,以提高溶解氧濃度,達到除鐵、除錳或促進需氧微生物降解有機物的目的。

影響氣體在氣液兩相之間轉移速率的因素有:該氣體在氣相中的分壓和在液相中的濃度、溫度、兩相界面面積和水的組成等。在相同溫度和分壓下,一種氣體在水中的溶解度(常稱平衡濃度)是恆定的;當該氣體的濃度大於平衡濃度時,則從水中逸出;小於平衡濃度時,氣體溶入水中。水庫或湖泊往往由於藻類、原生動物和浮游生物的繁殖或動植物殘體的腐爛而有臭味。致臭物質通常是揮發性有機物,可用噴泉、多階跌水、多層穿孔板落水和多層焦炭盤落水等曝氣裝置,使水流分散成薄膜狀或液滴狀而將其去除。

地下水有時含有硫化氫、二氧化碳或過量的鐵、錳,也可用曝氣法處理。游離二氧化碳有腐蝕性,水的鹼度較低時,曝氣後水可經石灰石濾床過濾,使二氧化碳轉化為碳酸根,這時濾床中要有較長的接觸時間。地下水中溶解的鐵、錳一般是低價的重碳酸鹽,和空氣接觸後,因游離二氧化碳濃度降低而溶解氧濃度提高,即能轉化為沉澱。鐵、錳含量一般不高,需氧不多,所以對曝氣的要求較低,而對接觸時間要求較高。

前者是壓縮空氣通過管道和布氣設備在水中形成細小的氣泡,向上浮動通過水層。後者是應用葉輪或旋刷劇烈攪動水面,不斷以新的界面和大氣接觸,氣泡曝氣法和表面曝氣法除供氧外,還具有攪拌作用,使活性污泥維持懸浮狀態。關於曝氣池的構造和設備見活性污泥法。此外,氣泡曝氣法還用於廢水處理廠的沉砂池以沖洗沉渣和防止廢水腐化 。

曝氣系統的核心部件曝氣泵的吸入口可以利用負壓作用吸入氣體,所以無需採用空氣壓縮機和大氣噴射器。高速旋轉的泵葉輪將液體與氣體混合攪拌,所以無需攪拌器和混合器。由於泵內的加壓混合,氣體與液體充分溶解,溶解效率可達80~100%。所以無需大型加壓溶氣罐或昂貴的反應塔即可製取高度溶解液。氣液比約為1:9(吸氣量為8-10%),串聯使用可以增加吸氣量。一台GLM(B)系列曝氣泵即可進行氣液吸引、混合、溶解並直接將高度溶解液送至使用點。過泵流量 1-50 M3/H;處理水量1-150 M3/H 。因此,使用GLM(B)系列曝氣泵,可以提高溶氣液製取效率、簡化製取裝置、節省場地、大幅降低初次投資、節省運行成本及維護費用。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