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暗淡藍點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暗淡藍點
原圖鏈接
暗淡藍點
原圖鏈接

暗淡藍點》(英語:Pale Blue Dot)旅行者一號飛船,1977年9月5日,從地球發射之後,一直朝前飛,在1990年2月14日,被歷史記住的一個情人節,旅行者1號在關閉攝像頭前轉過身,由太陽系海王星(Neptune)之外[1]、距離地球64億公里之遙的地方,拍下了整個太陽系的全家福。而其左上方的這張圖片,就是這組全家福中最著名的照片。它叫"暗淡藍點",顯示了地球懸浮在太陽系漆黑的背景中。[2][3]

旅行者1號發射後,以獨特視角捕捉了人類居住的太陽系裡面的海王星天王星土星木星地球金星等一系列照片。但是有一些關鍵成員沒有進入:火星幾乎沒有陽光,水星離太陽太近了,矮行星冥王星太暗而無法拍攝。

拍攝這些圖像並不是最初計劃的一部分,但已故旅行者航海家影像團隊的卡爾·薩根(Carl Sagan)的想法是將飛船指向其家,以進行最後的觀察。 他1994年的書的標題為「暗淡藍點」,指的是該系列中的地球圖像。[1]

照片緣由

卡爾·薩根博士
原圖鏈接

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產生了一個奇妙的想法:他想讓旅行者1號,從太陽系外的遠處拍一張地球的照片。但當他把這個提案提交給旅行者號項目組的時候,卻吃了閉門羹。

不少項目組成員都明確表示反對:「為什麼要從那麼遠的地方拍一張地球的照片?這能有什麼科學價值?」薩根據理力爭,強調這有非常重要的人文意義:這樣的一張照片將有助於人類理解我們在宇宙中的位置。

卡爾·薩根在1977年,他憑藉《伊甸園的飛龍》一書獲得了當年的普利茲獎。在1980年,他再因為13集的電視紀錄片《宇宙:個人航行》而聲名鵲起,這部紀錄片在全球60多個國家被觀看了超過6億次,1984年寫了一本頗受歡迎的科幻小說《接觸》,這本書後來還被好萊塢拍成了電影《超時空接觸》。擁有名人身份的薩根,選擇直接走上層路線。他把自己提出的那個想讓旅行者1號拍地球照片的點子,透露給了華盛頓的高層,並獲得了他們的支持。隨後,華盛頓的高層直接向NASA施壓,薩根的提案因此死灰復燃。[3]

啟發人心的話

薩根博士在1996年針對這張照片,對媒體發表了一段啟發人心的話。:

視頻

Reflections on the Pale Blue Dot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1.0 1.1 'Pale Blue Dot' Images Turn 25. NASA. 2015-02-12 (英語). 
  2. 讓我再看你一眼,地球和太陽——旅行者號的故事. 每日頭條. 2017-12-06 (中文). 
  3. 3.0 3.1 3.2 關於地球最著名的一張照片:暗淡藍點. 每日頭條. 2018-10-06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