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景家麻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景家麻花

來自 搜狐網的圖片

名稱 :景家麻花

產地 :河南省虞城縣

特點 :香甜酥脆

景家麻花又甜又香康熙皇帝品嘗後果然不錯。自此,列入御餐年年進貢景家麻花更名聲大振,生意興隆,代代相傳。麵粉加糖或鹽,經兌料、打花、兌水、和面、切劑、揉條、下油烹炸製成。分甜、鹹兩種。香甜酥脆,嚼後無渣,可放兩月不回潮,色澤金黃透亮。系景家祖傳,已有300餘年製作歷史。

在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中的道家理學觀念,儒家倫理道德觀念[1],陰陽五行哲學思想、還有文化藝術成就、民族性格特徵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下,創造出了彪炳史冊的中國烹飪技藝,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2]

特產簡介

虞城縣位於河南省東部、黃河沖積平原中部,北與山東相鄰,東、南與安徽接壤,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物產豐厚,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悠久,文化底蘊豐厚,有利於民間文化的產生和傳承,造就出一些獨具特色、歷史淵長的飲食品牌,催生了相關的飲食文化。景家麻花這一風味小吃充份體現了豫東飲食文化的形成與傳承。

景家麻花是河南虞城傳統的漢族名點。是一個承載着300多年歷史,享譽豫東的老字號品牌,2007年10月被中共河南省委宣傳部、河南省文聯授予河南省「老字號」。其特點為香甜酥脆,芳香可口,嚼後無渣,餘味無窮。可入菜、入湯,也可佐酒深受人們青睞。

景家麻花色香味俱佳,深受消費者喜愛,但產量過低,宣傳力度較小,市場開拓力度不夠,制約着發展。如何解放思想,改進工藝,擴大生產,提高效益是擺在景家人面前的突出問題。我們期待景家麻花的傳人能夠開拓創新,讓景家麻花這隻民間奇葩,大放異彩,重續芳華。

歷史民俗

景家麻花又名「貢品麻花」,相傳清朝康熙皇帝御駕南巡,路經山東景匡莊發現路旁有人高聲叫賣:「景家的麻花又香又甜……」康熙聞之便道:「提名叫賣,必是別有風味。」即令侍者購買食之,果然香酥可口,頓龍顏大悅,贊道:「美哉美哉。」遂即興題詞:「形如繩頭,香酥可口,出類拔萃,別具風味。」自此景家麻花被列入朝廷御餐,年年進貢,由此名聲大振,代代相傳。

景家麻花是虞城縣李老家鄉陳店集村景家祖傳的老字號,始於明末,盛譽清初。據《虞城縣誌》記載,景家麻花曾被清朝康熙皇帝列為御用貢品。通過景家十幾代人的不懈的努力與探索,景家麻花已享譽豫東,以選料精良,製作精細,晶瑩透亮,香甜酥脆、食之爽口而流傳300餘年。

景家原籍山東省清平縣,後因家遭災禍輾轉數地來到虞城陳店集安家落戶,時至今日景家300餘人,成為陳店集村的大戶,加工麻花手藝也傳了11代人。

景家麻花至今傳承十一代人,其傳承順序為景天章、景萬意、景紹唐、景繼善、景譽明、景傳合、景春和、景廣運、景隆太、景福義、景慶輝。

當景家麻花傳至七世孫景春河時,山東濟寧黃河泛濫,人們大多四處逃荒,景春河攜家帶口,挑着麻花擔子,四處流浪,靠沿街叫賣麻花維持生計,最後輾轉數地來到河南虞城陳店集落戶。他們一直靠麻花這個傳統手藝為生。

製作方法

1、制麵團。配置酵面水,呈濃液狀,放入糖、、鹼等拌勻,再入精麵粉、溫水和成麵團放置20分鐘待用。

2、制面劑。在面板上塗抹香油,將麵團壓平切成條狀,塗油搓成條狀,放置10分鐘。

3、制麻花面坯。將原制好的一定長度的面劑向兩端扯拉,爾後兩端合攏,搓成繩狀,再扯拉,如此反覆合成八股麻花面坯。

4、炸制。將新鮮植物油入鍋,燒至170°C,把麻花生坯雙手持平輕放入鍋,炸出一點硬度時用筷子輕輕翻動,不變其形,待色澤金黃撈出,瀝油即為成品。

景家麻花雖然製作工序不太繁瑣,但每道工序要求嚴格,製劑的力道、炸制的火候都十分精到。

獲獎榮譽

進入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景家麻花生產銷售有了很大提高,1984年的銷售量達三千公斤,這年該產品被評為商丘地區個體風味小吃優質名牌產品,獲優質名牌證書。1985年,虞城縣景家麻花被選入《中國工商企業名錄》,並被河南省輕工業系統評為優質產品。其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天津、江蘇、安徽、山東、廣東、陝西等多個省市。九十年代後,受市場經濟的影響,景家人才開始注重麻花的包裝。2000年十一代傳人景慶輝聘請設計公司製作景家麻花塑料包裝袋,同時製作了景家貢品麻花包裝箱,使景家麻花具有了現代市場的競爭能力。

1985年3月,萬里副總理來商丘視察工作品嘗陳店景家麻花時後說:「這種麻花,質量很好,很有地方特色,你們在加以重視,扶持發展,使其更好地為人民生活服務,讓小產品發揮大作用。」原省委書記李長春同志到商丘視察時,品嘗景家麻花後吩咐商丘的有關領導要加以重視,給予扶持;2003年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視察豫東時,景家第十一世孫景慶輝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把景家麻花送到總書記下榻的天宇大酒店,讓其品嘗。

參考文獻

  1. 論中國儒學之沉浮變遷,豆丁網,2014-11-17
  2. 博大精深的中國飲食文化,搜狐,2018-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