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照禪師寶塔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普照禪師寶塔在薊縣盤山萬松寺,清康熙年間建造,由基座、塔身、五層密檐和塔剎組成,須彌座和出檐均以磚枋木斗拱[1]承托,塔身轉角均有浮雕幢塔,門窗磚雕十分精美。明代萬曆四年,普照禪師來此庵住持,念四字佛經,導人為善。明神宗朱翊鈞,曾為此庵寫了「清心」二字。清康熙皇帝賜額「萬松寺」。並於康熙十四年,為正殿書「樂天真」匾。乾隆皇帝為殿檐題「慈育萬物」額。

基本情況

普照禪師寶塔位於天津市薊縣盤山風景名勝區,舊稱「李靖庵」,唐初名將李靖曾在此居住,故名。清初詩人宋犖認為前賢不宜直呼其名,改稱「衛公庵」。清康熙年間又改稱「萬松寺」,沿用至今。明萬曆、崇禎和清康熙時擴建重修,抗日戰爭時期,冀東軍分區十三團團部駐此,1942年被日軍梵毀,但所有佛殿石基和《重修李靖庵碑》保存尚好。1985年修復,大殿、耳房等煥然一新。

萬松寺是盤山寺廟群中最大的廟宇[2]。「青山綠水,夢月松風,廟貌之威赫,佛像之莊嚴,居然畿東一梵剎也」( 《重立宗派碑記》)。

「龍山環匝,風水縈紆,有龍游鳳覽之勢。緣崖攀登上,雲氣嵐光,青紫萬狀」(《重修李靖庵記》)。萬松寺山門前,矗立着一峰駱駝形的巨石,前面鐫「名山古寺」,後百鐫乾隆御製詩八首,其中《萬松寺》一詩尚清晰可辨:「田盤到處佳,萬松我心寫。寺樓坐空翠,天籟披瀟灑。」山門旁牆壁上,嵌有五塊方石,各二尺見方,上刻「京東第一山」五個大字。山門以外,有幾座小殿自成一組,最大的是彌勒殿,供奉彌勒菩薩,旁塑四大天王,後立面北韋馱像一座。

由山門拾級而上便是一座樓房,樓為五楹兩層,北向,與正殿相對。故樓的陽面只開幾個小窗,別無他飾。

樓陰為正,雕樑畫棟,金碧輝煌,檐下懸有「盤阿精舍」小匾一塊。再上是毗盧殿。廊下懸掛「萬松寺」巨匾一塊,廊前明柱掛有「片石孤雲窺色相,清池皓目照禪心」楹聯一幅,筆力遒勁,結構俊秀。殿東有一鍾亭,內懸一大鐘,口徑三尺,鐘聲渾厚低沉,山谷共鳴,數里之外可聞。

視頻

普照禪師寶塔 相關視頻

薊縣盤山風光
天津市薊縣秀美的盤山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