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普氏蹄蝠指名亞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普氏蹄蝠指名亞種

來自 動物界 的圖片

中文學名:普氏蹄蝠指名亞種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目:翼手目

普氏蹄蝠指名亞種屬於動物界脊索動物門翼手目[1]

基本信息

拉丁目名:CHIROPTERA 中文科名:菊頭蝠科 拉丁科名:Rhinolophidae

中文亞科:蹄蝠亞科 拉丁亞科:Hipposiderinae 中文屬名:蹄蝠屬 拉丁屬名:Hipposideros

拉丁種名:pratti 拉丁亞種:pratti 定名人:Thomas 年代:1891

原始文獻:

Ann. Mag. N.H., 7:527

模式產地:

四川 (Kiatingfu, Sichuan)

國內分布:

陝西, 江蘇, 浙江, 安徽, 江西, 湖南, 貴州, 四川, 福建, 廣西

中國普氏蹄蝠與萊氏蹄蝠的差異研究

來自 知網

作者:賀新平

摘要:雲南的萊氏蹄蝠(Hipposideros lylei)曾被歸屬於普氏蹄蝠(H.pratti)的一個亞種,隨後有些學者認為其應為獨立的種。國內的萊氏蹄蝠首次發現於雲南省臨滄市,且僅記錄了少數形態數據,之後國內再沒有關於萊氏蹄蝠的報道。

為了探究中國境內不同地區普氏蹄蝠及其與萊氏蹄蝠之間的差異,2011~2014年我們在中國不同地區進行了一系列的蝙蝠調查和取樣,採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方法,對中國境內不同地區普氏蹄蝠的形態、頭骨、線粒體Cytb和COI基因進行了詳細研究,探討橫斷山脈對它們分布區的影響,並探究普氏蹄蝠棲息地的洞穴結構與微環境,提出合理的保護性建議。

1、利用霧網或抄網在洞口或洞內捕捉蝙蝠,共捕獲普氏蹄蝠104隻、萊氏蹄蝠11隻,將30隻普氏蹄蝠、6隻萊氏蹄蝠帶回實驗室,剝離頭骨,標本保存在河南師範大學標本館,其餘的蝙蝠翼膜取材、外形測量後原地釋放。主成分分析結果表明,在外部形態和頭骨變量的整體水平上,不同地區普氏蹄蝠之間差異較小,與萊氏蹄蝠差異較大。外形和頭骨的變量判別結果也表明,萊氏蹄蝠和普氏蹄蝠之間有很大差異,但不同地區的普氏蹄蝠之間,雲南與其他省份的樣本差異也較大。

2、比較不同地區普氏蹄蝠族樣本的Cytb和COI基因的序列差異,分子材料取自38個樣本。Cytb序列長度為1140 bp,共獲得17個單倍型。用MEGA 5.0計算序列間的遺傳分歧,5省普氏蹄蝠間的序列差異為0~2.4%,萊氏蹄蝠與普氏蹄蝠之間的序列差異為4.2%~4.7%。COI序列長度為621 bp,共獲得7個單倍型,5省普氏蹄蝠間的未修正序列分歧值為0~2.3%,萊氏蹄蝠與普氏蹄蝠之間為2.3%~2.8%。分別基於Cytb和COI基因構建系統發育樹,普氏蹄蝠和萊氏蹄蝠樣本分別形成2個單系群,且支持率達到了100%。結論:中國境內的普氏蹄蝠均為同一亞種,雲南西部的萊氏蹄蝠是普氏蹄蝠的萊氏亞種。

3、2011~2014年對中國南方的蝙蝠棲息地進行了詳細的調查,共調查了90了洞穴,其中,75個是有蝙蝠棲息,9個有普氏蹄蝠棲息,1個有萊氏蹄蝠棲息。詳細測量了棲息地的結構特徵及洞內微環境,評估了洞穴的受干擾程度和洞穴的重要性等級,比較了有蝙蝠棲息的洞穴和無蝙蝠棲息的洞穴的特徵差異。結果顯示,有蝙蝠棲息的洞穴具有更少的入口數、更長的洞穴長度、更高的洞內濕度及更低的光照度。9個普氏蹄蝠棲居的洞穴中只有1個基本上處於天然狀態,6個受到嚴重干擾,2個受到輕度干擾。9個有普氏蹄蝠棲息的洞穴中,有4個是等級1,5個是等級2。

普氏蹄蝠經常與其他蝙蝠共棲,育幼期間,雌雄個體多不在同一洞穴中棲息,在大的天然洞穴中,雌雄普氏蹄蝠分別棲息於不同的洞段。由於旅遊開發,殺蟲劑的使用以及人類的捕食等,使得普氏蹄蝠的數量急劇減少,其他蝙蝠也面臨着同樣的生存危機,加強對蝙蝠的保護勢在必行。

關鍵詞:普氏蹄蝠 萊氏蹄蝠 形態 Cytb COI 棲息環境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度:2015 DOI:10.7666/d.Y2860359

參考來源

  1. 普氏蹄蝠指名亞種, 植物智, 2020-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