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祠大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晉祠大米 |
中文名稱 晉祠大米 種植年代 漢朝 特 點 顆粒飽滿,質色微褐而透明 |
晉祠大米 ([[太原]特產)產自太原市西南23公里處的晉祠地區,歷史悠久,種植起源於漢朝。大米晶瑩飽滿,呈半透明狀,米色微褐。做出飯來顆粒分明,香氣四溢。生產晉祠大米的稻田,用晉祠難老泉水澆地,含有多種礦物質。
歷史文化
晉祠大米歷史悠久,據古書記載,東漢安帝三年(116年)甲戌正月「修理太原舊溝渠灌溉官私田」(見 《後漢書·安帝記》);《寰宇記》中說:「隋圖經之,晉澤(太原舊溝渠)在晉陽縣西六里,隋開皇六年(586年)引晉水灌溉福田。」從這些記載可見,晉祠大米的種植至遲起源於漢朝。據《元和郡縣誌》記載,北宋慶曆年間,范仲淹遊歷晉祠,看到稻禾茵茵的田間像天然畫卷,欣然賦詩,「神哉叔虞廟,地勝出佳泉……千家溉禾稻,滿目江鄉田……」清代許榮以 「晉水源流汾水曲,荷花世界稻花香」的楹聯,盛讚「山西小江南」的豐腴土地和滋潤心田的泉水。
發展
晉祠大米的種植起源於漢朝。至清乾隆年間,這塊土地成為皇家貢品基地,有清代道光五年(1825年)碑刻為證。
新中國成立後,晉祠大米獲得新生,黨和政府用科學種田引導農業生產,晉祠稻穀出現前所未有的高產,1958年,晉祠水稻的畝產量由解放初期的二百多公斤猛增到六百公斤。同年12月周恩來總理簽署嘉獎令,授予南大寺村「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其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朱德、董必武等相繼蒞臨晉祠參觀。
上世紀60年代以來,耕地銳減,晉祠大米成為瀕危物種。北大寺村黨支部、村委會以及村中有識之士充分意識到晉祠水稻面臨的困境,並着手組織對晉祠稻田的保護,恢復了九十多畝蓮藕,保護了千餘畝稻田。但對晉祠水稻保護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村兩委會把水稻、蓮藕列為晉祠歷史文化風景名勝區重要的原生態景觀,以使先輩留下來的晉祠大米——— 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代代傳承。
生長環境
晉祠大米之所以好吃,一方面是由於這裡獨特的黑土地,這種黑土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蓄水性強,且PH值為鹼性。因此,在黑土地上生長的晉祠大米性微寒,呈弱鹼性,符合人體體液呈鹼性的需要,口感香甜。另一方面就是澆灌水稻的全部為晉泉水。
特點
晉祠大米顆粒飽滿,質色微褐而透明,復蒸數次仍然粒粒分明,互不粘連,味美噴香有嚼頭。即使下頓吃剩飯,依然如鮮,連做成的元宵、粒粑也很筋道。堪稱一絕的晉祠大米古時為皇家貢品。
好吃的原因
晉祠大米之所以好吃,一方面是由於這裡獨特的黑土地,這種黑土含有豐富的有機物,蓄水性強,且PH值為鹼性。因此,在黑土地上生長的晉祠大米性微寒,符合人體需要,口感香甜。另一方面,就是澆灌水稻的全部為晉泉水。
其實,晉祠大米已經有3300年的栽培歷史,其特點是顆粒大而飽滿,質色稍褐而透明,性軟而韌,味香而甜,從而贏得「晉祠大米香噴噴、肉筋筋」的千古美譽。歷朝歷代,晉祠大米一直作為貢品進獻皇室。[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