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晉書·何無忌傳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晉書·何無忌傳出自於《晉書》,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齡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記載的歷史上起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該書同時還以「載記」形式,記述了十六國政權的狀況。原有敘例、目錄各一卷,帝紀十卷,志二十卷,列傳七十卷,載記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後來敘例、目錄失傳,今存一百三十卷。 [1]

原文

何無忌,東海郯人也。州辟從事,轉大學博士。會稽世子元顯子彥章封東海王,以無忌為國中尉,及桓玄害彥章於市,無忌入市慟哭而出,時人義之。及玄篡位,無忌與玄吏部侍郎曹靖之有舊,請蒞小縣。靖之白玄,玄不許,無忌乃還京口,初,劉裕與無忌素相親結,至是,因密共圖玄。

劉毅家在京口,與無忌素善,言及興復之事,無忌曰:「桓氏強盛,其可圖乎?」毅曰:「天下自有強弱,雖強易弱,正患事主難得耳!」無忌曰:「天下草澤之中非無英雄也。」毅曰:「所見唯有劉下邳。」無忌笑而不答還以告裕因共要毅與相推結遂共舉義兵襲京口桓玄聞裕等及無忌之起兵甚懼。

及玄敗走,武陵王遵承制以無忌為輔國將軍,南追桓玄,與振武將軍劉道規俱受冠軍將軍劉毅節度。玄留其龍驤將軍何澹之等守湓口。無忌等次桑落洲,澹之等率軍來戰。澹之常所乘舫旌旗甚盛,無忌曰:「賊帥必不居此,欲詐我耳,宜亟攻之。」眾咸曰:「澹之不在其中,其徒得之無益。」無忌謂道規曰:「今眾事不敵,戰無全勝。澹之雖不居此舫,取則易獲,因縱兵騰之,可以一鼓而敗也。」道規從之,遂獲賊舫,因傳呼日:「已得何澹之矣!」賊中驚擾,無忌之眾亦謂為然。道規乘勝徑進,無忌又鼓譟赴之,澹之遂潰。盧循遣別帥徐道覆順流而下,舟艦皆重樓。無忌將率眾距之,長史鄧潛之諫曰:「蓄力伺其疲老,然後擊之。」

無忌不從,還以舟師距之。既及,賊令強弩數百登西岸小山以邀射之,俄而西風暴急,無忌所乘小艦被飄東岸,賊乘風以大艦逼之,眾還奔敗。賊眾雲集,登艦者數十人。無忌辭色無撓,遂握節死之。贈侍中、司空。諡曰忠肅。(選自《晉書。何無忌傳》)

譯文

何無忌,是東海剡人。州征任為從事,轉任太學博士。會稽王太子司馬元顯之子司馬彥章封為東海王,任何無忌為國中尉軍。到桓玄在鬧市殺害可馬彥章時,何無忌進入鬧市中放聲痛哭後才離去,當對人都認為他這樣做是非常講道義的。到桓玄篡位後,何無忌與桓玄的吏部郎曹靖之有舊交,請求治理一個小縣。

曹靖之告訴桓玄,但玄不同意,何無忌就回京口。當初,劉裕與何無忌素來親近交結。到此時,於是密謀其一同對付桓玄。劉毅家在京口,與何無忌素來友善,談到復興之事,何無忌說:「桓氏強盛,能對付得了嗎?」劉毅說:「天下本來有強有弱,雖然強也容易削弱,只擔心難找到帶頭的人!」何無忌說:「天下草野之中並不是沒有英雄。」劉毅說:「我見過的只有劉下邳。」何無忌笑着不答話。回去後把這件事告訴劉裕,於是一起邀劉毅,與他推誠結交,就共同起兵襲擊京口。桓玄聽說劉裕等人和何無忌共同起兵,很害怕。

到桓玄敗逃時,武陵王司馬遵秉承皇帝的意旨行事,任何無忌為輔國將軍,讓他向南追擊桓玄,與振武將軍劉道規一起接受冠軍將軍劉毅的節度。桓玄留下他的龍渠將軍何澹之等人駐守湓口。何無忌等人在桑落洲紮營,何澹之等人率軍來挑戰。何澹之平常乘坐的戰船旌旗很整齊,何無忌說:「賊軍主帥必定不在這船上,想要欺騙我們,宜急攻他。」眾人都說:「何澹之不在船中,他手下的人俘獲了也沒什麼用處。」何無忌對劉道規說:「現在兩軍人數不相當,打起來不可能獲得全勝。

何澹之雖然不在這艘船上,進攻就容易獲取,再乘勢縱兵攻擊,可以一鼓作氣擊敗敵軍。」劉道規聽從了。於是擒獲了敵船,就傳呼道:「已經抓住何澹之了!」賊軍驚恐擾動,何無忌的部下也以為是真的。劉道規乘勝直進,何無忌又鼓譟攻擊,何澹之就潰敗了。盧循派偏軍統帥徐道覆順流而下,都是高大的艦船。何無忌將要率眾抵禦,長史鄧潛之勸諫說:「積蓄力量等待他們疲憊喪失鬥志,然後再攻擊他們。」

何無忌不聽,就率水軍拒敵。開戰後,賊軍派幾百強弩手登上西岸小山攔射,不久後颳起猛烈的西風,何無忌乘坐的小艦被吹到東岸。賊軍乘風用大艦逼近,軍隊就敗逃了。賊軍雲集,有幾十個人登上艦船。何無忌不屈不撓,於是握節而死。追贈侍中、司空,諡號叫忠肅。 [2]

作者簡介

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齊州臨淄縣(今山東省淄博市)人。

唐朝初年名相、政治家、史學家,隋朝涇陽令房彥謙之子。善詩能文,博覽經史。十八歲,舉進士出身,授羽騎尉、隰城縣尉。晉陽起兵後,投靠秦王李世民後,積極出謀劃策,典管書記,選拔人才,成為秦王府得力謀士之一。在隨李世民征戰時,凡王府書檄,駐馬即成,言簡意盡,不需起草。唐武德四年曾被招為「十八學士」之一。

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封房玄齡為梁國公。官任中書令、尚書左僕射、司空等職,總領百司,掌政務達20年。參與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訂,監修國史,又曾與魏徵同修唐禮;調整政府機構,省並中央官員;善於用人,不求備取人,也不問貴賤,隨材授任;恪守職責,不自居功。同時負責國史館,先後監修成《高祖實錄》、《太宗實錄》、《晉書》。去世後,諡號「文昭」,後配享太宗廟廷。

武德九年(626年),謀劃「玄武門之變」,隨同杜如晦等五人居於首功。執政期間,房玄齡善於謀略,杜如晦處事果斷,並稱「房謀杜斷」,成為良相典範,累遷尚書左僕射、司空,受封梁國公,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

貞觀二十二年(648年),病逝,追贈太尉,諡號文昭,配享太宗廟廷,陪葬昭陵。[3]

參考資料